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见孟平乐神色茫然,洛云晟只得小声将事情原委快速解释给她听。
“可……”为何丁晓沁说要嫁进三皇子府,而你又在她面前说什么我们恩爱情深?孟平乐的脑袋里还是充满了不解,然而洛云晟却在身后小幅度地拽了拽她,示意她不要问。
“晓沁,宫里的事儿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了,你且再耐心等等。”洛云晟终于看向丁晓沁,言辞诚恳地劝道。
丁晓沁闻言,脸色阴沉地看着孟平乐和洛云晟,满是不甘地回道:“那就先谢谢三表哥了。”
说罢她也不再纠缠,踉踉跄跄地站起来,甩开忍冬扶着她的手,一拐一拐地离开了。临走前,她回头又看了眼孟平乐,眼里满是恶毒的怨恨。
孟平乐被看得吓了一跳,可当她再仔细一看,丁晓沁又恢复了那般哀怨忧伤的模样,仿佛那一眼只是她的幻觉。
孟平乐再一眨眼的功夫,前方已经没有了丁晓沁的身影。
三皇子府终于归于平静,忍冬也退了下去,四周再无一人。洛云晟沉默不语,自己去了门口唤了晚膳。
看着桌前丰富的膳食,孟平乐有些吃不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洛云晟见孟平乐只扒拉了一小口饭后就再也不肯用筷,心知若不与她说清楚,她定是不愿好好用膳,只得也放下筷子。
叹了声气,洛云晟开口:“我派墨凌与宫里的线人接了个头,套到一些消息。”
皇上病重之事早已传遍南晟,各方势力都有些蠢蠢欲动的势头。虽然皇上总时时陷入昏睡,可他的情报网仍然把控着南晟,自然也知道朝堂中各个官员的动态。
即便太子随侍在他左右,皇上仍然时刻觉得太子是在等待时机胁他以令天下,早日登上皇位。而皇上所信任的忠臣武将沈兆年仍驻守边关,一时也调不回京都。是以,皇上便想起了丞相丁与之。
丁与之虽出自世家之首丁家,但在此之前,他在丁家只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庶房长子。在皇上还是皇子时,有一年秋猎皇上不慎落入围捕野兽的陷阱里,是丁与之路过时将皇上救起,这才成就了一番圣君贤相的佳话。
皇上此刻四周无人可用,也无人可信,只能依靠丁与之。可皇上为人多疑,尤其在这亲儿子都有谋反之意的时刻,他便宣了丁与之进宫,想将他的二女儿放在宫里为质,以防丁与之中途反水。
丁与之却仍然以为皇上对他信任有加,虽将女儿送进宫里颇有不舍,但一想若丁晓沁能博得皇上喜爱,封得贵妃也不是不可能。再者,皇后也并非皇上心仪之人,外家势力颇弱。若真能成事,自己早早就能当上国舅,也是美事一桩。
为了赢得皇上的信任,他狠了狠心,立刻应下了皇上的要求。
至于丁晓沁是否愿意进宫服侍比自己爹爹年纪还要大上好些的皇上,丁与之并没有考虑在内。
“那你为何不能娶了她?我看今日她的神情,对你颇为信赖。”孟平乐终于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唯有这一点有些不解。
洛云晟默了默,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了喉咙般,艰难地咽了口水:“不可以。”
作者有话要说:
祝小天使们都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呀~
第36章 沈府
直到最后用完了晚膳,孟平乐也没能从洛云晟的嘴里问出来为什么不可以。但这事儿跟自己的关系也不大,孟平乐转念一想,就把事情扔在了脑后。
但这么一闹后,孟平乐原先颇为压抑的心情却好了不少,大概这就是别人的生活更惨,自己比起来就没那么难过了的奇怪想法。
还没来得及反思自己这般离经叛道的思想是从何而来,孟平乐便接到了从沈府送来杜欣茗的帖子。
“杜欣茗?”孟平乐有些惊奇地从念夏手里接过一张朴素无奇印着沈家印章的帖子,里面用龙飞凤舞的草书签着杜欣茗的名字。
念夏轻快道:“是沈家送来的,说是杜小姐刚回京都,也没什么朋友,还希望公主不要介意,去看看杜小姐。”
孟平乐突然抓住念夏句子里的关键,急忙问道:“杜小姐?”
“您还不知道呢?杜小姐回来后就由沈祖父做主,发了和离书去广陵。”念夏一边为孟平乐准备好纸笔,开始磨墨,一边分心回:“沈家老爷说,申明安在广陵虽然剿灭山匪有功,但却置水患百姓安危于不顾,这般急功好利的性子不配为沈家女婿。”
“那申家也能答应?”孟平乐一听沈老爷如此直白戳心的评价,惊叹道。
念夏给砚台里添了些水,继续道:“申家自然是不愿了,这事儿传出去可得有多难听啊,申家又是书香文人世家,自视甚高,怎会愿意被人戳脊梁骨。非说要等申明安回京叙职后再说。”
见墨也差不多了,念夏才将笔递给孟平乐:“可沈老爷当年战场上威风凛凛,即便是卸甲归田,那气势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更何况申家上上下下都只是会磨嘴皮子的,被沈老爷那么一吓,不答应也得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