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257节

      顾夭夭是有起床气的,可是,若是只单纯的发泄自己的不痛快,自不是顾夭夭会做的事,她生气的时候,就想着,让叶卓华也不痛快。
    顾夭夭说完,叶卓华也明白过来了,男人那个地方,总不能亏了,还认真的思量,是不是真的房事太频繁了。
    临走的时候,还又在铜镜跟前照了照。
    只觉得,得了掉发的消息,于他而言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他自认身子还是很健壮的。
    这一路,叶卓华都有些心不在焉,下了马车后他也不急着进宫,在门口等着冯泽,待到冯泽下了马,赶紧走了过去,凑到冯泽跟前,小声的问了句,“你掉发了?”
    大早晨的来这么一句,冯泽半响没反应过来,等着想明白后,忍不住笑了起来,“怎么,现在就,力不从心了?”
    看着冯泽那一脸看好戏的样子,叶卓华的脸沉了下来,得,他就不该开这个口,从冯泽的嘴里,还能听得什么有用的话。
    不过上下打量冯泽,啧啧了两声,能掉发也是荣幸,不像有的人,刚成亲便有了身孕,有力气也没处发的好。
    俩人虽斗嘴,可到正事上总还是认真的,“昨日,怎闹出那般大的动静?”两人一块进去的时候,冯泽不由的问了句。
    只觉得叶卓华胆子太大了,左大人是可恶,可也得等禀报了太子殿下之后才拿人,怎么能直接去吏部将人给押了,听闻还险些闹出人命来,那些个言官,估摸一夜都没睡,都拟参奏叶卓华的折子。
    因为那案子太大了,自不能传到外头,是以,大家都知道刑部拿人,却不知道因为何事拿人。
    叶卓华哼了一声,“是呀,我胆子是大,闹这么大的动静,都没人敢劝的。”
    听着叶卓华意有所指,冯泽也只是叹息着说了句,“太子殿下到底年轻。”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其实与上位者有脱不了的干系。
    话题说到太子身上,两个人皆沉默下来。
    到了大殿的时候,大家的视线,都若有若无的在叶卓华身上打量。
    叶父好几次想过去问问,可又觉得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昨日,其实他听说后便让人去寻叶卓华了。
    当时叶卓华正在塌上,根本没听清谁也见他,听着外头有动静,便发了脾气。
    下头的人,也只能回叶父一句,叶卓华正忙着。
    太子来的很快,众人行了礼之后,官宦按照惯例,喊一句,“有本启奏,无本。”
    剩下的两个字还没说出来,叶卓华便先众人一步走了出来,“臣有本启奏。”
    “叶卿。”太子点头,示意叶卓华开口。
    如今,太子尚未登基,龙位空置,在龙椅的下手重新添了椅子。
    “臣,参奏吏部侍郎左从文,不作为。”接着,将买官卖官的事在大殿上捅了出来。
    并且将他屡次阻挠下头的人,去禀报顾明辰也一五一十的提了出来。
    这事,自要将大理寺也牵回来。昨日,他让人将消息递给了大理寺,今日便在众人面前,问了一句,“不知大理寺现在,可有什么调查的进展?”
    这话问的格外有意思,无论叶卓华将消息送给他们有多晚,他们都不能说,此事没有进展。
    尽管,确实大理寺并没有查案子,毕竟这么大的事,他们得商议从哪下手,此刻要做的便是等着叶卓华与太子提起,他们从旁看太子的意思。
    没想到,叶卓华却反过来,把他们当成了捅向敌人的武器。
    大理寺这边,只能硬着头皮,大概的复述了一下刑部这边给的消息。
    太子的脸色有些难看,“这,会不会是误会,父皇勤政,国泰民安,如何能出的这般事情?”
    态度,却是一惯的温和。
    只是这话,倒是有意思的很。
    就是在大殿之上,言官逼迫内务府要宦官被害案的结果,太子的理由,是从前是冯皇贵妃掌管内庭,所以他刚上手,便要查一查。
    如今,朝廷出现败类,太子现在又说圣上勤政,可莫是忘了,他如今已经执政大半年了。
    叶卓华自不会在大殿上与太子争执,只带头跪了下来,“求,太子殿下彻查!”
    买官卖官,这是多大的事,所有人也跟着跪了下来。
    这种风气,不可长,只可灭!
    冯泽看了一眼前头的叶卓华,怪不得他做的一副,凡事不放在眼里的样子,这些言官根本就没来得及开口。
    毕竟,这事一捅出来,叶卓华行事,也顶多算是个,年轻气盛。
    太子轻揉眉心,“此事,不可急。”
    “殿下!”这下,便又是言官的用武之地了。
    今年年头不好,各地已经开始上报,受灾的百姓有多少,是不可避免肯定要赈灾。
    那么多粮草放下去,若是碰着清廉的官员,自是百姓之福,可若是碰着贪吝之人,会有多少无辜百姓送命?
    朝廷正,尚且不可杜绝这般事情。
    若是,朝廷明知道有不正之风,却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怕是会助长这股不正之风,下头的百姓,只会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看太子不松口,那些个老臣们,声声泣血,希望太子能彻查此事,无论涉及怎样的高位,也绝不姑息!
    太子被吵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行了,本殿也没说不管。”
    而后抬手看向礼部尚书,“你赶紧将拟好的名单给耶齐送去,这两日将人定下来,赶紧让他离开,莫不是,要等着咱们的家丑,扬在外头?”
    原本,耶齐早就该走了,只是挂念着布珍,一直盼着他回头,是以,他这使臣做的跟个质子一般,留在大佑不走了。
    太子这般下令,已经明着撵人了,大佑这边,准备和亲的贵女,是已经订好了。
    不过,虽说晚几日,可好歹不说也是要管的,众人心里也才放下了石头。
    等大家出门的时候,叶父到底没忍住,几步走到叶卓华的跟前,“你这孩子,怎么这般虎?”
    这么大的事,直接提出来,太子心里肯定不痛快。
    而且,左从文那是什么人,可是孟相当初的得意弟子。
    “叶大人。”叶父刚训斥了句,言官这边便来人了,“叶大人不畏强权,我等佩服。”
    过来的说话的,多是没有背景,但又有傲骨的。
    叶卓华摆了摆手,义正言辞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而另一边,顾明辰刚被扶下台阶,坐上轮车,左右便被人拦住了,“顾大人,刑部欺人太甚,您作为吏部的人,断不能只顾亲情!”
    刑部尚书直接拿了吏部侍郎,这便是将吏部压了下去,吏部的人心里总不痛快。
    可出了这么大的事,下头的人也知道个轻重,没人敢给左侍郎求情,现在也只能围着顾明辰,与他要个说法了。
    顾明辰微微的抬头,瞧着这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呼喊,好像自己要是不管,便就是自己的不是了,双手放在轮车上,“这倒是新鲜,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般评价,我,只顾亲情?”
    呵的冷笑一声,眼里冰冷没有任何温度。
    京城谁人不知晓顾明辰做的那些个事,一个个仿佛被堵了嘴,“从前,从前的事便不提了,今日的事,总该去刑部讨个公道!”
    顾明辰听完后,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叶卓华,“既然大家都这么愤怒,叶大人就在那,去求你们想要的公道吧。”
    哪里用得着,去刑部求结果。
    而且,若真的起了什么争执,还能寻的太子殿下评理。
    看顾明辰现在这般,事不关己的样子,吏部的人恨的压根疼,“顾大人,莫要忘了,你现在执掌吏部!”
    顾明辰眼慢慢的眯了起来,手指轻轻的敲打着轮车,“所以,你们谁告诉我,左从文他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将这么大的事,给压的严严实实?”
    第181章 我也能双手沾满鲜血!
    因为布珍公主在顾家,即便她现在已经刻意的与自己保持了距离,可顾明辰还是觉得心里的槛过不去,是以,他一有空便往吏部跑。
    他,人就在吏部,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到不了他的手上,甚至一点风声都没透露。
    一个个在办正事的时候,要瞒着自己,这出头打仗的事,倒懂得指望自己了,当是真将自己,当成了傻子了?
    因为顾明辰去吏部的晚,尤其他最年轻,再众人跟前,一直谦逊尊敬。
    即便,太子殿下钦定顾明辰掌管吏部,下头的人对他多做为难,顾明辰也没有真的动过怒。
    即便后来,布珍公主与他为妾,下头的人自会多少收敛,可顾明辰却没有一丝骄傲,从前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这还是头一次,说的这般冰冷没有感情。
    就如同,当初他在皇帝跟前,不为顾大伯求情只为自己求得官路的时候,那般冷漠。
    众人仿佛在重新认识顾明辰,一个个你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看着众人都沉默了,顾明辰冷笑了一声,让人推着轮车往叶卓华跟前走。
    这世上的人皆是这般,最擅长的便是挑,软柿子捏。
    让他们去寻叶卓华,一个个缩头缩脑的,连个屁都不敢放。
    顾明辰不是不知道如何拿捏人心,只是不愿意罢了,不愿意成日里,不干正事,光想着如何,勾心斗角。
    他虽然为了胡氏才入朝为官,可哪个少年不怀志?
    如今,大多数人不敢动孟家,也只有那些有文人气骨的言臣,敢不依不饶。
    自然,这也是与,文候有关系。
    不若有文候,怕是这朝中不会有第三种声音。
    叶卓华老远瞧着顾明辰往自己这边过来了,赶紧快走了几步,迎了过去,待到了顾明辰跟前,抬手先抱起了拳头,“兄长。”
    到底,他先动了吏部的人,于情于理都应该先摆低姿态。
    顾明辰看着叶卓华,良久轻声叹了一口气。
    下头的人瞧见顾明辰去寻叶卓华,而且看叶卓华将姿态摆的很低,想着该是顾明辰要发难了。
    却不想,只听着顾明辰淡淡的说了句,“莫要替我做坏人,我没那般脆弱,也不是,一点血也不能沾。”
    顾明辰是正儿八经的文臣,便是连狠话,都说的这般温和。
    旁边的人愣住了,所以,顾明辰过去是去感谢叶卓华去了?而且,言外之意,如是他出手,可能比现在更狠?
    现在,他们都在心里唾弃顾明辰,甚至违心骂他与武将一般,都是粗鄙之人!
    叶卓华笑了笑,“这欺上瞒下之辈,人人得而诛之,也不只是为了兄长。”
    而后凑到顾明辰跟前,“兄长这般过来,怕是会让有心人,怀疑当初您参我那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