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页

      “小主?小主?其他人都走了,我们也走吧?您没事吧?”如意扯了扯那拉氏的袖子。
    那拉氏回过神来摇摇头,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产房方向。似乎两辈子太皇太后对这个后来被取名为赛音察浑的阿哥都很喜欢,只是这辈子更甚……
    就是不知道,这份来自太皇太后的特别对待,对于赛音察浑来说是蜜糖还是□□?太皇太后又为何要如此做?
    “我这么做很简单,我想要你来养四阿哥。”
    “我?我来养?”皇太后指了指自己。
    太皇太后翻了个白眼,“怎么?你不愿意?我告诉你,你不愿意,你也得养着。小阿哥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赛音察浑,等孩子满月就抱过来。”
    “我没说我不愿意啊”她其实还挺喜欢孩子的,“可是,这事不需要跟皇上和马佳氏商量商量吗?”
    “马佳氏那边问题不大,她是庶妃,按照宫规是不能自己养孩子的,让她把承瑞养在身边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这一个不可能再让她养在身边。你是皇太后,玄烨的嫡母,抱过来养,合情合理,马佳氏也会愿意的。”不愿意,难道她还会更愿意四阿哥被赫舍里氏或者钮祜禄氏抱过去养不成?
    “这个我知道,可是皇上那边……”皇上怕是不太乐意皇阿哥再跟蒙古有太多牵扯吧?不然现在宫里也不可能一个蒙古后妃都没有……
    太皇太后沉默,事实确实如此,准确来说,她先发制人其实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叫玄烨让步。只是不知道玄烨他……
    钟粹宫
    作为一个新晋产妇,蓉琳还真没想到,会在醒来后的产房里第一时间看到康熙。不是都说产房污秽,古代人觉得不吉利避之唯恐不及吗?
    “我不忌讳这个”
    康熙笑着上前,亲自端了一碗肉粥,一勺一勺的喂蓉琳喝。蓉琳也不矫情,喝的喷香。
    喝完粥,蓉琳有了些力气,靠在引枕上两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话题的中心多围绕新生的小阿哥。
    小阿哥长的多么多么可爱,小阿哥吃奶很凶,小阿哥哭了睡了什么的。
    说了一会儿,蓉琳就又困了,眼皮一个劲往一起粘。“万岁爷,您还有啥要说的吗?我好困啊”说着蓉琳控制不住的打了个哈气。
    “你想让谁养四阿哥?”
    康熙突然扔出个炸弹,炸的蓉琳一脑门的瞌睡蹭一下没了。“什么?您说什么?”
    “我说你想让谁养四阿哥?宫里的规矩你是知道的,低位嫔妃自己是不能养孩子的。”
    “可是,承瑞之前不就养在钟粹宫吗?”
    康熙没说话,蓉琳立马反应过来,印象中在她穿来之前,承瑞也是没养在她身边的,后来是因为承瑞身体不好,才……
    天,她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信息给下意识遗忘了。这下怎么办?小阿哥生下来了,难道她要把孩子交给康熙的其他女人养?不行不行不行,一定不行。
    蓉琳脑细胞立马快速运转起来。只几息时间,蓉琳就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康熙的二哥,福全府上。
    刘茜说过,康熙早期是有皇子被送出宫抚养的情况的,蓉琳扒拉一圈,似乎这个时候福全最得康熙信重,又是亲王,四阿哥如果能被送去福全府上养,福全福晋什么时候进宫说不定还能把四阿哥带进来让她看看。
    蓉琳这么想,也就这么跟康熙说了。
    “谁?二哥?你,你怎么想到的?”这脑回路根本不对好吗?这时候的康熙并不是历史上一连失了几个儿子的康熙,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要把亲生儿子送出宫去养,所以蓉琳现在的想法在他看来就略显奇葩。
    不过蓉琳没想着让皇太后养四阿哥,让康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诡异的萌生了不如就让皇太后养四阿哥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  通嫔这个,我真记得百度百科查出来就是通嫔,而且我还看了不止一次,呜呜X﹏X难道是我眼花了?!不过即便错了也不打算改了,因为文中设定的通嫔虽然连失两子但后面有一个女儿聊以安慰,所以重生回来心态其实是相对比较平和的,如果只是连失两子的那拉贵人感觉不太符合人设。所以这个bug大家就当成架空吧。么么哒^3^
    第21章
    历史上康熙早期,康熙之所以不想让皇太后养四阿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清开国以来从皇太极那一辈就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蒙古尤其是博尔济吉特氏对大清后宫乃至前朝影响太大。
    先帝顺治时期,先帝爷有史料记载的高位皇后皇妃总共只有11位,就有6位姓博尔济吉特。
    康熙继位,先帝千叮万嘱的几件大事里就有后宫蒙妃一事。用先帝爷的话说,蒙古可以优抚,要重视,但绝对不能再让蒙妃在后宫肆意横行,他们爱新觉罗是满人,他们的根基是满人……
    除非有一天,他能够把蒙古完全捏在手里,否则,宫里绝对不可以再出现蒙妃,实在抵抗不了也绝对不能让她们有孩子,领养的孩子也不行……这也是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康熙九年薨后,太皇太后没再想着从娘家弄一个侄孙女甚至侄曾孙女进宫的原因。
    现在太皇太后想要皇太后养四阿哥,一方面是怕有一天她去了,无子无女的皇太后在宫里没了依仗,更大的一个原因则是怕真到了那一天,蒙古跟大清不复往日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