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页

      “好了好了,不说他了。”张太太觉得厌烦,她甚至再也不想看见陆庆归。
    陆慕林忙关上话匣子,不再吭声。
    张太太想打发她走,便故意开始说她的婚事:
    “倒是你,年纪也不小了,可曾想过嫁人?你若是有中意的,别说上海了,就是南京,北平,重庆,随便是哪的,只要你有合乎心意的,都不算难事,就当是我回你那件旗袍的礼了。”
    她本以为陆慕林会随口回绝,然后破门而出,没想到她竟又敞开了话匣子。
    她羞涩道:“太太不必了,慕林已经心有所属,我与他两情相悦,可是时运不济,今时恐怕很难在一起了。但我会一直等,我知道,他也在等。”
    听她说的这般真切诚恳,张太太忽然有些动容。
    “有多难?只要不是生离死别,就不算难。你说罢,我帮你。”
    陆慕林蓦地抬头凝视她,两眼充盈泪光,满心的期盼。一瞬后又低下头,声音极为低沉:
    “他是个英国人,一个军官。”
    张太太眯起眼,隐隐觉得事态不对,她又问:“他叫什么?”
    陆慕林低着头,一颗珍珠泪掉落到她的裙身。
    “他叫艾伯特·戴维斯。”
    ☆、两束玫瑰
    英国的有钱人,实比海上的有钱人多,钱也多的多,花起钱来更不用顾虑什么,像大山边角碎了半块石头,扔到海里也不心疼。陆慕林在英国结交的,就是那些不心疼石头的小姐们,说是留学,学的却是些末流之术,整日里游手好闲,看不见晨早的太阳。
    贵族小姐们的衣装上往往是上下呼应,成套的裙装,装饰蕾丝、烫金,有的镌着暗花,戴长长的珠宝项链,白色丝绸手套,头发堆叠,顶着跟衣服颜色相配的帽子,走到哪都像是去赴宴的。
    跟陆慕林最要好的要属琼斯家族的三小姐艾蜜莉,说是要好其实也不尽然,陆慕林在英国小姐中的地位不算高,顶多是打麻将时能领教着她们,其余时间说不上什么有作用的话来。琼斯家跟英国军校联系密切,艾蜜莉的父亲罗尔德也与许多军官校尉有往来,这些虽不跟艾蜜莉有直接的关系,但时常进进出出的,大家就都熟络起来。
    艾蜜莉喜欢珠宝首饰,她收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珠宝,摆得房间里到处都是,窗帘拉开,阳光洒进去时一片金光闪耀,刺得她们睁不开眼。
    “天啊,如果不是来这我此生都见不到这样的光。”
    邦妮是个热情的女孩。四个人当中,她的话最多,也最少有复杂的心思。她最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公主,从小就被呵护着长大,处世非黑即白,说话又口无遮拦,对待喜欢的东西她能夸得天花乱坠,不喜欢的东西便骂得一无是处。
    凯蕾性情冷淡,好似对什么都不在乎,平常参加她们四人集体活动多是为了躲避她那个讨人厌的母亲,一个一心想要用自己的女儿来讨好上司的母亲。凯蕾生的美丽,金发碧眼,雪白的皮肤中泛着天然的酡红,深邃的眼窝,高挑的弯眉,天然粉润的樱桃唇,整个人看起来清高孤僻,又楚楚可怜。
    陆慕林跟艾蜜莉有许多相像之处。跋扈、嚣张、心气儿高,在家中都是一等一的受宠。两个人性格方面很是谈得来。只是陆家跟琼斯相比,还是差距甚大,陆慕林偶尔会感到力不从心。
    “这个真好看!亲爱的艾蜜莉小姐,你能送给我吗?”
    “当然,你们随便挑,不过只允许挑一件哦!慕林!你也挑一件吧!”
    面对眼前一片琳琅满目的首饰,陆慕林看的眼花,一时间不知道该挑哪个。邦妮倒很有目标,朝着搁在玻璃柜盒里的那条项链奔了过去,在镜子前比戴起来。
    凯蕾一个人面无表情坐在窗边看书。
    她们四处蹦哒了一会后也一起坐了过去,四人围成一个半圆,有的捧着书,有的端着茶,两边坠着乳白色窗纱,外面是一片清澈的蓝天白云、草地喷泉。那扇窗正对着大门,可以远远瞧见楼底下进门的人。
    邦妮忽然想起来问:“刚才没见你父亲呢,艾蜜莉。”
    艾蜜莉边翻书边说:“出去了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刚说完,邦妮就瞧见远处的大门敞开了:
    “好像回来了,艾蜜莉你看。”
    她们纷纷抬起头往窗外看,陆慕林也看见了,这是她第一次来艾蜜莉的家,第一次见到罗尔德先生。远远看上去,真是年轻啊,比陆鸿华年轻许多,一身黑长的礼服,个子又很高,看起来尤其绅士。
    他身后有个更年轻的男人。皮肤白地发亮,一身军装,戴着军帽,可言行举止看起来十分活脱,一只手插兜,一只手在胸前比划着,嘴巴咧成一颗爆开的豌豆,摇头晃脑地跟周围人谈笑,时而歪头时而回头。
    虽隔的距离远,看不清他到底长着一张怎样的连,但他那股不同于寻常军人的痞气,已经莫名其妙吸引了她。
    “唉?你父亲身后那个穿军装的男人是谁?”陆慕林问道。
    艾蜜莉站起来,身体倚着窗,头伸出去仔细看了看:“噢!那是戴维斯长官。”
    陆慕林听了点点头,单说一个姓,她也了解不到什么,只知道他是个军官。
    邦妮接着问道:“是军校毕业的?”
    “嗯,是我父亲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