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4页

      话落,仲熙暗着眸子,沉声道:“不必如此。”
    林照笑着摇头,“王爷可同意?”
    他难以言对,短短瞬时,犹如万般滋味在心头。
    “我答应你那两条,至于你的,你如今仍是王府的人,我应当保护你。”
    林照并未强求,她所要的只是尽量保有正常生活,她也不想真真正正,将自己作为追求者去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只是一个不得已被搅入的受害者。
    最后结果如何,其实对她而言,并未多么重要。
    她可相助,可分担,但她只是想生存。
    至于承诺给他的,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变相保护?
    且,她不愿吃亏,亦不愿占他便宜,她自愿承担。
    这约莫算是第二次两人坦白细聊,仲熙不知如何描述内心想法,有多一同伴的喜,又有拖累她的疚,更有对她说辞的无法回应。
    四条,条条分明,各有界限,不过因意外不得不联合,实际她可分可合。
    如此清醒。
    这厢,文在书已至王府门口,门口小厮一看这不就是昨日来的人。
    他眼珠子一转,故作再问:“何人?”
    “文记铺掌柜文在书。”文在书拱手道。
    “这不是会说话,昨日怎就是哑巴做派?”
    小厮是早早得了吩咐的,不过想起昨日临时起兴,问上一问,随即放人进去。
    文在书讪讪笑,忙忙入内。
    而此时正巧仲熙刚刚从听荷院回去数竹轩,远远望见熟悉身影,使得脚下停步。
    “文掌柜。”
    文在书顺声而望,脚尖旋转,步速加快,来至他跟前。
    先拱手行礼:“王爷。”
    仲熙瞧着他,唤他起身。
    “找到了名姓?”
    文在书轻轻点头,“昨夜找了许久,终于找到。”
    仲熙挑眉,迈着步子:“边走边说。”
    “是。”
    小路上植竹较多,皆在时起的风中沙沙作响,与仲熙开口相问的声音混为一体。
    “谁人?”
    文在书半低头,不近不远,不紧不慢跟在他身后,语声压低:“姓元名期。”
    仲熙愣,脚下跟着慢半步。
    元期元期。
    何其耳熟?
    “当时他说那字画是他从死人墓里翻来的,值钱得紧,且他要价并不高,我也是一时糊涂,墓中之物特殊,便给收了。”
    “什么墓?”
    文在书吞吞吐吐:“平城与焦州交界处,那里乱坟如堆,有富贵大人物葬于此。也是因此,我决定买下。”
    平城与焦州交界处。
    六年前,三皇子正是在此处遭遇刺杀。
    仲熙思忖着,再问:“除去名姓外,你可还知道他其他信息?”
    文在书摇头:“不过一时交易,并不知晓。”
    “……此事莫要再与外人言。”
    文在书弯腰垂眸:“是,小人知道。”
    元期一名,仲熙甚觉熟悉,却如何也想不起来。他皱眉思索着,遽然转身,快步返回听荷院。
    林照这会儿才慵慵懒懒地描了妆,以手撑腮想着事情。
    仲熙进来便见得如此场景,阳光跳跃在她的面容,浑身笼了淡淡的晕泽,外露一截细白腕,有些俏皮。
    恰林照移了视线,余光看到了他,她放下手,有些惊讶他为何又转回来了。
    仲熙见被发现,只好走过去,咳咳两声道。
    “方才文在书过来,得了一些消息想和你聊聊。”
    林照看着他向她走来,点头:“好。”
    仲熙搬了高圆凳坐在她旁边,扫到妆台上静静放着的珠翠簪,正是他给她的那支。
    他调了目光,询她。
    “是否听过元期?”
    林照仿若被小虫叮了下,她坐直身,问:“你说谁?”
    “元期。”
    林照缄默,这会儿听到这个名字真不是什么好兆头。
    她想了想,如实答:“不瞒王爷,我真认识一个叫元期的,不知是否是一人。敢问,此人可是有什么事?”
    “与三皇子一事或有联系。”
    林照心头一震,想到元期是六年前碰到的,浑身是伤。
    愈发想,更是禁不住冷颤。
    她定了定,才道:“我认识的元期王爷你也见过,那日刘家宴请,环春楼六姑娘的弟弟。”
    怪道不得,仲熙恍然。
    想起当时场面,他问过岁数,方才十九,和林照同岁。
    “我知些他事情,王爷可斟酌判断,他是六年前秋秋在平城境内捡的。”
    仲熙猛然色变。
    六年前,着实敏感。
    “我与秋秋相熟,对元期亦有一些所知,不若,我去找秋秋详细探问几下?”
    仲熙皱着眉头,有相识已是助力,节省许多时间,只是此时风头过盛,且宋玉度异常关注林照。
    “不急一时,先搁置两天,宋玉度紧盯着王府,这会儿动作太快,反引他注意,而此事宋玉度并不知晓。”
    “我听王爷安排。”
    一时无话。
    仲熙转着颈看窗外景色,一片静谧之下,忽而像是谈论天气似的,轻轻说了句话。
    “林照,你写的我看了。”
    实在过于突然,林照初时未曾反应过来,只觉得这句话格外耳熟,再一想,她好似说过类似的,继而晓得是她在纸张上回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