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5

      的鲜味,黄品贤以为,拿来拌饭很好,当年在家中的时候,如果能有这样一点底汤来拌米饭,也是贫瘠光阴之中很快慰的一件事了,毕竟炒田螺的汤也算是肉汤呢。
    黄品贤絮絮地写完了信,折叠起来放在一枚纸袋之中,便脱衣服也上了床,躺在林珑的旁边,这个时候,黄品贤是真的感觉有些累了,闭上眼睛不多时便也睡了过去。
    过了两天,黄品贤便托驿站的人帮自己带信去池州,回来之后,林珑笑着问:“可寄出去了么?”
    黄品贤点头:“多亏了有公文去往池州,否则还真不容易办。”
    这便是身在官僚系统的便宜,可以通过公务邮寄的方式来传递信件,政府有邸报,还有各种命令与请示函,都是通过官方驿站来传送,个人也可以借着这个系统来传送一些私人信件。
    然后黄品贤又说:“我忽然想起,从前在上海的时候,看到过洋人的邮船,专门用来运送包裹信件,不但可以到广州、香港,还能够去到她们海外本国,只要付邮资便好,如果我们这里也有这个,就方便许多。”
    上海真是有许多新鲜的东西,洋人办了报纸,另外还有邮船。
    对于报纸,曹云澄先生很是不在意,曾经说过,“不就是宋时的小报,只是改了油印,版面也大些,内容更多一些,不过实在芜杂,上面还代宣商货,着实荒唐,大失庄重之旨。”
    不同于柳燮对上海的称赞,曹云澄对上海这座华洋混合的城市,是很看不过眼的,他也不喜欢洋人的报纸,觉得太过市侩庸俗,在他看来,报纸应该是庙堂的东西,里面主要传达政务和军务,有关国计民生的内容,至于各种商品广告、物价行情、船只航期,这种商贾才需要的信息,实在不必登在那上面。
    他的这种想法,与左宗棠有些相似,虽然李鸿章与左宗棠关系很差,不过幕僚之间还是辗转有一些文人之间的来往,因此柳燮有一次便乐着和林珑说,“左大帅讲的,‘海上’这些画派,乃是‘江浙无赖文人之末路’。”
    当时林珑笑着点头道:“左大帅是很有士人的气节。”
    所以非常清高,觉得艺术与金钱是不能相融合的,而海派画师多是专门画了来卖,这便如同上海这座城市本身一样,都是旁门左道了。
    不过对于洋人的邮船,曹云澄倒是赞成的:“确实有利于黎民,虽然朝廷有驿站邮寄,可是毕竟只是官方使用,平民要寄信,十分不便,多是通过熟人捎带,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虽然杜甫写这句诗乃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可是即使在平日里,要寄信也是为难,洋人有邮船,陆上还设有邮局,的确便利了民生,看她们的人,不时便邮寄信件包裹,十分方便,朝廷设官本是为民,将来四方平定了,倒是应该将这件事做起来才好。”
    听他提起邮船,林珑便笑道:“确实是好,这件事恼不得,要让洋人为先了。”
    自己如今是不担心这个问题了,除了官方的系统,还可以派遣仆役信差,出去送信,可是一般的人,哪里有这个便利呢?托人捎信,总是未必能那么凑巧。
    只是信件消息传送得若是太过便利,也未必全是好事,比如说就在方才,自己刚刚知道,洪秀全的长子,年幼的新任天王洪福瑱,已经在江西撞到官军的手里,刚刚给巡抚沈葆祯处死,死得很惨,也是凌迟。
    可怜洪福瑱那小子,今年算周龄不过十五岁,逃了几个月,终究还是没能躲得过,给人捉住了,他若是普通的童子军,倒有可能给免了死罪,甚至可能给官军收养,然而他既然是洪秀全的儿子,那么便无可幸免了,自己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多的感想,只希望黄品贤晓得了此事之后,不要太过伤感。
    第四十六章灯雪
    第四十六章    灯雪
    西元一八六五年二月十日,也就是同治四年的正月十五,黄品贤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雪花,本来前几日都是天气晴朗,今天却从早上开始,忽然间下起雪来,已经是这个时令,雪依然下得很大,周围一片昏暗,让自己的情绪,也随之幽暗了起来。
    此时黄品贤想到的是洪天贵福,清廷这边把名字搞错了,以为是洪福瑱,因为幼天王继承王位之后,玉玺在他的名字下方刻有“真主”两个字,就误以为他是叫做“洪福瑱”,其实是叫“洪天贵福”。
    从这个名字来看,洪秀全是对于自己的长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受上天庇佑,既高贵,又有福,就好像洪秀全当初所说的,“爷哥朕幼坐天堂,永普照万方万洋”,在外面的人看来,这句话很是稀奇,不过倘若熟悉太平天国的语汇,就很容易明了,“爷”指的是上帝,“哥”说的是耶稣,与天王同为上帝之子,是天王的哥哥,“朕”当然就是天王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