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不过,薛蟠对主媒人的人选有些发愁。薛蟠在京都的根基还是太浅。虽然贾家是京都的老牌勋贵,但是薛蟠却不想和贾家贾政这一脉有牵扯。
礼亲王世子知道后说道:“贤侄不用发愁,你娶了清宁,以后咱们也是自家人。如果你不嫌弃,我让我夫人做这个主媒人,如何?”
薛蟠大喜,连忙拜谢。
如今礼亲王世子愿意自己夫人做主媒人,无形中抬高了薛蟠和黛玉的身份。黛玉虽然是皇上钦封的清宁县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宗室血统,而且之前她一直在守孝,并没有和宗室有什么接触。礼亲王世子夫人愿意做黛玉婚事的主媒人,就是愿意将黛玉带入宗室的圈子。薛蟠自然感激。
礼亲王还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司徒湛帮着薛蟠,指点他一些宗室中的礼仪,帮助他更好的完成六礼。
薛蟠恨不得立马将黛玉娶过门,但是如果走六礼的时间太紧迫,就显得婚礼很仓促,显不出对黛玉的重视。
薛蟠征求了司徒湛和黛玉的意见,将婚期定在了十二月,据现在有半年时间。
黛玉因着与薛蟠的婚事,从贾家搬了出来,搬到了林家的府邸。林如海家中五代列侯,在京中是有府邸的,只是多年都没有主子入住。如今为了婚事,林黛玉搬了进去。
薛蟠按照规矩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步骤一一走完,很快就到了亲迎那天。
薛蟠穿着高头大马,穿着自己的状元服,胸前挂着大红花,在一群亲友的拥簇下往林家而去。
林家有礼亲王世子夫人坐镇,王熙凤帮忙操持,在每个门口都安排了拦门的人。薛蟠事先准备了很多香囊,里面放着成对的金裸子,塞给那些拦门的人,说了无数的好话,才闯了进来。最后到了黛玉的院子前面,凤姐带着人让薛蟠做催妆诗,薛蟠团团行了一礼,吟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上世惊鸿一瞥间,此生方结秦晋缘。”(注1)
薛蟠眼前不由闪过和黛玉的初遇,在忙忙乱乱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好像自己寻了好久好久,才终于将她找到。找到了她,他的心就有了归处,不再漂泊无依,安定了下来。从此后,他心中心心念念的都是她。但是有自卑于自己往日的所作所为,不敢接近。
后来薛蟠入狱,在狱中得知,她在贾家的后宅中,悄无声息的去世了,就如同一朵花,落在了水中,静悄悄的香消玉殒。薛蟠心中大恸,心也跟着空了一块。凉飕飕的,恨自己无用,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没有将她从贾家带出来。
万幸,能重来了一世,他时刻想着靠近她,却还是不敢。他希望她能幸福,即使给予他幸福的不是自己。
后来,她终于看见了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心意。
薛蟠觉得自己还是得老天眷顾的,终于等到了今日,能娶她为妻。
今日,他在这念着催妆诗,催促着她画上妆,然后嫁给自己,做自己的新娘。从今天开始,她就是他的。
薛蟠想着,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阳光太烈,薛蟠觉得自己眼睛有些花,看不清前面的东西。
薛蟠低头,用袖子抹过眼睛。大喜的日子,高高兴兴的才是。
薛蟠做完诗,凤姐就放行了,而黛玉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绣着龙凤呈祥的红盖头,由喜娘扶着出来。
喜娘将黛玉扶到正厅,主位上放着林如海和贾敏的牌位,旁边主宾位上坐着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贾母、贾政、王夫人和宝玉都没有来参加,贾母说自己病了,宝玉也病了,王夫人是侍疾,贾政要当值,就都没有来。他们没来,薛蟠也不以为意。
薛蟠和黛玉给林如海和贾敏叩了三个头,薛蟠郑重说道:“岳父岳母大人,这一生我一定会好好待清宁的,岳父岳母大人放心。”
薛蟠说完,站起身来,然后将黛玉扶了起来。
而后两人又给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行礼。
等拜过礼亲王世子夫妻,贾琏出来,正打算背着黛玉出门,皇后的懿旨到了,众人接旨。
皇后懿旨道:“奉天承运,皇后诏曰:清宁县主静容婉柔,状元郎薛蟠龙章凤姿,实乃佳偶天成。本宫恭贺其新婚之喜,特赐玉如意一对,“永结同心”云锦八匹,“百年好合”蜀锦八匹,“吉祥如意”紫金锞十锭,“吉庆有鱼”金锞十锭。钦此!”
薛蟠和黛玉谢过皇后赏赐,将这些赏赐加进嫁妆中,将其放到嫁妆的第一抬中。
贾琏将黛玉背起,送入花轿。薛蟠翻身骑马,走在人群的最前面,脸上不自觉的挂着笑。
到了薛家,喜娘将红绸的一端递到薛蟠的手里,另一端塞到黛玉的手中,一个丝绸做的大红花在红绸之间晃晃悠悠的。
本来新娘下花轿之前,需要新郎在花轿的轿门上踢一脚,是新郎给新娘的下马威,薛蟠提前已经交代过喜娘,将这一项省了。
能将黛玉娶回来,他疼她爱她尚且不及,怎么舍得先给她一个下马威。
喜娘恭维了薛蟠几句,就应了下来。
薛蟠牵着黛玉,从门口的火盆上面跨过。
跨过火盆,他们的日子会红红火火的,平平安安,晦气全消。上一世的灾祸和不幸,都会离他们远去。
薛蟠将黛玉牵进正堂,薛太太坐在主位,旁边放着薛父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