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梁侍医笑道:“防不胜防?老夫还不是活到了这把年纪!”
念云被他逗笑:“你这老头子既不用争宠也不用生儿子,怕什么!”
梁侍医把眼睛一瞪:“不用生儿子就安全了?这些年尚药局和药藏局里头有多少御医侍医被牵连进去!我老头子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我不趟他们的浑水,他们就奈何不得我。”
可不是么,王良娣同牛昭训要怎么斗,那都是她们的事,与她无关,不去趟她们的浑水便是了。
没几日便到了七夕,这一日因为圣上要在后宫里陪妃嫔们祭星,外头也就没有设宴,这天晚上所有的朝臣们都得以回家陪着家眷听戏赏月。
天气甚好,一大早便是阳光明媚,晨曦的碎屑透过窗纱零零星星地撒进来,屋里的陈设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
因年节下宫里总要赐宴觐见等,太子和郡王夫妇时常要入宫,一年里头东宫其实难得齐全地热闹几回。
七夕这日太子和李淳今儿都在家里用晚膳,故东宫是把七夕当做一个大日子来过的,在丽正殿设下了家宴和歌舞节目等。
念云早早起身,便亲自到内府那边去看着,叮嘱他们把晚宴和歌舞戏班等都准备好。
丫鬟们得了空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大早便拿洗脸的铜盆装大半盆水,端到外头去晒,那是预备着晚上乞巧用的。
到了傍晚,丽正殿前面的空地上已经摆好了香案,上面端端正正摆着一个青铜的兽首香炉。念云素日里奉行节俭,这一天也吩咐用上最好的沉水香点了,香烟袅袅,香气十分细腻,沁人心脾。
香案上面放着几盘瓜果、酒水等,巧手的厨娘把糕点做成五色的,还捏成各种形状图案,十分精巧,丫鬟们还采了各色鲜花,姹紫嫣红的一大盘也摆在香案上。
东宫的女人们一个个都细细装扮了,陆续来了丽正殿,环肥燕瘦,各领风骚。
先是按着身份依次祭星,之后主子们便在丽正殿的正殿里开宴,丫鬟们不用当值的皆在丽正殿周围三五成群地玩闹,这一日得了太子的特许,不必守着平日里的规矩。
念云环顾四周,见那些妾侍们都带着孩子,有几个小的时不时离席玩闹,十分热闹。却不知怎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她忍不住问:“怎么不见了宁儿?”
她身边的四个大丫鬟都守在这里,绿萝连忙回道:“宁儿在偏殿里玩,十一娘若想见他,我这就叫乳娘带他过来。”
念云知道她们是怕她见了心里不痛快,所以不带宁儿上来的,可他究竟只是个孩子,这样热闹的家宴怎好丢他一个人在偏殿里?念云到底养了他一回,还是有感情的,忙叫绿萝去带他来。
不多时果然乳娘就带了宁儿进来,这一年都极少见到他,小包子清瘦了许多,也长高了许多,身形抽条了不少。
他如今一直是养在蕙娘身边的,因此一进来,先向蕙娘行的礼,叫一声“蕙姨娘”,又向着丁香行礼,“姨娘。”
见他是先跟两个姨娘行的礼,乳娘连忙带着他往太子和良娣那边去,见过了祖父祖母,又到郡王和郡夫人跟前来。
宁儿先是叫了一声“阿爷”,继而看到念云身旁有乳娘抱着一岁多的宥儿,两个小孩儿互相打量了一番,宥儿不认得他,眼里只是好奇,宁儿眼里却涌过一阵深深的,不属于他年龄的悲伤来。
念云见气氛有些异常,正要说话,宁儿却忽然红了眼睛,强撑着没有把眼泪掉下来,像个小大人似的,梗着喉咙,“阿娘!”
念云听得一阵心酸,像被一只柔软的小手捏了一把似的,几乎要下泪,忍不住朝他伸出手:“宁儿,来,坐到阿娘这里来。”
宁儿有些迟疑,小小的身子微微地扭动了一下,却不待乳娘吩咐,已经走到念云身边去。
念云叫丫鬟拿个凳子来,放在宥儿旁边,又加了一副碗筷,念云知道宁儿喜欢吃什么,亲自替他布菜。
先吃了些东西,见宁儿一直看着旁边的小小孩子,念云笑着指宥儿道:“宁儿,这是你三弟宥儿。”
宁儿仰起小小的脸儿问:“是阿娘生的?”
念云摸摸他的小脑袋,温和地道:“是啊,三弟还在阿娘肚子里的时候,你不是天天都盼着他早些出来陪你玩么?”
宁儿瘪着小嘴,委委屈屈的:“可是阿娘生了弟弟,就不要宁儿了……”
念云笑着替他整理在手里捏成一团的衣襟,“阿娘前些时候身子不好,照顾不了宁儿,才把宁儿送去蕙姨娘那里住的,宁儿乖乖的听蕙姨娘的话。”
这时一班舞姬穿着艳丽的纱罗舞裙鱼贯而入,音乐响起,舞姬手腕上都戴着银质的小铃铛,随着舞蹈的节奏叮叮咚咚,声音夹杂在丝竹声中格外的悦耳。
冒兰珠本就是舞姬出身,又在塞外生活了许多年,性情更奔放些,到兴头处便离了席,随着音乐转到大殿中去,跟着舞姬们一起跳起舞来,她一身樱桃红的衣裳夹在那些鹅黄纱裙的舞姬中格外醒目。
大唐民风开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