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46

      周折吗?

    毕竟转世这种事情,并不受自己控制,从她这里也套不出什么来。

    第121章 盲人影后(二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果不把这个背后的人找出来, 按照对方如此处心积虑的样子,指不定什么时候, 就突然来一击。

    于静乐思索了半刻, 便确定顺藤摸瓜。

    其实她没什么演技,但是好在对方派的人也没演技。

    但是, 于静乐对家里这几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还有一个拿奖无数的大导演在,不要问逻辑在哪儿。

    所以,当那个男人再来的时候,许老爷子, 徐瑶,还有许森老婆齐刷刷地转过头,给了对方一个迷之微笑以后,于静乐突然想把自己的话收回来。

    于静乐看到许森已经皱起了眉头。

    于是, 一直觉得自己烂演技的于静乐这一刻变成了演技担当。

    “你们怎么都在等我?”那个男人走了进来, 笑着说道。

    许老爷子说道,“等你是应该的, 对了,你现在住哪儿?要不要回来住?一家人应该要住在一起才对。”

    “是啊,是啊!”徐瑶说道。

    “爸爸说得对。”许森的老婆说道。

    “这个要看静乐的。”男人看向静乐。

    于静乐, 许森:“……”

    她们一开始就说好了,不要露出破绽,循序渐进,把这个人留下来, 然后看看他下一步想做什么,这个循序渐进……

    于静乐现在只能说,“随便吧。我无所谓。”

    毕竟,她原本就表现出了怀疑,现在态度改变太大反而不好。

    如果非要找一句话形容现在的情况,那就是“整段垮掉。”

    于静乐能够感觉到,对方这一次回来,更加心急了。

    另一边,许森和沈臻都在用自己在娱乐圈的势力查宣铭这段时间跟谁有接触。

    宣铭就是那个假扮沈臻的男人,他们已经能够确定这一点了。

    然而,两个人只查出来宣铭有一个重病的母亲,现在在哪儿,都没有人知道。

    圈子里的另一个大新闻就是,影后林雅琪疑似癌症晚期。虽然对方很快就出来否认这个传闻,但是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于静乐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眼熟,搜索了一下,没有发现自己眼熟的原因。最后归结于可能是因为自己看过她演的电视剧之类的。

    这天早上,于静乐起床,一打开房间门,就看到了站在外面的宣铭。

    于静乐看过他真实的样子了的,不得不说,跟前世的沈臻长得有几分相似,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初许森忍了对方的烂演技而选择了他。

    应该也是为什么那边的人,也能忍了对方的烂演技选择他。

    因为整容都只需要微调,并不需要动骨头。

    微调不容易被人看出来,而且,恢复的也比较快。

    见于静乐出来,男人从背后拿出了一大束鲜红的玫瑰,“结婚纪念日快乐。”

    于静乐:“……”

    玫瑰花应该是刚摘不久的,上面还有水滴,淡淡的香味,让于静乐想起了当年院子里种的那些玫瑰。

    刚好这个时候,沈臻也开门出来,打开门就看到了这一幕。

    沈臻:“……”

    于静乐:“……”

    很明显,对方今天是有活动的。

    于静乐还是把花接了过来。

    “谢谢。”于静乐说道。

    宣铭有点意外,说道,“我刚才还有点担心,你不会接。”

    于静乐:“……”事情迟迟没有进展,不止你着急,我看着也着急。

    反正这样熬着,最着急的明显还是对方。

    所以,在对方提出一起去看两个人的纪念馆的时候,于静乐还是答应了。

    沈臻全程脸色很难看。

    毕竟是结婚纪念日,两个人得独处。

    其他几个人明显都不愿意。但是于静乐还是要去。一方面找出背后的人,另一方面,她也得完成任务。

    铮铮铁骨值,因为一直呆在家里,压根没有机会去刷。

    现在可以算是送上门的机会了。

    一路上,对方都很兴奋。

    于静乐能够理解,毕竟尬演了这么久,终于要结束了。

    所谓的纪念馆,实际上是当初她回国以后工作的那个研究所。

    原本已经没有什么人来了,毕竟她那个时候的风评越来越差,而近期,因为几处大反转,再加上转世的问题,而且,今天又是结婚纪念日,所以纪念馆人满为患。

    两个人戴着帽子,太阳镜,往里走去。

    里面刚好有记者在采访进来的人,于静乐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那个被采访的人义愤填膺地说道,“都是一群智障!”

    宣铭在于静乐旁边不停地说着。

    可能是两个人的装扮有点奇怪,虽然这种大太阳天戴帽子太阳镜的人都很多,但是室内还戴着,这就很少了。

    记者走了过来,在她们两个人面前停了下来,“你们好,能耽误你们几分钟吗?我们正在做一个调查。”

    于静乐也不介意。

    “嗯。你说。”

    “你了解于教授的生平吗?”对方问道。

    “挺了解的。”于静乐说道。

    “那你怎么看待一直以来,于教授在各种文学作品,网文小说中,被扭曲化了的现象?”记者接着问道。

    于静乐:“……”

    于静乐不能够确定这是对方派人来的,还是说刚好就这么巧合。

    但是她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文学作品,大多数是反映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举个例子,越是没有安全感的国家,越流行各种超级英雄作品,而十几二十年前,国内的安保体系已经健全,人们安居乐业,便会喜欢看狗血的爱情戏码,所以于教授的故事被改编成了人们最爱的那个口味,狗血玛丽苏,而现在,女性意识觉醒,唾弃靠男人的假女强,于是,于教授再一次躺枪,被拉出来做典型。”

    记者:“……你的观点很有新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你是于教授的话,你怎么看那些人?”

    于静乐:“……看都不看。”

    记者:“……”我还以为你要说当然是原谅她们。

    场面有点尴尬,记者只能强行挽尊,“的确,于教授是接触不到那些人的,的确不需要看。”

    于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