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页

      今筱蹙起眉头。
    这点的确说不通,既然龙女亲口说出了诅咒的时间。
    按道理,天降诅咒,应该按照诅咒人的意愿施行。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上天对龙女之死感到极度愤怒。
    它可能降下了超出百年的诅咒,给予无雨国更严重的惩罚。
    想到这儿,今筱忽然偏头看向窗外。
    金色光影又映照进来。
    大鸟飞回来了。
    她开口向它求证:“你知道龙女,就应该知道天降诅咒吧?最终降下的诅咒,真如龙女所说,理应截止到100年吗?”
    大鸟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诅咒确实遵照了龙女的意愿。
    并没有因为要严惩无雨国人,而刻意增加了时限。
    那么这120多年的时间,就是违反常理的。
    “时间的变化,是因为有什么因素改变了吗?”今筱又问。
    大鸟继续点头。
    今筱敛回目光。
    因素改变,什么因素?
    王妃已经身故,这大旱的120年里不会发生改变。
    五世以后,历届国王作风皆是如此,等级森严、酷吏严刑、剥削百姓。
    大鸟100多年来也一直停留在无雨国,持之以恒地以藤蔓为食。
    不对,大鸟停留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它从可以自由翱翔于整个无雨国高空。
    到现在偏居一隅,被约束在王宫深处。
    还有一样东西也发生了变化。
    藤蔓。
    藤蔓曾经同样自由生长在整个无雨国境内。
    现在被圈养在高墙之内,变成了国王统治百姓的刑罚工具。
    这两者,似乎有什么相似之处。
    今筱眸光一动。
    简单来看,藤蔓成了大鸟的食物,被吃得从宫外消失,才只剩下王宫内的一小部分。
    但是,大鸟吃掉藤蔓这个要素,导致藤蔓大幅减少,的确是120年来显著改变的东西。
    如果这是让诅咒从100年拉长到120多年的诱因,那么,鹏哥刚才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
    只有当藤蔓长遍整个无雨国国境,恢复原本的场景,会不会才能真正求来雨水?
    可是,这里面有什么逻辑?
    为什么藤蔓需要长遍无雨国国境?
    今筱正要说出自己的猜测,齐闻文忽然说:
    “我们罗列出藤蔓的所有特征,说不定可以想到它和求雨的关系。”
    他回忆着说:“我们之前观察过藤蔓的生长情况,它只能长在极其干旱的环境下;生长速度极快,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它拥有巨大且尖锐的刺,抽打在人身上刺出浑身血洞;它曾经长在王宫之外,遍布四处,长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就会被藤蔓洞穿死去……”
    今筱:“等等……”
    齐闻文看向她:“有思路了?”
    今筱梳理着灵光乍现的头绪,说:“诅咒发生前,藤蔓这种生物并没有出现。”
    齐闻文:“对,藤蔓应该是诅咒的一部分。”
    茗乐:“诅咒的一部分?会不会是……”
    她想起王妃被刺死时的场面,“当初王妃被人投掷尖锐石块,在娇嫩的皮肤上戳出很多血洞。后来,就有了藤蔓,藤蔓抽打人,也会产生血洞,这是在模仿当初石块投掷留下的伤口。所以,这正是王妃对无雨国人的诅咒。”
    “没错。”今筱说。
    她继续道,“也就是说,藤蔓在这场诅咒里,应该也是发挥作用的。”
    茗乐:“什么作用?”
    今筱:“或许有两个作用,第一,龙女最恨的是国王。枕边人的不信任将她推出王宫,推向了不知情的民众。如果诅咒最主要的目的是惩罚国王,那么,用尖锐的藤蔓驱赶民众,让无雨国成为空国,就刚好可以达到目的。无雨国国王惧怕权力的失去,上天就让他必须失去权力。干旱可能不足以让百姓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但藤蔓这种快速带给人死亡压迫感的东西可以。干旱加藤蔓,效果加倍。”
    “但是,事与愿违。国王竟然下达了让百姓不许逃离无雨国的禁令,所以,村民只能任由藤蔓蔓延到自己的城镇、村落,最终坐以待毙。”
    茗乐叹一口气。
    今筱:“第二个作用,可能才是藤蔓最重要的功能。”
    齐闻文起了兴趣:“什么功能?”
    今筱:“计时的功能。”
    “藤蔓的变化导致了诅咒时长的变化。想想看,如果藤蔓没被大鸟吞食,它现在还应该长在无雨国全境,人们要么因被洞穿而身亡,要么逃离了无雨国。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无雨国都应该成了一座空国,按照大鸟所确定的诅咒时限来看,100年后,诅咒解除。”
    “而诅咒解除,就会带来雨水。”
    “藤蔓长于干旱环境,雨水的到来会让它快速死亡,所以,它会从无雨国境内消失。”
    “也就是说,原本诅咒解除的场景是:无雨国重新有了降雨,境内也没了有杀人风险的藤蔓,国境之内也就恢复如常,可以有居民移入生活了。”
    “很久之后,人们或许安居乐业,没有人再会记得这个诅咒。”
    “但是,情况并没有按照上述发展。国王并不允许无雨国成为一座空国,他让大鸟吃掉藤蔓,把藤蔓赶进围墙,让国境里还有其他空间可供国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