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00

      ,如果案情属实,那必须严加惩办,决不能开这个口子!但薛大人……老奴私心以为,不是贪赃枉法的人,可以让三法司一同审理此案,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景元帝笑了笑:“照准,再加一条,镇抚司监察听审。”
    司友亮忙应下,又听景元帝道:“这姜家,一个小姑娘硬是把三品大员给扳倒了,有点意思,她背后就没有靠山?”
    前后涉及几次案子,司友亮早把姜家查了个底儿掉,不慌不忙答道:“姜家娘子没有与谁家走得特别近,不过她的大掌柜卫尧臣,最近与章明衡见了几次面。应是随十三皇子去山东的备选人员之一。”
    “谁?”景元帝的声音提高了些,“卫什么?”
    司友亮不敢露出半分诧异,“卫尧臣,真定人事,出身佃户,后主动卖身到姜家,喂了三年马。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姜娘子上京前给他放了籍。”
    景元帝声音绷得紧紧的,“他家里都有什么人?”
    司友亮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惊讶,忙把头低得更深,“只有一个疯娘,与他的姨母姨丈住在一起。”
    “疯子?”景元帝怔楞了下,面孔渐渐松弛下来。
    闭上眼,她似乎又站在眼前,明艳华贵,风姿绰约,就像阳光下的牡丹花一样。那样骄傲的一个人,那样心志坚定的一个人,怎么会疯呢?
    或许就是重名罢了。
    景元帝深深叹了口气,道:“既然是跟老十三走的人,你留点心,多……看着点。”
    司友亮心头大震,留心皇子身边的人本没什么,皇上以前也吩咐过,但说的都是“察看”!
    用这个“看着点”,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是多多监察着点,还是多看顾着点?
    司友亮决定,稳妥起见,他还是多看顾着吧!
    于是,当三司会审通州织坊一案时,司友亮一身蟒袍,在一众锦衣卫、內监的簇拥下,突然出现在大堂上!
    堂上三位主审官互相看看,他们以为就是镇抚司的人旁听,没想到等来的是掌管批红的大太监,李首辅见了他都必须礼让三分,那他们是不是要让让座?
    司友亮一进来,视线先就扫了一圈,见堂下站个十五六的小姑娘,模样俊俏,料想是姜家小娘子。
    另一侧是赵华,再就是薛峰和几个相关官员,没见到类似卫尧臣的人物。
    却也不动声色,手往下一压,示意堂上的人坐下,温和笑道:“你们问你们的,我就是来听听,皇上对这桩案子很感兴趣,我听明白了好回禀皇上。”
    众人一听,有喜有忧,三位主审有点犯愁,摸不清这位大太监的真正来意,如果审问不合他心意故意发难,光凭他们三个可压不住他。
    高兴的是赵华,他恨不得让皇上重新注意到自己,当即拱手作揖,含泪到:“皇上圣明,灾民们有救了!”
    “各位大人,我已暗中查明,姜家威逼利诱灾民签卖身契,不允许他们回乡种地,致使数千亩良田无人耕种,荒废至今,他们又用低价买下这些人的田地,将灾民关在织坊不得外出,大人们,请为这些人做主,放他们归家!”
    他义愤填膺,涕泪俱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忧国忧民的青天大老爷。
    第47章 说瞎话也有人信?
    堂上一片寂静,三位主审官互相看看,谁都没有说话。
    赵华眼神中透着得意,从容地捋着颌下略有些糟乱的胡须,觉得自己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都察院都御史刘方率先道:“你是革员,不能以官职相称,我与你也不是同年亦或同乡,也不能用年谊相称,我便直呼你的名字了。赵华,事关重大,口说无凭,你可有证据?”
    赵华显见是有备而来,拿出一纸契书,“此乃灾民与织坊签的卖身契,我原样抄了一份,大人一看便知。”
    刘方很快看过契书,目光中透着疑惑:“这是普通的雇佣契书,连卖身活契都算不上。”
    赵华立刻反驳:“上面白纸黑字写着‘终身用工,不得退工’,织工们都没有离开的自由了,这就是变相的卖身契。刘大人,你可不能因为你的继夫人和姜家交好,就存心偏袒她家!”
    刘方的继夫人,正是帮姜如玉打和离的辛氏。
    刘方听了面色一沉,“本官可不是皇上口中的‘糊涂’之人。本官审案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质疑,无可厚非,难道不认同你的看法,就是故意偏袒他人?简直荒谬!”
    赵华老脸猛地涨红,鼻子哼了声,道:“请刘大人不要说与本案无关的事,案犯是姜蝉,不是我。”
    堂上空气一滞。
    姜蝉觉得有些奇怪,赵华来势汹汹,竟明着与刘大人打擂台,他笃定官司一定会打赢?
    大理寺卿梅季江看了看司友亮,见他如双目微阖,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便拿过契书,略扫一遍,试探性地说:“契书条款可做的文章很多,‘不得退工’算得上逼良民为奴,是一条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