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段阅读_第 880 章

      万。”

    这也是在国内,若是香江,这两幅画上拍,最少五百万港元,用来换外汇券,能换一百多万。

    “没问题。另外,你可以私下告诉他们,去香江后,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可以到我家的纳徳轩玉器厂上班。当然,如果不愿去玉器厂,选择去纳徳轩珠宝店也没问题。服装、箱包厂也行,反正我给他们提供两个工作岗位,他们自己安排人!”

    之所以有此提议,实在是……卢灿担心这一家子人带二十四万港元去香江,混不了多少日子,然后又查得这两幅画在香江的实际价值,到时候别抱怨自己骗他们东西呢。

    反正他们家祖辈是做玉器的,对玉器还有些了解。说不准,后辈中,还有一两个玉器高手呢?

    “卢少仁义!”

    等几人晃dàng来到后海,便看见四五个人,在巷子口徘徊呢。

    正是改家几人,时间没到,没敢去敲门!

    卢灿第一眼便落在一位中年人怀中的木匣上。香樟木匣子,长约一米二,翻盖,侧面有龙头纽扣锁,漆面有所剥落。

    这种香樟木翻盖匣子,密封xing不错,防虫蛀效果很好。

    这让卢灿放心不少,这两幅画保管的应该不错,只要不是被经常拿出来展示,那应该是无损的。

    第354章 钤印之美

    “张……张老师,您请过目。”

    尽管知道那个年轻人才是买主,可改来和还是不由自主的将手中匣子,递到身着棉衣棉裤的老者面前。张老在京师声誉太旺!

    改来和是改幸福的长房长孙,今天来的这五人,都是改幸福的第三代孙辈,老祖留下来的这两幅画,将由他们平分。改胜利是幼孙,二十五六,正在听徐奉低声说些什么,面有喜色。估计是徐奉告诉他,去香江后,卢家为他们准备了两个工作岗位的事。

    张博驹抱着匣子笑笑,“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老人家为这次鉴定,准备的非常充分。客厅八仙桌已经收拾干净,铺上一床被单,旁边还放着手套与放大镜,还有一份急救浆糊——这两幅画太老,防止鉴定过程中突然出现皲裂或破损时用的。

    卢灿主动站在张老身边,帮忙打下手,他也想顺带着观摩张老的鉴定术。

    樟木匣子打开,里面是两只锦囊套筒,并排的被绸带扎在匣面上。卢灿摸摸垫层,是丝绸套白棉的,防震防水xing能很好。而匣子的开合部,有一条密封衬板,能从内部将匣盖缝隙全部挡住。

    看得出来,无论是改家还是之前的保管者,对这两幅画,珍爱有加。

    之前听说这两幅画,老先生异常激动,可真的开始鉴定,他老人家的手,非常沉稳。此刻,正有条不紊的解/开丝绸结。

    “把匣子挪开。”老先生拿出左面这一副套筒锦囊,话自然是吩咐卢灿的。

    锦囊中抽出的,是一幅京装卷轴作品。

    为何一眼就能分辨出京装?实则是京装的特点太明显:豪华。

    主轴两帽,黄褐色,半透明,光泽柔和,透润鲜明,并有一线圈岁月纹,这是玳瑁的。副轴即压面轴的材质同样不凡,一公分宽度,玉色材质,微微发黄,如果卢灿没看错的话,这是老象牙板。

    京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裱边宽、底厚。

    这幅画的轴高有三尺三,裱高三尺一。卷轴直径足有十公分,画肯定没这么宽,也没那么长,都是裱衬的。

    老先生没着急打开卷轴,而是蹲身将两轴细看一遍,然后又出手捻了捻裱边,“康熙京装无疑。”

    老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画是真的,那么这幅画在康熙年间,重新装裱过。

    “师伯,康熙京装与乾隆京裱,有什么区别吗?”卢灿还真不清楚,想到就问。

    老先生很喜欢卢灿这种态度,站起身来,将这幅卷轴拿起来,将两头示意给卢灿看,“康熙朝,京城装裱工艺,尚未自成一派。京裱成形于乾隆年间苏裱大师秦长年,这你知道吧。”

    见卢灿点头,他继续说道:“因此,我们一般习惯叫乾隆年之前的京派装饰为京装,而乾隆年之后的字画装裱,才可以称之为京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