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2页

      而对于向来都容易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那群黑心肝的缺德谋士的陷阱之中的武将们来说,这一点就更加的敏感——这可都是血泪得出来的教训。
    不过自家小天使一样的主公到底本质上还是和那群黑心黑肺的缺德谋士不一样,一般不会。朝着祝小可怜又无助的他们下手。于是孙策。心中便不禁有些好奇自家主公是想去坑一把谁。
    ——毕竟要说起来的话,如今的扬州那边好像……也没有什么被坑的人吧?
    只是看嬴月面色上一派无辜可爱的小表情,孙策心中就知道,在到达扬州之前,他的这一疑惑应该是解不了了。
    ——所以说心脏们真是太讨厌了,主公以前说话多直白呀QAQ。
    之后就在孙策心中暗自腹诽着带坏自家主公的那群一个比一个缺德的心脏谋士的时间中,嬴月和孙策两人到达了目的地扬州。
    而在从雍州出发的两人到达扬州的时候,正值这边在举办着科举考试。
    之前在嬴月参与勤王活动的期间,由于李世民和李秀宁这对双生姐弟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方式,为当时远在冀州的嬴月传话回北地郡,所以荀彧曾提前的进行打包过一批雍州当地但是能力不错的基础行政官员送来扬州搞建设。
    但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到底是短期之内应对一下没有问题,可若是时间长了的话则便并不可取,干活的人始终就那个固定数目,但是需要干的活则是越来越多,这样的工作大环境换谁谁都吃不消。
    所以嬴月也便干脆的“故伎重施”、“旧事重提”的决定把当初对待解决雍州初到她之际时官员们分身乏术的方式给重新祭出来——让李世民在扬州当地办科举,以此来挑选一批有能力、也想办事的官员。
    当初在重新想起此事的时候,为了减少李世民这边的工作压力,嬴月直接就去官府之中将雍州当初举办的那两场科举考试的原题翻了出来,让李秀宁将内容转述给他,无论是直接使用原题,又或者是在原本题目基础上稍作小小改动。都是省去了他还要现行自己出题的一个累人的麻烦。
    不过李世民倒是没有选择这个可以偷懒的方法。
    而在从自家阿姐那里传来了这消息之后,对此,李世民也是稍稍的打起了些精神。
    无他,在全然陌生的异世界之中忽然之间碰到了自己所熟悉的制度,他心中觉得有些亲切。
    于是,因着“科举”二字深感到亲切的李世民就在被李秀宁给自己复述过来的雍州科举考试原题基础之上,兴冲冲的给这份试卷整体提升了一个难度等级,彻底的进行了变形。将这两份试题摆放在一起予人观看,任是谁都得说上一句——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在异世界忽然间找到了“故乡”感觉的李世民所作出的决定就是他去折磨要参加科考的学子们,哦不,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的事情,这怎么能够叫折磨呢?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参加科考的学子们的痛苦之上的李二少年在心中美滋滋的想道。
    而嬴月和孙策在到达扬州的时候,科举考试便是已经进行了一半——这个一半所指的是,科举考试的“院试”、“乡试”两场考试,其中第一场选举秀才的院试已经进行完毕,如今正在进行中的则是选举举人的乡试。
    扬州之地,是九州之中的江南水乡。更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愿汇聚于此的集文人之大成者地方。
    据说,在扬州的州牧府所设立的广陵郡,那里有一座近五十年间修建起来的很大的藏书阁,里面收纳了许许多多的可以将其奉为圭臬的各式各样的书籍。
    不过这座藏书阁的却并非是全然归官府所有,而是在本质上是属于当地的一个豪强世家,一个数百年的清贵家族。
    故此,这个“藏书阁”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进去阅览。而是要得到这个在当地颇有声望的清贵大族的承认,之后再行向官府申请审批,得到允许以后才能够进入藏书阁阅览其中图书。
    ……反正听起来就显得这个什么数百年的清贵大世家一股子当地恶势力的味道。
    嬴月当初在得知这个家族的事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般觉得的。
    而在听完自家主公的话以后,孙策则是摸着下巴,星眸之中带着些许沉思之色,道:“我觉得,这个什么家族,好像有点怪……”
    “是啊。”嬴月轻轻的应着。
    随后嬴月又道:“之前文若给我的资料上显示,这户人家当初主动的说要‘捐献’藏书阁,愿意将自己家中典籍抄本全数分享,存放于藏书阁之中,以供天下学子观看。”
    “但是后来的事实却和当初他们的所言相差甚远,名义上被捐献出来的藏书阁是属于官府,实际上却由着他们家族的人自行把控。同而在是否有资格进入藏书阁阅览设立出那样的‘门槛’,卖好给天下有才之士,既是拓展了家族的人脉不说,也是为自己博得了一个甚好的名声。”
    “只从那份资料之中,这个家族的清贵之处所在为何我看不出来,但沽名钓誉却的确是真的。”嬴月声音淡淡,听上去并没有什么情绪的如是说着。
    而听到自家主公这么说,孙策则是低了低那双星眸,望着美貌的少女,问道:“主公是准备去会一会这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