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7页

      躺了一会儿后,沈棠开口:“你今年和明年不要来找我,我打算回家挖条水渠,估计要费很长时间。”
    宋曜好奇问:“挖水渠?”
    提起这个,沈棠来精神了,一把推开宋曜,从他身体上跨过光着脚丫子就去取那张她挂在墙上的地图。
    “你快来看,桃花村属于清河县下面的一个小山村,附近还有几个村子,周围都是群山,山峰不高,再往深处就是荒无人烟的高大山峰了,像不像一个木盆里住了人?”
    宋曜点点头:“像。”
    “每一年桃花村在春季都会下几个月的小雨,雨水不大,但时间太久还是会淹没一些田地,如果下大雨的话,只要下几天,桃花村就会被淹没。”
    “桃花村被淹没后,附近几个村子也会被淹,那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那里,就算水越来越深,他们都会抱有侥幸心理,也舍不得离开家乡。”
    “他们不会想着往外面跑,而是往山上跑,直到低矮的山头都被淹没,山上没有食物吃,又无法离开。”
    到时四周都是汪洋大海,村民们只能呆在山上等死,靠朝廷的力量?交通不便,消息堵塞。
    原书里说过,女主和男主有去赈灾,但到了清河镇时,坐落在山林里的那些村庄已经全部被冲毁,村民们大部分都死了。
    朝廷能做的就是救活下来的那小部分人,其他人只能挖个坑埋了,怕引起瘟疫,采取最多的都是火化。
    第46章
    原主就是在水灾中死去,尸体被女主看到,女主让身边的人挖坑把原主给埋了。
    沈棠想到书里的剧情,她和桃花村的村民都死于暴雨中,她现在是离开村子了,就算真下暴雨也不会死。
    女主没有穿过来,剧情的走向肯定和书里不一样,只是万一呢?
    万一一直下暴雨呢?她有能力可以救那么多人,她却什么都不做,她以后晚上会睡不好觉,一辈子不得安宁。
    沈棠眼睛亮晶晶的:“我想回家挖条水渠,真下暴雨时能够把雨水排出去,没下暴雨就储水存着。”
    到底需要多少钱,沈棠不清楚,宋曜给了她很多钱,还有几家店铺。
    等她回到县城后,她可以在县城做生意,也可以去别的城镇做生意。
    这条水渠,不管花费多少银子,她都是要找人挖的。
    宋曜深深地看沈棠一眼,他抬手揉揉沈棠的头发,温声道:“好。”
    沈棠说的这一番话让宋曜震撼,在他的认知里,沈棠是不懂这些的。
    可是,沈棠比他想象中懂得还要多。
    “想挖就去挖吧,钱的事情我会想办法,我也会给县令写信,你别太辛苦,偶尔过去看看就行了。”
    沈棠用力点头,笑得眉眼弯弯:“好。”
    六月中旬,沈棠带着四丫和林一林二从京城离开,宋曜没有过来,但是小覃子来了,递给沈棠一个锦盒,说这是聘礼的一部分。
    沈棠收下盒子后朝小覃子道:“帮我向殿下问好。”
    说完,把锦盒给四丫,头也不回上马车了。
    小覃子一个人靠墙站着直跺脚,多让他带几句话会死啊。
    回到清河县后,沈棠让林二去县城问问哪里有宅子要卖,等把宅子买好后,县令找上门来,说是京城那边来了圣旨,要在县城下面所属的山村里挖一条水渠,目的是造福百姓。
    有县令帮忙,挖水渠受到的阻力就小多了。
    转眼过去一年,沈棠的十五岁生辰到了,水渠也挖好了,别的县城见水渠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开始纷纷效仿。
    书里的沈棠是十五岁死的,并没安稳活到她十五岁生辰那天,但是沈棠活到了。
    这一年的春季,整个清河县下了一个多月的暴雨,因为早有准备,损失不算太大。
    沈棠所赚的钱除了投入到挖水渠中,大部分都捐献给了灾后工作。
    到了夏季后,雨水少了,天放晴了,温度也升高了。
    宋曜的人过来送及笄礼时,沈棠正带着四丫在店铺算上个月的盈利,四丫如今算盘打的不错,沈棠不愿意用算盘,自己在纸上写写画画,写的字四丫都不认识。
    两人算出来的数字一样,沈棠速度更快,四丫越发佩服沈棠。
    及笄礼满满装了两马车,有衣服,首饰珠宝,还有很多吃的用的东西。
    在被搬进院子里时,沈棠和四丫赶回了家,这次是小覃子带人过来送礼,沈棠看到他后,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失落,璀璨的双眸一瞬间变得黯淡无光。
    “沈姑娘。”和一年前相比,小覃子沉稳很多,对沈棠的态度也很客气:“殿下事务繁忙,所以让我过来了。”
    几个月前,宋曜在写给沈棠的信上说,沈棠生辰时他会过来看望沈棠,然而一个月前,皇帝病倒了,政务大部分落在宋曜身上。
    这件事,宋曜没和沈棠说,在写给侍卫的信上说了,他们都觉得沈棠不识字,但是对钱敏感,会记账和算账。
    所以每次林一和林二写信收信后总要给沈棠看一会儿,为了告诉她殿下又写信了,他们有给殿下回信。
    至于宋曜写给沈棠的信,除了沈棠没人看过,林一和林二回信也会说沈姑娘不肯读书,现在还是不识字。
    沈棠知宋曜在忙什么,她笑了笑:“嗯,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