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52节

      唐朝的节度使,可以理解为汉末的州牧、郡守,不怎么理会朝廷的命令,而且唐朝府兵制瓦解之后,各地方采取募兵制,节度使用地方的钱来养兵,所以这些兵马也只知道节度使,而不知道皇帝。
    这三个节度使联手,还是无法镇压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民起义军。
    他们为了养兵,对农民的剥削相当严重,导致民心下降,越来越多农民加入陈胜的起义军,此消彼长,陈胜势力越来越强,而三个节度使手下农民流失,没人种田,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就无法养兵。
    与陈胜打到最后,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个节度使的将士沦落到在汝水捕鱼为生的地步。
    他们,也没有余粮了。
    王凤混在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之中,又从都尉升迁为校尉,跻身于起义军高层,跟随陈胜、吴广攻打三大节度使最后的地盘。
    王凤被安排来当卧底,结果都快要混成将军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胜的困境
    “大楚兴,陈胜王!”
    “攻破汝州镇,占领粮仓,我们就有粮食过冬了!”
    十几万农民起义军攻打三大节度使的主城,陈胜、吴广的天赋作用于整支起义军,起义军状若癫狂,拼死登城。
    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饱饭,寒冬又冻死了不少人,如果再不攻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汝州镇,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整支农民军都会因为缺粮饿死。
    缺少粮食的起义军听说吴元济的汝州镇囤有大量粮食,于是像是发疯一样,强攻汝州镇。
    唐朝的三个节度使这个时候因为缺少粮食,不少将士逃亡,汝州镇只剩下不到两万兵马,面对陈胜、吴广的十几万大军,岌岌可危。
    “给我上,杀了这群狗贼!”
    王凤统帅一支起义军登城,与三大节度使的唐军交战。
    王凤拔刀斩杀数人,身先士卒。
    正是因为王凤作战勇猛,因此王凤才能成为起义军的校尉。
    守军节节败退,三大节度使不得不令人竖起白旗,向陈胜、吴广投降。
    陈胜带兵杀到粮仓,搜刮汝水流域最有可能有粮食的地方。
    然而,吴元济的粮仓,只剩下不到三万石粮食。
    “粮食去哪里了?!”
    陈胜看到不少粮仓已然空荡荡,怒不可遏。
    他本来以为攻占三大节度使的领地,就可以为起义军获得度过寒冬的粮草。
    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三万石粮食,也许能够上万人过冬,但对于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陈胜、吴广,几乎是杯水车薪。
    愤怒的陈胜、吴广令人将三大节度使押来审问。
    “你们是否挖了地窖,私藏粮草?”
    三大节度使脸色苍白:“连月征战,民不聊生,农田荒废,我们的将士都要捕鱼为食,哪里还有粮草?粮仓里这三万石粮草,也是为了守城,从平民那里搜刮而来。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陈胜、吴广对视一眼,这三人应该没有说谎。
    汝水流域的战火持续两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终于在这个寒冬爆发严重的荒灾,各地都缺少粮食。
    陈胜没有粮食,吴元济也没有粮食,双方都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如果不是荒灾,导致三大节度使的农民加入陈胜的起义军,以三大节度使的兵力,陈胜也不能取胜。
    “粮草将尽,哪怕我们省吃俭用,这点粮草也无法支撑过这个寒冬。”
    “只能设法从其他地方获取粮食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不如站着死。”
    陈胜、吴广二人经过简单的商议,最终决定从其他地方掠夺粮食。
    灭掉唐朝三大节度使,陈胜、吴广占领汝水上游,算是有了相对安稳的后方。
    “那么这三人该怎么处置?”
    “他们剥削百姓,此地百姓对他们多有怨言,不如杀了他们,赢取民心。”
    陈胜、吴广决定杀了三个节度使,提升这片区域的民心。
    陈胜和吴广也发现了,如果杀了这些大地主,民心会大幅度上升。
    吴元济脸色苍白,对陈胜、吴广说道:“我知道有一地,有大量粮草,粮食足够百万人一年食用。若是大王的五十万人马得到这批粮草,两年内都无需担心粮草,可以成就大业!”
    “何地?”
    “河洛。该地已经有数月时间没有战乱,超过10万汝水流民进入河洛避开战乱。在下愿意投靠大王,带领先锋兵马,攻入河洛,为大王开路!”
    吴元济三人见有希望活命,于是自告奋勇,投靠陈胜,作为陈胜进军河洛的急先锋。
    “你们三人担任都尉,带兵前往河洛,本王在后方策应。”
    陈胜、吴广稍作思忖,同意下来。
    只要吴元济三人可以掠夺粮食,那么饶他们一命又如何?
    王凤此时就在陈胜、吴广身边,得知他们打算到河洛抢夺粮食,不动声色:“大王,我们只获得三万石粮草之事,不可让众将士得知,否则必定会引发军心动摇。这个时候,应当让众将士饱餐一顿,补充体力,稳定军心,然后再进军河洛。”
    陈胜投来赞许的眼神:“张风,你懂兵法,又有计谋,本王决定赐你将军印,一同攻打河洛。”
    王凤平静答道:“多谢大王。”
    王凤本就是农民军首领之一,在陈胜的起义军之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得到陈胜的赏识。
    可惜的是,陈胜、吴广有成为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天赋,却没有枭雄资质。
    起义军攻破汝州粮仓,终于可以饱餐一顿,士气高涨。
    人命如草芥,在乱世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已经很是不错。
    十几万起义军,吸收了吴元济的一万唐军,并且以吴元济的唐军为先锋,开始进军河洛。
    河洛对于正在外面混战的各片区域而言,已经是世外桃源,有着数之不尽的粮食。
    河洛经过范仲淹屯田,第二年的粮食产量确实惊人,粮仓堆积的粮草超过百万石,各地流民前来投奔,河洛地区人口从75万增加至80万。
    也就是说,哪怕张华不设法攻略关中,在河洛种田,人口也可以持续增加。
    蒋钦奉命驻守伊水县,接纳来自汝水的流民。
    伊水县人口增加至10万人,守军从3000增加至5000人。
    蒋钦镇守伊水县以来,数月无事,一直在操练兵马。
    县令杜牧则负责治理民政,接纳流民,进行屯田。
    然而,从汝水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利。
    陈胜的起义军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之后,注意到粮草充足的河洛地区。
    攻下伊水县,然后经过狭窄的伊阙关,就可以抵达夏县所在的伊洛平原。
    “据说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人数已经到了六十万。如果他们携家带口来攻,我们伊水县这5000兵马,难以守住。”
    县令杜牧对此感到悲观。
    陈胜和吴广采取的是人海战术,而且他们的天赋还可以将乡勇转职为农民起义军,壮大队伍。
    伊水县的5000兵马,不算是精锐,基本上全部是低阶兵种,维持治安和讨伐小股山贼还行,对付十几万起义军就难了。
    陈胜和吴广扫灭汝水上游大大小小的势力,缴获了不少精良的兵器和盔甲,已经不是初期的农民起义军。
    “向夏县求援,夏县应该可以调来一万兵马,足以守住此地了。”
    蒋钦轻视陈胜的起义军,认为15000兵力,可以挡住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
    杜牧进行推论:“陈胜和吴广二人粮草不济,我们坚壁清野,陈胜、吴广必败。”
    一个驿站的小吏紧急来报:“两位大人,主公决定从关中回师,镇压陈胜、吴广!”
    杜牧和蒋钦二人对视,看来陈胜、吴广这回摊上大事了。
    夏镇,张华趁着唐玄宗和安禄山拉锯期间,暗中带领一万骑兵,从崤山北道,经过潼关、函谷关,回到夏镇,见到了繁荣的夏镇。
    张华离开之后,委任范仲淹为县令,成功将夏镇升级为三级镇子,与目前唐玄宗的长安镇在一个级别。
    “主公离开数月,征战关中,似乎有所成长。”
    范仲淹见张华经过在关中数月的征伐,眼神更加坚定,不由欣慰,也不枉他守家这么长时间。
    “这些时日,多亏希文尽忠尽职,我才能放心在关中大施拳脚。”
    张华也庆幸招揽范仲淹这么一位王佐之才。
    如果不是范仲淹治理后方,抵御来自东边努尔哈赤的威胁,那么张华担心后方有失,根本不敢攻打关中。
    “主公令我在此地募兵一万,这是要攻打陈胜、吴广了?”
    范仲淹可以从张华的行动,揣测出张华的意图。
    北边的孙策、东边的努尔哈赤,这两个势力都不是用一两万兵马能够解决的强敌。
    范仲淹想来想去,就只有陈胜的起义军,容易被人以少胜多。
    “希文猜的不错,对付陈胜和吴广,一万骑兵足矣。我令你招募的一万新兵,作用仅是用于助阵和建造工事罢了。”
    “另外,召集镇守洛水县的陈午、函谷关的种师道。”
    张华回到夏镇,立即召集所有的兵力。
    陈午和种师道奉命,立即带兵前来汇合。
    “陈午,不曾想我们还能把酒言欢!”
    乞活帅田禋见到同为乞活帅的陈午,两人激动不已。
    他们曾经是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的部下,因为时局混乱,各奔前程,乞活军四分五裂。
    现在,两个乞活帅再次相见,唏嘘不已。
    “杨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