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5页

      “嗯。”
    宁薇随口应了声,将门打开。
    这是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灰色的毛坯墙上贴着儿童教学用的挂画,房间内家具简陋,因为没有窗户,床便被放在客厅,现在已经积压着厚厚的灰尘。
    窗户上被钉着挡风的塑料布,因为年头太久,已经出现巨大的豁口,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屋子里的东西不算乱,结合被破坏的门锁,应该是被小偷洗劫之后又整理过。
    总有那么一些人,非要对这些本就落入深渊的人落井下石,只为那么一点蝇头小利。
    房间内东西不多,但还算摆得整齐,就像是主人只是临时离家,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一样。
    两人走进房间,开始翻找起来。
    宁薇从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一本破旧的日记本,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三年级·房依依”。
    翻开发黄的纸张,一行行稚嫩的文字跃入眼帘。
    X月X日晴
    妈妈说明天就要搬进lou房了,我好开心,马上就有新房子住啦,但妈妈好像不开心,不明白……
    X月X日 晴
    新房子不好看,墙灰灰的。我不喜欢这,想回原来的地方住,但妈妈说这边上学好。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chuang户,妈妈却哭了,以后我还是不问了吧……
    X月X日 雨
    我开始xi 欢这里了。有好多小朋友,好多人一起吃饭,好好吃。就是天冷了,晚上总被冻醒……
    X月X日 阴
    爸爸从外地打工回来了,抽了好多烟,跟爸爸去外面guan水,走了好远的路。我听见爸爸跟别人说要一起喂犬,是要养狗狗了么……
    宁薇的指尖顿了顿,“喂犬”么?恐怕他们说的是“维权”吧……
    至于二楼那些东西应该就是一起做大锅饭用的,小孩子的日记里也都提到过,这些苦命人相互扶持,大概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
    之后还有很多流水账一样的日记,宁薇都飞速掠过。
    最后一篇日记是八年前。
    X月X日晴
    好生气!门被坏dan打坏了,妈妈说diu了好多东西,爸爸抽了好多烟。一会他们要去业主之家,大人们都去那,还不让小孩子去,我跟壮壮说好了,以后我们一起去,就在三lou……
    一宁薇合上日记,看来事情的转折就与盗窃有关。
    难道是因为盗窃所以搬走了?
    想到一楼的斑驳血迹,宁薇总觉得其中还有其他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明显是灵异本,NPC已经死了一个,
    正在这时,龙岳川也完成了搜索,对宁薇道:“东西大部分都被带走了,留下的都是破旧不容易搬的。可能是他们觉得住在这里还是不安全,所以搬走了吧。”
    宁薇摇头,把手中日记递给他:“这一家是为了孩子上学买房,后来迫于无奈住进来。这样的家庭应该不少,从最后一页看,他们是打算联合起来想办法的,不可能就这样搬走。”
    龙岳川快速浏览着日记:“那我们现在再去其他家看看?”
    宁薇向外走去:“我们去业主之家。”
    根据日记,业主之家在三楼,应该是入住烂尾楼的住户自发成立的类似居委会的组织。业主之家没有做窗户,因此宁薇之前也没注意到。
    她快步下楼,到达三楼的时候却见晏凉已经带人先一步来到这里。
    宁薇扫了一圈,除了晏凉外,这里还有两男三女,都在认真翻找着线索。
    业主之家的墙上贴着各种“维权”相关的案例和法律条文,另一边还有业主亲笔写下的鼓励打气的字条。
    海市蜃楼的开发商早就已经破产,多年来也没有人来接盘,毫无复工迹象。
    但是多年前的业主们还抱有希望,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
    宁薇注意到一张纸上写着他们的维权进展,基本每周他们都会与当地管理局取得联系,而得到的答复都是“仍然在沟通中”。
    “我找到会议记录本了!”一个女玩家献宝一样地把找到的东西交给晏凉。
    晏凉扫了眼,点头:“做得不错。”
    宁薇开口道:“要交换线索么。”
    晏凉看了过来:“哦?你们有什么?”
    宁薇:“一本日记,记录了来到烂尾楼之后的经历。”
    晏凉看着宁薇手中那本泛黄的日记,又大概翻看了一遍会议记录,确认应该不会亏后,点头答应:“换。”
    他虽然为社团办事,但也不至于蠢到为社团献身。因此在确认能够通关之前,他决定再多留宁薇一会。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有点实力,说不定可以利用她尽快完成任务。
    晏凉又仔细看完一遍,便将记录册丢给宁薇。他不怕宁薇耍阴谋,也认为对方不敢耍阴谋。
    而宁薇也的确不屑于此,随手将日记扔了过去。
    晏凉接过日记,翻开一看才知道居然是小孩子的日记本,脸顿时黑了几分。
    这个女人之前含糊其辞,他还以为是大人做得详细记录,没想到居然是说不清楚话的孩子日记。
    另一边,拿到会议记录的宁薇也认真翻看起来。
    这栋楼宣告烂尾后,住户们不仅得不到房子,还要偿还高额的房贷,可谓苦不堪言。
    烂尾六个月后,第一个住户搬了进来,随后又不断有十来户人家搬进来,在这里开始艰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