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许春秀立马心疼了,“三弟妹啊,我就是说说,挣钱多不容易,可不敢这么浪费。”,又道,她一个大人了,吃啥不是吃,把鸡蛋攒下来拿去卖钱儿或者是给娘和孩子们补身子才是正道儿。
没一会儿,堂屋躺上的小四丫又哼唧开了,许春秀回屋给闺女喂奶。
吴凤就很感慨地跟陈秀英道,“大嫂,二嫂正跟变了一个人一样,现在多好啊。”
陈秀英也感叹,这都是娘给带好的。
吴凤看向远中欢欢乐乐的一家人,不由点头,可不是嘛,以前他们就只觉得二嫂爱计较,小心眼,啥事儿都爱占小便宜,从来也没想过,二嫂从小在那样的家里长大,也是需要家人的关心的,还是娘说的对,一家人啊,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人心都是肉长的,一家子和和美美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没一会儿,粥熬好了。
一家子热热闹闹坐下来吃饭,因着家里的小豆丁们吃饼都吃个很饱了,看着几个孩子吃了饼还捧着碗要喝粥,蛋娃儿都饱的打小嗝儿,还嚷嚷着要再吃一大块饼呢。
沈荷摸了摸孩子们的小胖肚,道,不能再吃了,再吃晚上就该吐了。
姜大和姜二看自家崽子还想对着娘讨好撒娇呢,大蒲扇一样的铁巴掌扬了起来。
俩崽子吓了一跳,立马跳起来溜走了。
姜大姜二:臭小子跑的还挺快!
至于大丫小姐仨,小姑娘乖乖巧巧,就是比臭小子听话,奶奶说啥就是啥。
小姐仨吃的也不太多,喝了半碗粥,估摸着九分饱了,就不喝了。
沈荷笑眯眯摸摸仨小的小脑袋,又把在门口探头探脑的黑娃儿和蛋娃儿叫过来,带着几小一起在院子里遛弯儿。
刚开始蛋娃儿还撑的直打嗝儿呢,等一路上散步回来,咧着小嘴儿跟他娘说,小肚子不难受了。
许春秀笑拍下儿子的小屁股,让他洗了自个儿的臭脚丫,一家子灭了灯睡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大溪山生产队照旧忙,不光他们这里忙,附近的几个公社也都忙,这点棒子关系着几个月后的秋收呢,就是公社领导们也很重视。
朱建华就整天带着公社的领导到各个公社来看,还顺便问社员们一些问题,比如村里灌溉庄稼便利嘛,大队里的沤肥够用嘛,家里有啥困难等等啊。
要说起来,光是沈荷见了也道,这年头的领导那是真关心基层群众。
公社里忙,生产队就忙。
姜大是大队长整天忙的不着家。
姜二和姜四还好,中午能回家来,一家子吃顿饭。
男人忙,女人也累啊,别的不说,几个儿媳妇回家来,脸上的倦色就很明显。
家里几个崽子也董事了些,知道爹妈叔叔婶婶们累,奶奶也累,都帮着家里干活儿。
黑娃儿作为家里的大哥哥,已经很不错了,家里烧火的柴火都是他带着几个小的去上山捡的,扫地擦桌子,这些活儿也都是他带着小的帮着做。
相对于村里其他老太太,沈荷就蛮轻松。
家里事儿少了,老太太就有空了。
看孩子们累,沈荷也很心疼,反正在家里也没啥事儿,她就在家里给一大家子做好吃的。
当然了,这年头,又是在庄户人家,能说上美食的,也就是些家常饭了。
像是包馄饨包子啊,擀面条啊,烙饼啊类似的。
要说别的,沈荷也不咋会做啊。
上辈子她就是个吃货老太,到了这辈子了,原主儿沈老太会做的,她沾了光也会做。
像这样的饭事儿,在乡下也是很可以的了。
毕竟还有人整天吃地瓜面窝头呢,也就是大溪山刚分了粮食,加上老姜家人多挣的工分多,分的粮食也多,孩子们还孝顺。
沈荷才有底气在家里做面食儿,不然这要是放在村里其他人家,家里的儿媳妇就要骂婆婆败家不过日子了。
不过,现在农忙,村里只要日子不甚难过,家家户户都吃的比往常好。
是以,今早上,姜大又从老同学那里拎回几根大骨头,村里人见了都善意笑了笑。
这有啥啊,前头他们几家,家里都割了几两肉回家吃呢。
沈荷让好大儿买带肉的大骨头回来是有自个儿打算的。
骨头买回家,拾掇干净了,先把大骨上头的肉剔下来,剁碎了加上挤掉水分的大白菜一道调成荤馅儿,加点儿蘑菇丁儿包饺子吃。
骨头就炖在灶上炖骨头汤,大火炖一个小时,小火煨半个小时,炖出来的骨头汤奶白奶白的,香味十足。,香味十分浓郁,喝起来也滋补。
一家人又有肉饺子吃,还有骨头汤喝,这样的日子多美多幸福啊。
到了吃饭的点儿,社员们归家,闻着老姜家传出来的香味儿,就忍不住感叹。
“咋地,人家大队长家就隔天有肉香啊?”
“是啊,也没见着大队长家里人老买肉回来啊?”
村里老太太听了,心里痒痒,忍不住登门拜访。
沈荷也不藏私,把事儿一说。
大家伙儿就敬佩不已。
真是,姜家老太太真是聪明啊,不愧是文化人!
你说说,她们咋就没想到呢,现在日子就这样,孩子们也想吃肉。
可是买肉要肉票啊,老农民家家的,上哪儿去弄肉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