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页

      说好的要带他们去旅游的也一直没去,不过好在自己有一个哥哥,有他照顾爸妈,自己也能稍微放心点。
    叶桑榆在脑海里梳理了一下时间线,所有的故事开始在三年后。
    也意味着自己还要在这里生活好长一段时间。
    在这三年的时间,男主还在蛰伏中,慢慢的积累自己的力量。
    女主叶桑柔也在这三年里不断地学习琴棋书画,让她的名声在世袭贵族圈里流传开来。
    而自己,也就是原主,三年时间依旧不知进取,变本加厉,被老夫人耍得团团转。
    后来等她及笄的时候,被老太太骗走了所有她娘暗地里留给她的钱财。
    身边相关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死了,自己眼见着越发不顺,而女主竟然越来越好,黑化之后反噬,然后惨死了。
    让她疑惑的是,直到女配死了,一直活在背景里的女配的爹妈也没有回来,是作者漏了还是懒得将打字时间浪费在配角上,就一直是个谜。
    那么故事既然没开始,自己还有转机。
    根据三月说的原主娘亲留给她的东西,应该就是一些遍布全国的铺子地契。
    毕竟她娘当年做生意真的辐射很广,也做出了一些名堂。
    而自己现在缺的就是钱,没银子简直寸步难行。
    不能贿赂门房小厮办事,不能置办一些东西,自己想要赚钱的计划,启动资金也是一大问题。
    现在老太太一个月好像就给她十两银子例银,算是极少了。
    原主也是个败家子,白日里翻看首饰盒的时候,零零散散的,一毛钱都没有,估计一分钱都没给她剩下,也不知道用到哪去了。
    而且一般情况下,闺阁女子不得擅自出府,若是贵族子女之间递了帖子相邀,她还要找大夫人报备了才能出去。
    出行都要受到限制,她深深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压迫。
    叶桑榆越想越憋屈,越发刺激她要早点离开这里。
    存钱,路引,商业计划和以后去往何处定居等等问题都需要细细绸缪。
    她有些烦躁,加上今晚在男配那里又碰了壁,感觉有点胸闷气短。
    叶桑榆焦躁的拉开床帘,想去窗边透透风。
    顺手拿起了另一盏灯,取下灯罩,用旁边的火折子将其点燃,房间顿时亮堂了许多。
    她认真打量了一下,房间格局还挺大的。
    一进门正对着一副几乎半面墙的博古架,上面摆了古玩玉器。
    右边有个隔间是洗漱更衣的地方,左边靠着窗的位置有一个卧榻,中间有一个小桌案。
    房间中间就是摆放的桌椅。
    再往里走就是一扇镂空的木质圆形隔门,左边还开了一扇圆窗。
    里间靠着一张桌子,一个花瓶安置其上。
    从外面看去,构图极美。
    隔间里边,靠右的是一个大的梳妆台。
    然后内间最里边有一扇山水屏风,灯火之下,烛影悠悠。
    最后被屏风隔在最里边就是她的架子床了,淡黄色的纱幔在昏黄的灯光下,很是温馨。
    叶桑榆从屏风出来后就站到了窗前,三扇窗棂中间那扇半撑着,夜晚的凉风吹进来,倒也凉爽。
    叶桑榆整个推开窗,趴在窗台上,呆呆的看着院中景色。
    可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首先肯定要能够自由出府,要让老太太放自己出去是不可能的。
    就算出去了,这年代对于女子来说,哪个不是三五个仆人跟着,能办成什么事。
    而且要是经常出府,必定引起老太太的怀疑,到时候必然会拿闺阁女子的名声来讨伐她的话。
    其次就要攒钱。
    想一些现代的法子,或联系上原主的嬷嬷,问问她娘留给她的地契和铺子在哪里。
    有法子有铺子,那就好说了。
    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手里头一点银子都没有。
    要不明天问问三月,看老太太有没有赏赐什么值钱的物件,拿去当了缓解一下燃眉之急也好。
    叶桑榆望着天上的月色好一会儿。
    突然在她思索的时候,随后响起“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声。
    而且听声音距离应该很近,叶桑榆猜测桑梓院离府外的某条街道极近,好像就在后面。
    不如明天好好把桑梓院的地理位置踩踩点,看有没有地方能直接通往府外。
    实在不行,挖地道也要出去。
    得亏老太太把原主当一个蠢人在养,没放什么眼线盯着她。
    有了头绪之后,心情就逐渐明朗起来。
    云遮月隐,在感觉到午夜风寒之后,她还是决定爬被窝里算了。
    既然来了这里,还是早点习惯这里的生活比较好。
    ……
    叶府东侧,月朗星稀。
    黑夜中有一个身影,在窗前徘徊,然后偷偷翻窗而入。
    “谁?”
    “你不知道我是谁吗?嫂嫂现在还不睡,不是在等我吗?”
    来人邪笑着径直坐在卧房的桌前,熟稔的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此人正是六爷。
    “你”
    这说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原著女主叶桑柔的母亲,大夫人李兰湘。
    她不想与之争辩,毕竟这夜半三更,女儿的桑柔院就在这隔壁。稍微闹出一点动静,守夜的婆子就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