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页

      贺夫人早已经让花嬷嬷将所有的银票都装了起来。“虽你们二人还未成亲,但离小君,你是我认定的儿媳妇,这个家早晚也是你来当。今日,就趁着你们都在,我就将这个家交在你的手上了。还盼着以后,你能带着贺家步步繁荣。”
    离小君看了一眼贺禹,又看着贺夫人,心里泛起了酸胀感,郑重地接过木盒。
    “今日,我离小君在此起誓,我与贺家共进退。贺家在,我在。贺家不在,我绝不独活。”
    离小君原只想着她与贺知府定亲的缘故,得了一些内幕消息,翻来覆去倒腾一些银子奔赴小康。
    她当然知道,作为三皇子姻亲的贺家是妥妥的三皇子派。她虽然知道,但是却一直置身事外,只想靠着内幕消息赚银子。
    但是今日,贺夫人拿出百年家当交与她,她就做不到置身事外。
    况且,还有杭州城的可爱的百姓们。
    若是任由着有心人搅乱杭州城,待得权贵们闻风而动,杭州城百姓或趋于淫威,或败于高价,百姓们必将卖宅地被赶往更偏远之地。
    若是杭州城真的成为了新都,杭州城的百姓遣了散了,那也是京郊百姓,京郊宅地自然也会跟着涨,这倒是也罢了……但是他们都十分清楚,杭州城必然不可能成为新都。
    只一点,杭州城为旧朝之都。本朝开国皇帝金戈铁马踏平前朝,定都京都。悠悠百余年,又要迁都回杭州城,那岂不沦为了笑柄?
    所以,就算是迁都苏州城,扬州城,也不可能是杭州城。
    既然杭州城不可能是都城,那就是有人想要搅乱杭州城,颇有图谋。
    贺禹将仅留下的两个护卫也拨给了离小君,贺夫人从后院点了十个机灵的丫鬟和婆子随着离小君一道儿去。
    离小君从点春会中抽了十人一道儿出发苏州城。
    贺禹将人送到码头,“你且放开手脚,我已经着手将京城的宅地卖了,银子都会一批一批地送到苏州城。”
    离小君点头,郑重地与贺禹点头。
    贺禹难得有了正形,“若是我知娶你是要你背负如此多,我一定会好好考虑。”
    离小君偏头,“怎么,不想娶了?”
    贺禹轻轻摇头,“不。”
    “我还是想要娶你。”
    “不管这世道将如何。”
    “不管三皇子如何。”
    “不管贺家如何。”
    “我都发了疯想要娶你。”
    “想要你与我,共沉沦。”
    离小君难得地红了脸,“我都记下了。”
    “我等你凯旋归来,归来那日,我为你大摆庆功宴。”
    离小禅站在船头,看着二人已经站了一刻钟,依旧似有说不完的话,吆喝着:“开船啦——”
    离小禅是贺禹亲自上灵官庙将人求来的。
    见到离小禅,离小君自是欢喜,欢喜到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头假发。
    船开了,贺禹一行送别的人越来越小,直至再也看不到。
    离小禅站在离小君的身边,“现在,你能跟我说说,到底怎么一回事了吧?”
    离小君点头,二人回了船舱,离小君丝毫没有隐瞒,将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明。
    离小禅:“我们身家清白,一世无忧,所以,我能不能大胆地断言,是贺家高攀了咱们家?”
    离小君被噎了好大一口,“拜托,这是重点吗?”
    离小禅点头,“当然!这很重要!既然是高攀了咱家,往后不管如何发达就不会欺负你。”
    “嗯,你说得相当有道理。”离小君心中一轻,都这会儿了,离小禅竟然还只担心她往后会不会受委屈。
    她一人的决定,她自己担着。所以自始至终就没想到要将离小禅,将灵官庙给牵扯其中。
    离小禅向来聪明,有他帮忙,这一趟苏州城必然大有所为。
    二人继而对苏州城之行,粗粗地规划了一番。
    点春会因着是民间江湖人士的组织,虽如今规模甚小,但是这些人走南闯北,结交甚广,颇有利于消息传递和搜罗。可以考虑长期发展。
    其二,到了苏州城后,时间充足,先观望而后动。
    夜深之后,离小禅起身去休息,离小君将人送到门口。
    离小禅的衣衫被风刮得噗噗响,“因着你是小丫头不好留在道观,你被送走过三回。一岁前一次,三岁一次,五岁一次,次次都被送了回来。”
    “一岁时,我不懂。三岁时,我微懂,五岁时,我已懂事,看你哭得像个小傻子。我那会儿就决定,你已经够傻了,不能再让你哭傻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再被送走。”
    “后来,我听闻小丫头是要嫁人的,我就开始后悔,这可咋办,将你砸在庙里要做个老道姑了。”
    “幸亏,贺知府有眼识珠,愿意娶你,我们也自然不能让人小瞧了你的娘家。”
    第69章 布政使不讲江湖道义……
    杭州城四处都流传着这么一则传说:贺知府的媳妇跑了。带着泼天的家产跑了。
    据说, 知府后衙里只剩下空落落的桌椅,一干摆设都已经被卖了。
    据衙门口的面摊老板娘孙嫂子亲证,贺知府胃口大减, 身形日渐消瘦。
    据知府后院采买的管家说,贺夫人原本六菜一汤三点心的用餐规格已经锐减到了二菜一汤,还时不时地去莲觉庵蹭素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