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我”了几声,陶欣然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就闭嘴。
这边刚歇下,那边又吵起该让谁领兵东南军的问题。
有了陶欣然刚刚打岔,明显张培元这头气势更足了,想来这差事十之八九就是落在苏秋头上了。
最后,张培元端正身姿,用力咳了几声,殿内吵嚷声便渐歇了。
赵杭已经睡了一觉,听着没动静才抬头,抹了下嘴角:“各位爱卿商量地如何?”
张培元陈诉刚刚相商的结果,跟昨儿在内阁说的是一样的。
赵杭含笑说好,正好百官没动静,他就示意王喜宣旨。
旨意已拟好,王喜拿着正要读,却有人道:“且慢。”
男子的声音微微沙哑,又带着一丝寒意,让在帘内本来靠地极舒适的赵棠生生打了个颤。
这声音她熟,又不熟。
一旁的王通公公低声道:“殿下,是陈淮汜陈大人。”
赵棠就只是点头。
在记忆中,那人的声音并不像眼下这般低沉沙哑。
陈淮汜说且慢,却有另一人从他身后走出,回道:“回陛下,数月前有人暗投信件,陈诉苏秋在理县当总兵时贪污官银五十万两,强抢民女杀人放火。微臣让人去查,正好提了几个人证来京,陛下可传召。”
王通公公又在一旁道:“这是刑部萧回萧大人,亦是楚王殿下推举的。”
萧回此人,赵棠也不曾听说过。
楚王楚源以前都是在西北军营,没想到回了京,倒是热心朝事。
萧回说人证都提来了,张培元皱眉:“萧大人,此事你怎么不早说?”
“此事本也是今天要与陛下相商的。”
今天今天!张培元哼声,分明不信有这么巧的事。明明该处理的都已经处理了……可他们敢在朝上说有人证,定然是有十足把握了。张培元想到要将苏秋舍掉,很是不甘愿,所以对着陈淮汜等人,张培元没有好脸色。
他是臣,亦是帝师,在朝中日久,所以怕的人不多,都是他给别人脸色看。而楚王推荐安插的这些人,一个两个统统都不好相与,让他吃瘪良多。
其他臣子见此,纷纷对赵杭推荐骠骑大将军冷潮:“要使倭寇灭绝,没有几年是不成的。冷大人年纪虽长,但对敌经验丰富,百姓信服。眼下东南的百姓正饱受倭寇之扰,就等着陛下英明决断。”
结果这么变化,赵杭轻咳了几声。
张培元却没反应。
赵杭便看垂帘的方向,他是看不到赵棠的,但她的确在那:“长公主可有举荐或异议?”
垂帘是珠串一颗颗缀的,纹丝不动,只听到人声。
“无异议。”
女声清越。
赵杭觉得这声音相当动听。
这就是裕华长公主了,殿中大部分人没有见过也听过,所以有些好奇。而见过她的印象都停在七年以前。
七年不长,也不短。
朝上百官表情各异,赵杭尽收眼底,示意王喜公公宣读冷潮出发东南的旨意。
人名变了,但物资军马粮草这些,都按昨日内阁讨论的规格,后续兵部跟工部会根据实际再行调整。
老将冷潮跪地受命:“臣,接旨。”
无事退朝,有事的人留下。
见摄政王陈淮汜要随着百官走,赵杭便道:“爱卿,萧大人既说有关苏秋贪污的人证已到京,你便留下一起听吧。”
张培元的脸色不好,赵杭其实有些忐忑,他不喜欢单独对着这个老师。虽然不明着说他什么,但话里话外总是意有所指,大意是他不够勤奋不够聪慧,帝位难稳。不过今日的朝事,赵棠都说无异议了,张培元应该不会念叨什么了。要怪就怪苏秋,坏事做得多,还被人发现了。
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赵杭在心底给苏秋记上一笔,趁百官都退差不多了,等传唤人证的功夫,他就跳下龙椅,将赵棠跟前的垂帘撂开了些:“这松明灯烟大,阿姐要闷坏了吧?正好掀开帘子好通气。”
7. 琴奴 一人一曲随风散,少年琴师比长愈……
珠串三层的垂帘沉甸甸,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