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94 章
由此可见,让一名巅峰强者陨落,是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董仲舒不想再打了。
如今他有望得到春秋真解,迈入第九境,没必要逞一时之勇。他决定收手,回到任真身边。
与此同时,李慕白手里,那柄地戮剑忽然鸣颤,似乎在跟他诉说什么。
他淡淡一笑,收起坚韧守势,欣然道:“天色不早了,咱们改日再战。告辞!”
他知道,任真已经安全出城,自己也没必要再缠斗下去了。
说完这话,他身形一颤,消失在漫天雨幕里。
董仲舒望着他的背影,眼神复杂。墨家巨子匆匆而来,匆匆又去,这让他生出一股很不安的预感。
“他到底想干什么?”
在他的潜意识里,一个茅台镇的白痴青年,不会跟墨家首领有jiāo集,更不可能串通合谋。因此,他看不破这个简单却有效的调虎离山计。
他收敛气势,转身回到酒楼。
人去屋空,床榻上那个烂睡如泥的青年,早已不见踪影。
看见这一幕,他神情大变,嘴角肌肉急剧抽搐着,额头上的青筋都暴立起来。
他终于明白,自己被算计了。
……
……
终南山下,仙都镇。
一名美若女子的中年男人到来,白衣飘舞,英姿飒爽,路上吸引了不少炽热目光。
有些路人见识稍广,或许是看过那幅盛传的剑圣一笑图,隐隐感觉这面容眼熟,痴痴凝望着,失神半晌。
他们自然无法想象,有朝一日,曾经的真武剑圣,会来到这方儒家圣地。
引开儒圣董仲舒后,任真才放心赶来,认认真真地走下一步棋。
他来到一座学塾前,站在大树下,静静望向屋里。
书声琅琅,一名教书先生负手游走于课堂上,捏着一把戒尺,聆听着学童们朗诵经书。
忽然,他心有所感,转身望向窗外,恰好跟树下任真的视线相对。
于是他放下手中戒尺,大步走出学塾,站到任真面前。
他微微俯首,低声说了一句,“您怎么来了?”
任真轻笑,他跟此人素昧平生,但既然能深得李老头信任,这人应该可靠。
“你立即动身,去山上替我送封信。”
说着,他从袖里取出一个早就备好的信封,递给教书先生,嘱咐道:“记住,别被人发现。”
这个名为崔巉的中年文士,明面上是在终南山教书多年的先生,名望地位颇高,实际却是绣衣坊深埋的心腹棋子,如无急事,基本不会启用。
崔巉神情骤凛,不仅因为他知晓任真的身份,更因为他听懂了,前一句话里的“山上”,指的是终南山上。
那么,这份差使就极为重要。
当他接过信封,目光落在封面那行小字时,脸色霎时雪白,嘴唇颤抖着,震惊得说不出话。
“大先生亲启”
这封信,居然是jiāo给颜渊的。
任真淡淡一笑,拍了拍崔巉的肩膀,示意他放松下来。
“别有压力,信里只是普通问候而已。以你在终南的威望,见他一面应该不难。只要把信jiāo给他,不用说什么,他自然会来找我。”
第116章 文剑互诘
此行干系太大,很多事情他自然不敢、也不放心诉诸纸上,还是见面密谈最稳妥。
听到这句宽慰,崔巉心头稍松。如果只是送一封寻常书信,他进出书院承担的风险就小很多。
“请您进屋静候,我现在就上山。”
他不敢多嘴追问,将信封揣在胸前,也顾不上满屋学童,风尘仆仆而去。
任真盘膝坐在树下,闭目养神,聆听着学童们清稚的诵读声。
“人之初,xing本善。xing相近,习相远……”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fu顺……”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首出于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囊尽他在皇帝面前鼓吹的lun理秩序。若想神化儒家,教化万民,他势必把这套理论当作重要支柱。
如今,它被编进《三字经》,在北唐各地的启蒙学塾里推行,可见董仲舒已经开始行动,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