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813 章
。
李琰毕竟是皇帝,原本支持韩休的张九龄、宋璟、源乾曜、李元纮只能选择退一步,将韩休救出来,认可了吉温的存在。
无人干涉的吉温,凭借李琰的信任提拔,已经是御史中丞了。
吉温本xingyin诡,果于干事,在御史台居然干得不错,只是手段狠辣,颇有当年来俊臣的感觉。
“陛下,臣等有紧急情况汇报,还请吉中丞规避一二。”
李祎身为辅政大臣,说话还是有着一阵底气的。
李琰一阵犹疑,看了吉温一眼,见自己这位大舅子一脸不愿,又想到李亨的话“身为皇帝,理当有自己的威严,对臣下言听计从,与傀儡有何区别?”
李祎终究不是裴旻,李琰对于裴旻言听计从,对于李祎却缺乏那种亲近感与敬畏。
想了一想,李琰沉声道:“无妨,都是自己人,叔叔有什么事情,直说罢。”
李祎只好将安思顺的上疏递给了李琰。
李琰原本还想装着一副王者风范,一看东北张康意yu造反,瞬间心底一颤,面露惧色,手中奏章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惊呼道:“这张康要反,这可如何是好?”
吉温闻言,眉头微挑,他的出现,满朝文武没有几人欢迎的,唯独张康派人送了重礼,用心结jiāo,他可不信张康会谋反?此刻说道:“会不会有假?据臣所知,张康对朝廷忠心耿耿,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焉能造反?”
李琰也强压着惶恐,说道:“这些都是安思顺的一人之言,他没有证据,只靠着片面话语,不能断定张康谋反。也许是同僚相互攻讦也不一定……”
李祎沉声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臣觉得,理当做好应对准备,另外将安思顺召入长安,亲自听他陈述。朝廷也要做好应对措施,避免真有其事。”
王晙、杜暹一并道:“臣附议!”
源乾曜、李元纮也认可了李祎的应对方式。
李琰见庙堂诸相一致同意,本能的选择了顺从。
第四十一章 du杀 罢官 应对
吉温离开了庙堂,辗转就来到了十王宅李亨的住所。
吉温是李琰的大舅子,但他跟李亨走的更近。
他能有今日地位,也是李亨给他出的主意。
裴旻入主辅宰,以尚书令这样的雄职,威临六部,张九龄、宋璟这样的能臣干吏,负责尚书省的事物。
吏部官员的调配审核,皆经过他二人之手。
宋璟是天下一等一的治吏能臣,对于官员的审核,格外严苛。而张九龄也是政坛上的一股清流,曲江风度名噪一时。
面对他们两人的把关,庸碌贪墨的无德之辈几无担当大任的可能。
吉温有才无德,自无发展空间。
李亨让吉温去求自己的妹妹,发展外戚实力,为吉妃挤下韦皇后打下政治基础。
吉温就如打了鸡血一样,让吉妃bi迫李琰提拔自己。
试问哪个女人不向往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
李琰xing子本就软弱,无主见,让吉妃一bi,真的就抬起了吉温。
吉温对于李亨那是感恩戴德,将之视为最好的朋友,庙堂一有大事,他都会跟李亨说。
而李亨也会给他准备一条通往高位的捷径路线……
吉温将安思顺的奏章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亨,同时还附上自己的看法:“某觉得这是安思顺杞人忧天,或者是心怀不轨。张康凭什么造反?就凭他手上那不到十万的兵马?”
李亨心笑“蠢货”,对于辽东之事,他知道的更多。
裴旻在上位之后就对辽东展开的整治,而且是亲自负责此事,不但断了辽东的军备资源,强行结束与渤海国的战事,并且调动朔方、河东军半包围燕云之地,将张守珪请到了长安软禁。
这一连串的重拳出击,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只要一但有真凭实据,东北换帅,板上钉钉的。
要不是西方突发战事,裴旻率众西征,东北的局面早就让他用和平手段dàng平了。
张守珪、张康养寇自重,真要有证据落在裴旻手上,不死也得掉层皮。
张康为了自保,趁着裴旻西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