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在这赈灾的档口,顾瑾玉也不好去寻礼部的人问明白,只能暂时赋闲在家。
很快的,镇南的事情就解决了。派去赈灾的官员顾瑾玉也认识,正是他在府城考试时因为纸锅烧水而结识的刘学政,不过现在应该喊钦差大人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刘学政工部出身,本就擅长水利之事。而且因为名声不好,没有亲近的人,不会有结党营私的事情发生,最是适合赈灾,也更能让皇上放心。
顾瑾玉对刘学政的印象很好,听说是他赈灾,还专门打听了一番。
镇南的受灾面积实在太大,皇上终究不能置之不理。但是让他完全的开放官仓赈灾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商讨之下皇上下旨让离镇南最近的六个县分别运送一万石粮食,再由朝廷拨三万石粮食运往镇南,还有一万石粮食从当地的官仓拿。
顾瑾玉在心里算了一下,锦朝的一石粮食换算成现代的单位是三十斤。一个成年男子勒紧裤腰带的话,大概一个月能消耗一石半的粮食。
这十万石粮食勉强够十万人吃一个月,毕竟十万人里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吃的并没有成年男子多。
顾瑾玉算明白这笔账后松了口气,老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不管在什么朝代,只要能让他们吃饱就可以了。
这样想得顾锦玉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九万石的粮食都是从各地调来的,各地的官员虽然不能违抗圣旨,但若是想往这批粮食里掺点沙石增重什么的,却是十分容易的。
因此说是九万石的粮食,能有五万就不错了。
第九十七章 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半个月过去了, 镇南那边便传来了好消息。洪水已经褪去,灾民们也被刘学政妥善安置好。
消息传到京城,皇上龙颜大悦, 下旨要亲自为刘学政设宴奖赏, 京城上下一片欢欣雀跃。
可还不待宴会的场地布置好,镇南那便却传来消息:受灾最严重的固县爆发了瘟疫。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瘟疫可比洪水要可怕得多。后者只是冲毁良田和家园, 死亡的人在各种天灾面前简直不够看。而前者却不一样,不仅致死率高,传染性还非常强。
前朝的时候便经历过一次瘟疫, 最开始先是家畜大量死去, 最后传染到人身上,传染了近十万的人。最后还是当时的皇上当机立断,下令将所有染病的人通通赶进一座城池,然后下令屠城, 这才制止了瘟疫的蔓延。
当时那个年间, 家家户户都有人死去。在最严重的州县里,用十室九空来形容都不为过。
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百姓们简直是闻疫色变。很多县并没有瘟疫,只是因为距离镇南比较近,都有不少百姓都选择离开家乡, 去往认为更安全的地方。
长此以往, 绝不利于发展, 必须尽快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朝堂上,百官分为两派。一派保守,多是年轻人,主张尽快救灾。另一派则较为激进, 主张效仿前朝,将所有患病百姓困在一个城中封杀。还围绕着该不该让刘学政回京、要不要去镇南救灾、如果救要怎么救、如果不救要怎么给天下人交代、这几个问题争得是脸红脖子粗,差点没打起来。
到最后,还是主张效仿前朝的一派占了上风,只因为激进派的李丞相说了一句:“既然你们这么想救灾,不如即刻向皇上申请前去协助刘学政,本官绝不阻拦。”
这话一出,九成九的保守派官员都退缩了。
他们可以在朝堂上为百姓据理力争,哪怕丢掉官职也不会退缩。但是到了危及自己生命的时候,没有几个人愿意将生死度之身外。
作为保守派顶梁柱的江季中气了个仰倒,不顾同僚手下的劝阻,执意上书请求皇上让他去救灾。
可江季中在文人的心中地位极高,这么一份摆明去送死的活计,皇上怎么敢让他去?
可要是没人去救灾的话,天下人又该怎么看待他这个皇帝?
皇上心中烦闷,脾气也差了不少,伺候的宫女太监都变得战战兢兢。
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下,四皇子又进宫了。
这次的谈话并没有外人在场,所以也无从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只是在四皇子出宫后,一道圣旨降临到状元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状元顾瑾玉,天慧聪颖……今特册封卿为镇南知府,享正五品俸禄。其必忠顺国家,扶植社稷,俾海宇宁静,以副朕命①。钦此!”
宣旨的太监见顾瑾玉迟迟不接圣旨,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状元郎,怎么还不接旨,难道你想抗旨吗。”
“有劳公公了。”顾瑾玉确实不能也不敢抗旨,尽管他知道这时候去镇南做知府九死一生,但圣旨已下,断无再更改的余地。
宣纸的太监见顾瑾玉接了圣旨,脸色也好了不少,最后看在塞过来的荷包不算轻的份上,还劝了一句:“其实去镇南当知府也没有那么坏,起码状元郎你一开始就是正五品的知府,要知道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例子。”
顾瑾玉听到这声安慰只有苦笑,命都要没了,就算当了丞相又有什么用?
不过这话确是不好说出口的,要知道在官场上六品是一个槛,熬过去了就是平步青云。熬不过去,多的是在修撰这个职位上熬到死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