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1页

      张秀梅也觉得闺女太不小心,她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还这么冒冒失失,忍不住念叨了两句。
    林静为了摆脱被围攻的困境,只好伸手指向纪明钧:“我们为什么这么晚来,您问他吧。”
    其实张秀梅不是非得问出个所以然,但林静提起,她就顺势看向了纪明钧。
    但纪明钧怎么说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怎么可能被这么个问题难住,再说他脸皮也没林静那么薄,便说:“静静最近容易饿,我们在家吃完早饭才过来。”
    张秀梅明白了,也是她考虑不周到,忘了这一茬,又念叨闺女:“吃早饭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知道你在扭捏什么。”
    林静:“……”
    ……
    三人说话的时候,林国文从屋里拿了个圆饼鞭炮,拆开摊放到院子里点燃。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左右和楼上出来好几个邻居,笑着问:“老林,你闺女回来了?”
    大年初二回娘家,林家上门的客人是谁不用多想。
    不止林国文,他们中有闺女,而且闺女嫁在本地的,今天也都回来了,出来的人中就有今天回门的女儿。
    林国文的回答也不出他们所料,中气十足道:“没错,我闺女女婿来了!”
    听见这话,楼上的人羡慕不已,他们是听见鞭炮声才出来的,没看到纪明钧身影。
    羡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天虽然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但女婿上不上门就不一定了。有心的还知道送媳妇过来,要碰上没什么诚心的,直接借口家里忙,让媳妇带着孩子上门,连面都不露。
    二是林国文女婿有出息啊,副团职,级别不比他们制衣厂厂长低。他们厂长的儿子,自己没什么能耐,就因为有个好爹,还每天人五人六的,一点不把老丈人放眼里。纪明钧自己有本事,还这么尊重老丈人,隔三差五要陪着静静回来一趟,每次提的东西还不少。
    再看林国文身上那件衣服,大几十一件呢!
    外人都以为制衣厂的工人不缺衣服穿,这话倒也没错,夏天工服每年两身,冬天外套每年一件。但工服总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穿,逢年过节谁不想穿身好衣服?
    买不起啊!
    就算他们是制衣厂的工人,买衣服有内部折扣价,但针对的是次品衣,或者往年没销出去积压下来的库存,衣服拿出来,颜色都不鲜亮了。
    林国文女婿给他买的可是新衣服,还是省城那边制衣厂做的,不是他们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省城制衣厂的设备比他们本地制衣厂强太多,所以同样的款式料子和尺码,省城制衣厂做出来的衣服版型就比他们好很多,价格也相对更贵一些。
    怎么他们就没这么好的女婿呢?
    林国文也很享受大家的羡慕,虽然人近中年,但谁能没点虚荣心?
    反正他林国文有,所以自打年三十穿上新衣服,除了晚上睡觉,他压根不想把衣服脱下来。而且他这人本来不是多外向的性格,平时不是去上班,就是在家睡觉,偶尔放假也是在前后两栋的邻居家里玩。但这两天他有事没事就爱出去溜达,哪里有人往哪钻,时不时还要整理下衣领,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身上的衣服,把别人给酸得哟!
    当然,今天不打算出去转悠了,他要跟闺女女婿好好聊聊。
    家里没地方坐,大家还是坐外面,倒水的时候张秀梅喊了下林国文,让他把饭桌搬出去。但林国文还没反应过来,纪明钧已经走进来,主动把桌子搬出去了。
    几人坐下后,张秀梅又洗了点两人带来的水果。
    林家是不怎么买水果的,过年也一样,顶多称点瓜子花生,客人上门不至于空着盘子。不独林家,制衣厂家属院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谁家日子都不宽裕,舍不得买水果。
    但张秀梅不是小气人,闺女女婿带来的水果她不打算藏着,将苹果切成块,桔子直接装出去,给坐过来的邻居一人分了点。
    当然,分之前张秀梅留了个心眼,提前问了林静这两样水果是多少钱买的。
    虽然林静藏着掖着不肯说,但张秀梅还是知道了蜜柚的价格。很难不知道啊,林静告诉李桂花价格的时候好些邻居都听着呢。
    年三十张秀梅穿着衣服出去炫耀,邻居也知道她的心思,变着法子在她面前夸林静,干夸不行啊,总得拿出点事实依据,就有人说:“静静多想着你啊,他们供销社进了蜜柚,他们一人也就买俩,还给你们送两个来,好几块钱一个的柚子呢!”
    本来张秀梅很高兴,听见价格笑容僵住了:“多少?”
    邻居愣了下,小心翼翼地重复了价格。
    张秀梅脸上的笑容彻底变了,整个就气急败坏,要不是林静不在身边,她准得问问闺女是怎么过日子的?大几块的柚子她说买就买?
    买就算了,送过来也不知道跟她说一声,两个蜜柚她都分给了别人,自己都没吃几瓣呢!
    不过当时虽然恼火,但过后想想张秀梅心里还是挺高兴的,闺女想着她呐!
    经过两天的消化,今天林静回来,她就不打算说道闺女了,只是再分水果前她留了个心眼,提前问了林静价格。
    不然一分大几块,她可受不住。
    但林静说了价格她还不信,问:“真的?你没诳我吧?”不怪她多疑,毕竟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