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9页

      自古成功刷名望的,只会在各级府衙外,敢于骚扰官员私宅,或者朝廷高级部门的,绝对没有好下场。
    敢闯白虎堂,就是十万禁军教头,也要老实发配边疆。
    “司徒府怎么是府衙呢?”有人急忙帮着分辩,就算是杨司徒的家,那也是私宅。
    “文盲!”胡雪亭大笑,“杨府是私宅,司徒府是官衙!不信?你去朝廷府衙告去!”
    一群人沉默,看胡雪亭底气满满的,还用问吗?
    “可是,他们只是一时义愤,无心之举。”有人急忙解释,一群抗议的老实孩子,只是不小心过了界,真心没想闹大事。
    “无耻!”胡雪亭拍桌子,“你有种不小心跑进皇宫试试!”
    “你究竟要如何才肯放人?”某人直接问道。这里都是当事人,大家别玩虚的,有什么条件直接开,能答应就成交,不能答应,你砍了我儿子算了。
    “爽快!”胡雪亭点头,“一千两名誉损失费,给钱放人。”
    “好!我给。”那人咬牙,“但我需要些时日调动银两。”
    “给你十天时间。”胡雪亭道。
    第九天。
    洛阳皇宫定鼎门外,十几个人徘徊不前,卫护定鼎门的士卒中,至少有几十人毫不遮掩的盯着他们,这几个人鬼鬼祟祟的在定鼎门外转了好久了。
    “我们还有退路吗?”一人惨然问道,一千两银子啊,实在太高了,在3文钱一只鸡的大随朝,这个被21世纪的人看不起的一千两银子,已经足以让无数的富商认真考虑,要不要让监狱中的儿子死了算了。
    “我家有三个儿子,我不能为了一个儿子,就牺牲我们全家。”有人犹豫极了。
    “我家倒是只有一个儿子,”又是一人惨然道,“可是,有的选择吗?”
    十几个人沉默,唯有泪水长流,要是有选择,还能到这里?
    “事到如今,只有拼了。”一人咬牙道,当先走向定鼎门。十几人用力跺脚,快步跟了上去。
    “你们几个,想要干什么?”早早盯着这些可疑人物的士卒们,立刻持刀相向。
    城墙上,甚至有弓箭手嗖的就出现了。
    “我们……”当先的那人回头看身后众人,颤抖着道,“我们要敲登闻鼓!”【注1】
    “咚咚咚!”
    百姓告御状的唯一通道、安置在大随皇宫外数年,从来就没有听见过响声的登闻鼓,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终于出现了。”胡雪亭冷笑。
    “我倒要看看是谁。”杨轩感冷笑。
    “目标是谁呢?”杨恕笑眯眯的。
    第30章 憋住!就是不问
    满朝文武聚在大殿上,脸色都有些古怪。
    大随律法是明明白白的,敲了登闻鼓,皇帝亲自出马审案。当然,这只是局限在“亲自露面”而已,哪有皇帝从头到尾审案的,想想要看一大堆的卷宗,要和原告被告扯皮,要现场查案,说不定还要验尸,怎么可能让皇帝亲力亲为?还不是手下都办妥了,皇帝照着宣布就行。这同样是标标准准的皇帝审案,皇恩浩荡了。
    可是,现在杨広这个败家子跑到高丽去了,就连走个场读审判书都不行。
    皇帝不在,那就找皇后代劳?
    “诸位,这只怕也是不行的。”太常卿高颖咳嗽几声。众人都懂,这案件真不能让皇后审理。
    “为什么不行?”朝请大夫萧璟反对,怒视群臣,厉声喝问道:“圣上不在,代天子审理万民,皇后自然当仁不让,尔等难道要干涉登闻鼓的惯例?”
    萧璟愤怒的环顾周围诸人,登闻鼓的设立,就是为了让这些大臣们明白,做错了事情,别以为能够欺上瞒下,百姓自然可以从登闻鼓上达天听。这些该死的官员们想要干涉登闻鼓,是想绝天地通,遮掩朝中丑事,堵塞帝皇的耳目了?真是鼠辈!
    一大群人惊讶的看着萧璟,一直觉得萧皇后有七八个能干的兄弟,现在看来,只是传言。
    “这个……萧大夫还是看过了案件,再说不迟。”宋国公贺若弼说道,萧璟赶得太急,匆忙上朝,肯定没有看过案卷,否则不会如此愚蠢。
    萧璟听出了意思,急忙从其他官员的手中抢过了案卷,一瞅,胃疼的厉害。
    十几个平民百姓,控告民女胡雪亭当众殴打夫婿、司徒府滥用职权,扣押良善、以及胡雪亭勒索赎金。
    萧璟抬头看四周,四周众位大臣都在一本正经的看天空看地砖看脚底,杨恕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打死不开口的样子,萧璟满嘴苦涩,竟然还牵涉杨恕?
    他低下头,继续看案卷,其中有口供称,胡雪亭曾当众高呼,“此香囊乃当朝皇后娘娘的物品,皇后娘娘的闺名也有一个雪字”,“香囊的手工是雪儿公主的”,“你究竟和皇后娘娘雪儿公主有什么关系”等等大逆不道之言。
    萧皇后的名字中有个“雪”字?“雪儿公主”?这种一看就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偏偏就是恶心人。
    难道还要向控告的平民百姓宣布,大随朝的皇后公主叫什么名字,用什么衣料,戴什么香囊?要不要传唤萧皇后和众位公主过堂,让平民百姓瞅一眼,确定不是“绯闻”中的人物?
    萧璟大怒:“抓起来,直接杀了,以儆效尤。”敢对皇家大不敬,必须杀鸡骇猴。
    一群大臣严肃的摇头:“此事万万不可,与法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