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19

      说什么。
    就算如此,諴国公府准备了长久的攻击,还是到来了。
    谢远为了不让陛下为难,提出了让谢旻在京中为质子,自己则带着六岁的谢盈去凉州。
    皇帝应允的旨意到了西北侯府,周仪一直没有说话。
    “仪娘,我……”他就坐在她的对首,却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他知道自己带不走她,还要让她承受分割两地的痛苦。
    再要开口,周仪便抢了他的话,“你不用解释,我都明白。”
    谢远即刻起身将她抱住,“我为了陛下如此你都不怨我吗?”
    “怨,”周仪眼中的泪珠缓缓落下,“远郎,可我知道陛下这些年在諴国公府手中都靠你在周旋,虽然不想你走远,也知道无可奈何。”
    “我不是别的女子,”周仪缓缓抬起头,他便为她拭去泪,“从前我为你写策论,便知道我看得清势利。”
    谢远靠近她的额头,“此去不知多年,你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和秋郎。”
    “我等你回来!”
    这一别就是八年。
    八年的风霜,谢远的脸颊更加沧桑了,周仪看到他的时候只是淡淡一眼,心中早已五味陈杂。
    他们回京的那天夜里,她为他沐浴,看到了他后背多了好多伤口。
    “远郎这一次你还走吗?”她拿着帕子的手在颤抖,他即刻握住,说出了她等了多年的话,“再不走了!”
    再相聚的他们又成了无话不谈的新婚夫妻,还总是为谢盈的婚事拌拌嘴。他总是说不过她,她也并非真的怪他。
    “再不走了”四个字在萧晖驾崩后又一次变得缥缈。
    她看着谢远因为先帝的逝去一直深藏自己的痛,那一夜她陪着他吃芋头可冷酒,听他说了一夜旧事。
    而如今穿着素服的他们,坐在西北侯府的马车上相对无言,“先帝的意思让我回凉州。”
    “我……”周仪踌躇着问:“孩子们都各自成亲了,我能跟着你去吗?”
    谢远捧着她的脸,“突厥来犯,这一次不是去驻守,是去打仗。”
    周仪咬唇,语调带着哭腔,“二娘要和陈王南下,你又要西去……”
    “我一定回来。”谢远一边说一边轻轻的拍打她的背,“我们还没看到我们的小外孙呢!”
    周仪也知道这位西突厥王的厉害,否则谢远的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旧伤疤。
    “远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这一去便是春夏秋冬,远方还是传来了西北侯离世的消息。
    宋锦琴陪在她的身边,看着周仪蓦然晕厥。深夜她又惊醒,“田姑姑。”
    那一夜她抱着从小伺候她的傅姆哭到她睡着,还不停的叫着谢远,“远郎,远郎……”
    谢远的棺椁在最寒冷的十二月送回了长安。
    那天下着大雪,周仪却换上了单薄素服,头上簪带素白的花朵,一双软软的鞋子,一步一步的走向城门。
    她整个人已经融进了雪景之中,不知头上是落的雪还是她的白发。
    脚印或深或浅,她的脸颊在寒风中已经冻得通红,手已经冷得没有知觉,终于递达了城门。
    她的夫君可是前朝最重要的武将,此刻城门前只有寥寥几人。皇帝诸大臣此刻都在躲避大雪又怎么愿意前来做戏迎接。
    慕容桀微微行礼,“侯夫人请节哀。”
    “打开。”她的声音有些小,慕容桀便再次躬身,周仪头一次这般怒吼,“给我打开!”
    棺椁被推开一节,周仪跌跌撞撞的攀上去,总算是触及到了他的脸庞。
    “远郎,你不该这样回来,你说过是活着回来啊!”眼泪落在棺旁便凝结成冰。
    周仪赶紧对自己的手喝了一口气,“你都这么冷了,让我来暖暖你!”
    眼泪不停地落下,知直到她放肆的哭出来,“远郎,你醒醒!你醒醒啊!”
    棺椁被推开一节,周仪跌跌撞撞的攀上去,总算是触及到了他的脸庞。“远郎,你不该这样回来,你说过是活着回来啊!”眼泪落在棺旁便凝结成冰。
    周仪赶紧对自己的手喝了一口气,“你都这么冷了,让我来暖暖你!”
    眼泪不停地落下,知直到她放肆的哭出来,“远郎,你醒醒!你醒醒啊!
    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臣相携安四方(1)
    萧晖和谢远第一次见面就在弘文馆,那天的谢远可算是大放异彩,只是萧晖和他也只是敬而远之。
    萧晖看着谢远和周家娘子走得近,也曾问过太后。太后对他说,周娘子的身后是他的姑姑,也没什么不好。
    他不想怀着目的去和人结交好友,二人一直这样淡淡的,直到马球会。
    “康王也来选马?”他们相遇的时候总是谢远头一个开口,他微微点头便侧身走开。
    谢远便追了上来,“这些日子我对康王并无失礼,为何康王总是这般不理睬人?”
    萧晖略看了他一眼,“若是老侯爷和你说了什么,你别放在心上,也无需太过殷勤,是朋友总会是朋友的。”
    这话让谢远听得糊涂,看康王走了好一会,他便朗声道:“我不是殷勤,我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
    康王停下脚步,认真的打量着他,“谢小侯是真心的?”
    谢远赶紧点头,“这么久我在弘文馆早就摸透你们了。”
    在他看来,宁王最长与他年纪不想当,黎王看他像是看肉中刺,楚王向来独来独往,是个书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