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6页

      原来是98年啊。
    这一次系统没有提供详细的信息,得靠他自己回忆了。
    这个年代的华夏,经济发展飞快,市场却是比较混乱。
    野味市场更是如此,一些人富裕了以后,就开始追求刺激,尝试野味。还有一部分就是为了养生,始终坚信,吃得越“野生”就越养生。
    而在大众心目中,穿山甲被捕杀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药用。
    因为传统中医里面,穿山甲的甲片是一味不错的药材。
    八十年代就有研究发现,穿山甲甲片的确有七种新化合物,其中一种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并不是和一些人说的一样,与人的指甲盖没有区别。就好像钻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组成,却不能说二者就是一个东西。
    而在后世,中医虽然已经将穿山甲甲片入药进行了严格管控,能不用则不用。
    也有了其他的药物成分进行替代,可导致穿山甲濒危的帽子,还是这样戴在中医头上。
    传统中医认为,穿山甲的肉是有毒的,明文写了不能吃。
    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鲮鲤肉最动风,风疾人才食数脔,其疾一发,四肢顿废……然其气味俱恶,亦不中用”
    后来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穿山甲可能和蝙蝠、果子狸一样,是一些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
    而任何一个物种的灭亡都不是单一的原因。药用只是原因之一。
    栖息地被破坏,野味市场,皮革贸易都是要背一份锅。
    曾经在五十年代,宝岛就有成千上万的穿山甲被捕杀。皮革经霓虹转销欧美,是一种比鳄鱼皮还要“高级”的皮料。可是这些事情民众都不清楚。
    而那些迷信所谓“壮阳”大法的人,更是把穿山甲及许多动物都嚯嚯了个遍。
    最致命的是,穿山甲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它们食性单一,一般吃白蚁,配以其他蚁类,偶尔会吃蜜蜂和黄蜂的幼虫。
    这也断绝了它们被人工养殖的机会。毕竟,你要养穿山甲的话,就得先养足够多的白蚁,那成本太高,几乎不可能实现。
    在地球无数年的进化中,穿山甲所处的鳞甲目就只有它一个物种,共八类穿山甲了。
    可以说,在这条高度特化的进化之路上,又碰到了人类这个大坎,使得穿山甲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进退两难。
    这也是为什么,系统会直接判定穿山甲为C级次生任务。
    而李辞辛变的豪猪就好一些了,虽然豪猪也因为其肉质鲜美,而被大量捕杀。
    可是豪猪特别好养活,上至玉米、水果,下至土豆、红薯它都吃。所以人类就把它当作家畜圈养,甚至成了一个养殖行业。
    这也使得野外种群得以喘息,等到法律的保护。
    同样是走叠甲的进化路子,只不过豪猪是近战反甲,而穿山甲则是贴身护甲。
    虽然穿山甲的甲片也有点反伤功能,可也基本上忽略不计了。
    两种生物有相似之处,结果却是相差甚远。
    崎岖不平的泥巴路上,李辞辛迈着小短腿在赶路,他打算去镇上看看。有人的地方才会有野味贸易。
    一路上,他饿了,便去一旁的地里偷吃点东西。
    就这样,两个小时后,李辞辛终于踏上了水泥路。
    眼看着镇子就在眼前,突然就见到这样一个突发事件:
    一个中年妇女走在水泥路上,迎面开过来辆摩托车,上面坐着三个干瘦的小伙子。穿着打扮都比较怪异,头发也留的长。
    在经过那个妇女的时候,后面的两个人突然伸出手,一个扯走了她手里的包,一个在耳朵旁边摸了过去。
    妇女踉跄着摔倒,大喊:
    “快来人啊,抢钱啊!”
    对方却打着喔呼,嘻嘻哈哈地跑路了。
    原来是传说中的“飞车党”。
    这种在摩托车上抢劫的方式,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了。90和00年代比较多见,又受到当时港城黑帮电影的影响,诞生了一批这样的小流氓。
    也算是时代的特产了,后来的鬼火少年,跟这些人一比,根本都算不得什么。
    李辞辛没多想,挪到了水泥路里面一点,把刺都竖了起来。摩托车经过时,他一扫尾,尖锐的刺狠狠地扎进了三人的左小腿中。
    他没有动用强腐蚀液,想着几个人还未成年的模样,落下残疾也不好。
    而且剧痛之下,摩托车很快侧翻了,三人被拖拽了一地,爬都爬不起来,生死不知。
    巨大的动静引起周围几户人家的注意,他们纷纷走出来查看。一看是那三个小子,就都帮那个妇女说话,一看就知道这几人平日里有多么招人恨。
    妇女夺回了自己的包和耳环,捂着不断流血的耳朵说到:
    “我要报警!”
    一旁的大爷大妈劝到:“算了吧,警察不抓他们,他们没有十八岁呢。我们也报过警,都没关几天就放了。摔成这样,估计也不会出来干坏事了……”
    李辞辛没有继续管这个事,朝着镇里迈去。
    进了镇子,他直奔菜市场去。
    小镇菜市场的规划陈旧,东西都杂乱无章地摆着,来往人也不多。
    卖肉的地方,血水和鱼鳞铺了一地,臭烘烘地。他都是踮着爪子过的。
    此时已近黄昏,大部分摊位都收了,李辞辛很快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