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此时的心情正与吃鲥鱼相同。以往多年,日日同榻而眠,他话多,自己却喜静,有时还觉得他有些烦。如今他搬到这养心殿中,她心中却有些放不下。人不在眼前的时候,反倒心心念念惦记着。
用过膳,文宣帝又说想要出去走走。皇后亲手服侍他穿衣,瞧着与往日一般情意绵绵。
年轻的时候,她比文宣帝矮一个头,如今文宣帝老了,快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背也有些佝偻,以前一个头的距离,慢慢变成多半个头了。他却在她整理衣领的时候,仍是怕她累着,低下头来方便她动作。
养心殿里的园子不大。冬日时,满园子纵是有再多的常青树,也总有些许荒颓之意,如今已郁郁青青,瞧着就觉心中舒畅。
如今已是初伏天,白天闷得人喘不过气,屋子里隔两个时辰便要换一回冰,却也没什么大用。唯有傍晚之后凉风习习,是一天中最舒畅的时候。
面前是一整片淡紫色的花树,如今天暗得晚,傍晚时还有日光,瞧着仿佛飘渺雾气一般缀在枝头上。“合姝,你可还记得这片林子?那时我不明白,天底下多少好树种,你却偏偏爱这种。”
“这些年我瞧惯了,也觉得甚妙。”
皇后浅浅笑了,应了一声“臣妾记得”,眸中似有暖意,却也不知还能说什么。
这处原本是一片竹林,她不爱竹,独独喜欢蓝花楹,未及笄前在宫外见过一回,一直念念不忘。
闻得此事,文宣帝叫人从琼州千里迢迢引了种过来。工部懂风水的官员却说坤宁宫中的那片竹林与宫中别处连成风水格局,若是改动,会破了催旺祥瑞之气。
文宣帝索性把养心殿的竹林也改种了蓝花楹,如此一北一西斜斜相应,换了个风水相,那官员也不敢有二话。
好在京城在中原偏南,气候温暖,花匠悉心养了多年,总算养活了。
本只移了九株过来,凑了一个吉利树,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已亭亭如盖,长成了一片林子。足有三丈余高,需要仰着头去看。
此时正是花期,单朵花娇怯怯的,也不如何显眼,串连成片便仿佛莹莹紫雾绽在枝头,美得惊心动魄。
两人相对无言。文宣帝心中一叹,眨眼又恢复如常。
他前些年还有些不满,也有些疲惫,纵是一块寒冰,拿一颗滚烫的真心捂了这么多年,也该热乎了。可她却总是捂不热的模样。
文宣帝也偶尔会觉得累,只是瞧见那些个花枝招展的丫鬟,各个水灵灵的似能掐出水来,却总觉得不如她,连她微笑前眼角露出的几条浅纹都比不上。
老夫老妻处了多年,一起经的事多了,反倒觉得她这性子也有不少妙处。
他转念便又释然,如今这般也好,把事情都说了开,也清楚了她多年来耿耿于怀的到底是什么,总算不用再像前些年一般提心吊胆的。
*
文宣帝整整半月未能上朝,由太子代为监国。如今病养得差不多了,初回上朝竟有要提前退位的意思。
群臣哗然,许多老臣更是大惊失色,言明太子尚未及冠,担不得如此大任。
文宣帝一意孤行,皇后劝了两句,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再劝。
最后还是承熹和承昭一连劝了两日,文宣帝这才打消念头,只说留待承昭及冠后再行商议。
更叫他欢喜的是这
作者有话要说: 更叫他欢喜的是这两日承熹也常常来看他,虽还是话不多,却不像以往一般疏离了。
承昭虽是监国,却仍有些国之大事不能自作主张,并非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初批奏章之后,还得文宣帝盖个玺印。
而那些奏章,都是承熹念给他听的。
“承熹,别念了,别累着了。”文宣帝一脸慈爱,又忙叫人上茶。
承熹无奈放下奏章,她这才念完四篇,已经灌了一肚子茶水了,哪里会累着?
每每她离开之后,文宣帝总是感动得老泪纵横,唏嘘道:“以往听那些老臣埋怨家中儿女不成器的时候,朕总觉得心酸。”
老魏公公听不明白:“陛下,这是为何?”
“他们还能为儿女操个心,朕想为儿女操心都不成,练了这么多年的慈爱表情都只能对着皓儿使!承昭越长大,心也越大,用不着朕操心,承熹更是……”
文宣帝一激动又咳得脸红脖子粗,老魏公公忙给他顺气,听着陛下老泪纵横地感慨:“如今可算好了。”老魏公公心中无奈,无论陛下说什么都连声应是。
☆、降火
这日承熹来坤宁宫请安的时候,特意多留了一会儿。拿着一本记载养生之道的古籍,翻到其中一页给皇后看,“我这几日找了好久,总算寻到了这个。”
皇后接过来略略瞧了瞧,这本书是前朝一位国医圣手晚年所著,那大贤活过了九十九岁白寿,一生没得过什么大病,家中六世同堂,也各个长寿,其养生之道广为流传。
承熹翻开的那页上写得正是治心疾的法子,倒不是什么药方,而是一套养身操,另有一套额上穴位按摩的方法。她问过太医,太医也说此法甚好,便拿来给皇后看。
皇后瞧了几眼,合上叫丫鬟收起来,另外誊写一份。
承熹笑说:“母后若是得空,也给父皇这般试试,兴许于父皇的心疾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