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14

      似乎怕被姜昭误会当初说了慌,止妄又解释道:“幼时曾遇见过中原的高僧,他言贫僧此生归处不在西域,而在中原,遂给贫僧取了个中原的法号。所以贫僧……并没有打诳语。”
    姜昭倒也不在乎他有没有打诳语了,只吸了吸鼻子道:“那我也不叫你丹鞅嘉措,你就叫止妄,只是止妄。”
    不是什么洛沧嘉措的转世之身,不是什么背负莫名其妙的使命的佛子。
    就只是一个,温柔的、可以随时陪她说话的俊俏和尚。
    止妄笑了笑,他确实更喜欢这个中原的法号,所以轻轻的“嗯”了一声。
    而后又提笔继续批注经文,心中却在计算着距离佛门论道的时日。
    不多不少,仅有三日。
    弃国弃民,终将会成为他一生要背负的枷锁,哪怕此后遁入往生将以叛佛的罪孽,打入阿鼻地狱,受尽业火的焚烧,他也要去往他的归处。
    适时,他将经文批注完毕,细致且温柔地放好,又从书架之后整理出若干书籍,放入书箧之中。
    他扬声唤来沙弥,嘱咐他送予中原来此的行商。
    佛子素来有往中原传送佛经的习惯,这些都是他日以继夜地转译所写,甚至还有一些自己的汉言著作。
    50.  五十   休困于心,莫折傲骨
    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 晨曦的光辉倾洒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佛国圣地的小街小巷熙熙攘攘,斑驳的地面人影幢幢, 目之可及的地方,皆是一片水泄不通的景象。
    今天,是西域佛国的佛门论道之日, 本就是人声鼎沸的盛事, 今年又听闻佛子走出万相灵宫,西域信徒无一不想来此朝拜,故而又比往年更为壮观。
    其间更有中原而来的行商, 在此贩卖丝绸瓷器。
    万相灵宫的白色宫墙, 仿若寓意着美好的哈达,又像是白色的月光倾泻在红山的巅峰,潋滟出明洁的颜色。红山之下,是充满烟火气息的红尘,那里万头攒动, 佛国的子民是此间最虔诚的信徒,他们在万丈红尘里,俯身叩首。
    红山之巅的万相灵宫, 是佛的净土, 离佛很近很近, 里红尘很远很远。
    佛子坐在佛床之上,他听见僧侣的吟唱声, 也听见了信徒的喧嚣声。
    殿门大开,清辉迎目,丹鞅嘉措轻轻地眯了眯眼。待到僧人将佛床抬至殿门外,他便瞧见了红山下的万千子民, 万千烟火。
    经幡飘然,丹鞅嘉措双手合十,却将目光停留在了红山之下。万相灵宫华美绮丽,却如同金碧辉煌的囚牢,他十年如一日的打坐诵经,终于从无穷无尽的寂寞里参透了此后的人生。
    远在洛阳的姜昭瞧见了此景,不由得欣然道:“和尚和尚,你出来啦!原来这就是佛国圣地,好生漂亮的地方。”
    她头一次瞧见如此区别于洛阳的异域风情,不免就兴奋了起来。
    佛床随着僧人深深浅浅的步伐,缓缓去往万相灵宫下的论道之地。兵马位两侧排开,一路绵延至红山下,佛床的前前后后都簇拥着士兵与僧侣。
    身穿袈裟的僧侣吟唱起颂歌。
    红日平缓而又稳健地自身后的高原升起,大片的金辉流淌在人间。
    佛床上的佛子逆光而来,临世的光辉恍若神明垂眸的一瞥。
    热闹非凡的街巷瞬间安静了下来,信徒们纷纷跪倒,双手合十,以热烈而又真诚的目光,瞻仰着佛的容颜。
    姜昭将这盛况纳入眼中,不由得感叹:此间百姓自幼就有着对佛的强烈信仰,这种信仰仿佛已经镌刻在了骨子里,而转世佛子的制度就是为了让这种信仰一直持续下去而产生的。只要佛子在此,民众对于国家的依附与顺服就能保持着强烈的粘性。
    这时候,姜昭也总算明白了,班|禅独揽大权,却依旧要不择手段地禁锢佛子的原因。
    毕竟哪个执政者,不想要万众一心的顺服呢?
    不消一会儿,佛床已经被抬入了论道之地,丹鞅嘉措被众僧簇拥着坐上了上方的莲花宝座。
    莲花宝座下方一点的位置,早已有个身穿朱红金丝七宝袈裟的老和尚,正含着笑盘腿坐着了。
    姜昭一眼便瞧到了他——西域班|禅桑其。他是四世佛子洛沧嘉措的徒弟,也是五世佛子丹鞅嘉措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