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馄饨,二人打车前往苏博。
十点多钟,秋雨绵绵还在下。
灰的屋檐,白的墙,假山片墙,水中微妙的倒影和涟漪,均与梦中的模样如出一辙。司玫不着急进去,先在门口拍了好多张。
顾连洲:“照你这个速度,今天下午还能去别的地方?”
她收好手机,挽上他胳膊,“不拍就是了,走走,进去啦。”
遂拿出身份证验票,进入大厅。
司玫早在大一时就抄绘了两遍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集,她对建筑的总平面图了如指掌,根本用不上地图或导游。
正在自吹自擂,刚好有位游客过来,问卫生间的位置。
司玫滔滔不绝的嘴巴闭上了,看向顾连洲,直眨巴眼睛。
他挑了挑眉,笑了。
他当然知道在哪,可更想看司玫同学是怎么“了如指掌”的。
司玫只好靠自己,掀起眼皮细细想了想,在心中确定一遍东南西北,指引:“沿着这条路到头,左拐就是。”
路人道谢,转身而去。
顾连洲:“两遍抄绘没白抄。”
“……那您说的,”司玫虽然有点心虚了,“大一的时候,院长说建筑学生出门连楼梯和厕所都找不到,丢人。”
——业内的老梗了,建筑学学生学得再烂,也能第一个把厕所给找到。
走马观花地看完内展,他们又去外面。
造园艺术才是苏博的精髓,今日恰巧烟雨蒙蒙,轻雨滴答落在池水、石料、屋檐上,发出层次不一的滴答,人置身其中,仿若从苏州回到姑苏。
游客看展品,建筑师看材料质感和结构形式。
听说具体施工时,屋顶灰瓦的材质选深灰而非黑色,是为了产生同苏式传统民居一样效果。
到江南的烟雨时节,灰色的材质被打湿,颜色加重,焕发出微妙的变化。
司玫从南拍到北,从院落小景拍到片墙窗洞,还有那几面假太湖石墙。
两个人共用一把伞,一直是顾连洲帮她打着,最后沿着中央的水池,在雨中散步。
她忽而想起好久之前的某个雨天,她举着伞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压根够不着,而现在他却为她撑着伞。
司玫向身侧仰头,“顾老师,我能冒昧地问你有多高吗?”
顾连洲怔了一下,“合着到现在,你还不知道我多高?”
“我,我眼睛又不是测距仪,这哪能看出来?”
“……司玫同学,承认尺度感差不丢人。”
司玫不服。
建筑师诚然应该具备对空间尺度的敏感性,可是大家都是一米多的人,能找什么参照?她最多估计出他一米八几。
他悠悠:“刚才出来那个展厅的进深8000(mm),开间9600(mm)。”
“您记得平面图,那肯定知道尺寸了。”
“哦,那要我报下你身高、三围吗?”
司玫瞪大双眼,只听顾连洲道:“嗯,我一乍是195(mm),身高168,三围大概89、62、8……”
她赶忙伸手去捂住他的嘴巴,别说了别说了,本来是问他身高,怎么祸到她头上来了?
顾连洲收声而笑,倏地将伞降下来,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只有他们两个。
伞面传来清脆的雨声,他低下头看她,云淡风轻地说道,身高187;至于另一个,她今天早上好像刚用手量过?
司玫:流、流氓!
他也不否认,将她手一抄。
走了,吃饭去。
……
中午吃饭的地点,顾连洲知道的一家带苏式酒楼,菜式鲜香精美;下午则按照计划,继续游历附近苏式园林。
雨渐歇,重檐落下来的水,打芭蕉叶的静谧清脆。园林精巧,司玫穿行其中,不时躲到太湖石垒成的洞里,不时在片墙后,隔着取景的窗洞,拍水景、拍草木……还有偷拍顾连洲。
晚上原计划是去观前街吃好吃的,顺带买些能带回去的特产。
但是司玫的热情好像在上午透支了,随便逛了逛,她提议先回去。
的士上,古城的街景斑斓。
她低头翻看今天经行之处、苏博、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不由叹,她大一的时候临摹《建筑环境表现与技法》的荷风四面亭,今天也见到了。
顾连洲覆上她的手,把她拉到怀里。
司玫脑袋里嗡了一声,还好内后视镜里司机在认真开车,舒了口气,也回抱住他。
他声音从温厚的胸腔里传来,“黏黏,你十三岁生日愿望,想去哪儿?”
她怔了一下,“……法国,卢浮宫。”
顾连洲笑了,问她那时候是不是只知道贝聿铭啊?
司玫努了努唇,仰头反诘,是又怎么样?
不怎么样。他挑了下眉,继续问:“十四岁呢?”
她得意:“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