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智和良心

      林哲搞出那么大的架势,率军数万西征,这自然不可能瞒过丹阳,镇江方向的太平军,实际上,林哲刚率领第五师等部队从上海出发的时候,太平天国的探子就已经是得到了部分消息。
    太平天国方面早早就知道了中华帝国近期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过具体情况却是无法得知。
    一直等林哲抵达常州,并整合了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这三个师的主力部队,同时还带着三个协防师正式出征的时候,太平军的探子以及侦查兵力才能较为准确的推断出中华军的兵力以及战略目的。
    “毫无疑问,他们的目的是我们镇江!”镇江里,一个军帅如此对吴汝孝道:“这一次林妖率军亲征,推测统帅兵力不下五万,可谓是来势汹汹啊!”
    “这林哲妖军直奔我镇江而来,我等必须尽早向天京求援,不然的话单靠我们怕是难以为继啊!”又是一人如此说着。
    吴汝孝听着他们的话,心中也是有了一丝慌乱和无奈!
    自从得知林哲在上海称帝建制后,身为一个军事将领他很轻易的就看出,不管林哲建立的这个中华帝国后续是要北伐满清还是南下闽浙两广,但是都必须先拿下镇江和天京,要不然的话苏南和浙北重地的战略安全就无法保障。
    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在己方财赋重地面临超过十万敌军的威胁下,还搞什么北伐或者南下的。
    所以吴汝孝非常清楚,这个新生的中华帝国不动则已,然而一动,首当其中的就是自己的镇江。
    有着这种危机感的他在上个月就已经持续撤回丹阳以及镇江周边地区的守军,准备集中所有的力量准备严防死守镇江。
    至于丹阳和镇江的其他周边地区,他已经是准备直接放弃了。
    之所以那么干脆的放弃掉,并不是他心中愿意这么做,而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他手底下的兵力本来就不多,总数加起来也就三万人而已。
    这三万人如果分散开来,在丹阳驻军一万,镇江驻防一万的话,其他地方分散驻防一万的话,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肯定是会被中华军分开击破的。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人家余胜军的徐言青只率领不过两千多人就是一路攻城拔寨,当时的金坛,丹阳和镇江等地各有兵近万,却都是没能守住。
    这一次吴汝孝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分开防守会被个个击破,汇集所有主力死守镇江才是唯一的方法。
    就算是死守孤城镇江会被包围,从而断绝粮饷也是没办法的事,此时吴汝孝所期待的就是,自己汇集三万人死守镇江,能够拖延一定的时间,从而等待天京方面的增援!
    只是到时候天京那边会有增援吗?
    对此吴汝孝保持悲观的态度,天京南边溧水可是有着中华军的第二师呢,该部兵力近万,而他更知道这支中华军前身可就是去年连破丹阳、镇江,一路杀到天京城下的第二混成团,战力不俗。
    和中华军交手多次后,吴汝孝对中华军的战斗力之强是深有感触的,他敢轻视任何清军,但是却是绝对不敢轻视中华军。
    如果来的只是四五万的清妖,吴汝孝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还会主动出击呢。
    但这来的却不是战力懦弱的清军,而是中华军,所以吴汝孝是打定了注定,谨慎再谨慎,绝不给中华军一丝一毫的可趁之机。
    而如今天京城外有着近万的中华军虎视眈眈,天京那边敢不敢派出援军,能派出多少援军还是个未知数。
    这派出的援军如果只有万把人,吴汝孝都已经可以预见到他们被中华军的第二师给一口吞了的悲剧局面,如果天京那边派出两万甚至三万等更多人,到时候也不知道人家中华军是不是还藏有后手,万一人家直接从溧水进军天京,那么派出大量援军后兵力空虚的天京也就危险了。
    对于这些未知数,吴汝孝是深感无奈。
    而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收缩兵力,然后死守镇江!
    至于说主动出击迎战,他吴汝孝还没那个胆子!
    当年苏州一战,他就是主动出击迎战,结果三四万人被人家不足五千人打的全军溃败,现在想起来都让吴汝孝心惊胆颤。
    吴汝孝收缩兵力,甚至主动放弃了丹阳以及镇江等外围地区,以至于中华军西进丹阳后,只是遇到了象征性的抵抗后就是占领了该地,驻防丹阳的竟然只有千人不到的太平军,而且看见中华军来了后,人家早早就主动弃城北逃了。
    但是占领丹阳后,让林哲很郁闷的是,这些太平军竟然玩焦土政策,走之前把几乎整个丹阳搬空了,金银财物、粮食等一点都没留下。
    问过后才知道,过去的数天里太平军几乎把全城都给劫掠了,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普通百姓的口粮,通通都给抢走了,同时还强行挟裹了大量青壮。
    给林哲留下了一座的半粒粮食都没有的空城,同时还有手里已经半点粮食都没有的满城老弱妇幼。
    “好个吴汝孝,够狠!”林哲得知这种情况后,心中气闷之极,这些太平军做事真的太狠了。
    你要是把整个丹阳城给屠光了,那也没有什么,但是你竟然把满城粮食和情况都给搜罗走了,丢下满城没吃的百姓给自己,这存心了要加大自己的包袱啊!
    这个时候,虽然内心里林哲是想要闭着眼,不去管这些满城没饭吃的百姓,毕竟中华军的军粮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从各地征集而来,然后由数以万计的民夫通过肩挑手推才运送到前线的。
    但是理智和良心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从理智上来说,中华帝国新立,而且很直白的说,中华帝国还非常缩小,掌控之地不过一个半省而已,而且是完全建立在过往余胜军的军事胜利之上,人家浙江和苏南的百姓可没哭着喊着要林哲当皇帝。
    如此初立的政权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样,并没有太过稳固的根基,一个不慎就会被推到。
    所以为了争取属地的民心,塑造中华帝国的仁德形象,争取更多人的支持,真正奠定中华帝国的民心基础,他林哲就不能和太平天国或者曾国藩那样,只顾军事胜利,而不顾百姓死活。
    从良心上来说,他林哲也无法无视数以万计的百姓被活活饿死!
    所以尽管困难,但是林哲还是指示随军的官员和军方的军需部一起,合力从后方运来更多的粮食,用以救济当地百姓,不说让他们都吃饱,但是好的也给些稀粥让他们吃,不至于饿死。
    吴汝孝可以因为单纯的军事战略而置丹阳城数万百姓死活不管,但是林哲却不能,这就是一个流寇式政权和正规政权的最大区别。
    为了解决丹阳城内百姓的善后问题,刚被委任为常镇江道的吴熙汇同内阁民政部、财政部等官员从常州各地调集粮食,同时也是求助于军方的军需部,从其他地方,比如苏松太、浙北地区调集粮食。
    虽然所需求的粮食比较多,但好在江南和浙北地区历来都是主要产量区,每年生产的粮食不仅仅可以供应本地,而且还肩负大量的槽粮任务,现在中华帝国成立,粮食自然是不会继续北运,这粮食产量本来就多。
    再加上这几年有中华帝国的前身,也就是余胜军拼力抵抗太平军南下和东进,以至浙江一省都没遭到过兵乱火祸害,苏州等地虽然遭过一次太平军进犯,但是那也是三年前的事了,如今已经逐渐恢复过来。
    因此总体而言,从1854年开始余胜军的后方农业生产是保持了稳定的,并没有和皖南、镇江、江宁府等地一样,因为连续的拉锯战而导致农业生产陷入停顿。
    如此也就导致了新成立的中华帝国手里的粮食还是比较充裕的,唯一麻烦的就是运输费时费力。
    留下官员们处理丹阳城百姓的善后问题后,林哲继续率军前往镇江!
    数天后,镇江。
    吴汝孝在城墙上远眺,只见东南方向的原野上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兵马,排着整齐的队列朝着镇江城而来。
    人群之中,诸多旗帜林立,这些旗帜和常见的军队旗帜有所不同,中国传统军队的军旗一般都是‘字旗’,也就是一方旗帜上写有主将的姓氏,但是中华军作为一个整体,高级军官频繁调动,所以各部军旗一般都是不标主将的姓氏,而是部队自身的番号。
    中华帝国成立后,又是重新制定了国旗和军旗,国旗是一面红底金龙吐蓝珠图,在帝制政权、朕即国家的时代里,金龙乃是天子的代表,所以用龙旗是顺理成章的。
    而军队也是属于皇帝私人的军队,所以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的军旗自然也就依旧以‘龙’为主体,统一为红底蓝龙旗,陆军和海军的区别在于,陆军军旗上是交叉的刀剑,而海军旗上则是有一个船锚。
    除了上述正规的国旗、军旗外,各部队还有专属的旗帜,这些旗帜大多算得上是通讯旗帜,用来战场指挥,传达旗语的。
    没有无线电,有线电话的时代里,要在战场上指挥数以万计的军队,一方面要严重依赖传令骑兵,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依靠旗语来指挥。
    所以中华军各部,上到师旅,下到步兵营都有着专属的军旗,同样是以蓝龙作为主体,旁边则是干脆明了的表示各部番号,比如第二师、第十二团、第一营等。
    现在镇江城外的中华军各部就是旗帜林立,远远望去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