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8

      r   太子说着说着,便再次陷入极度的痛苦,恨不得当时死了倒一了百了,若不是因为身体虚弱,他简直想就此自尽。
    做一个被侮辱过的废人苟活,还不如带着尊严死了干净。
    谢皇后听到此番言语,泪流满面,心如刀绞,而后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本宫必将要此人碎尸万段!”
    只不过,一旁的魏安帝虽然也心疼儿子受的苦,却不免想到别处去。
    他想到了当年竹语道长的预言,难道太子着实没有帝位之运?
    若是当真如此,他倒要好好合计易储之事了。
    “本宫认为,能做下如此龌龊事情的,必然是镇南王一家!当年你不过是要了顾寒崧一根手指,他面上乖顺,怎知心里却记恨至今!”
    谢皇后知道当年的事情,但她并没有在意,不过一个失去权柄的藩王世子,有何值得被她放入眼中?
    魏安帝却想的多些,他问:“你要他手指一事,还有谁知道?”
    太子思忖片刻,回答道:“还有三弟与玄烛。”
    “这事儿被透露出去,以此嫁祸,也未必不可能。”魏安帝说,“兹事重大,涉及全是皇亲贵胄,还是需要好好调查。”
    谢皇后早就因为魏安帝把太子撵去天圣宫而心存不满,她闻言立马冷言冷语地讽刺道:“怎么?这又损害你皇家的面子了?”
    她还记得,之前娘家侄女不过说错了句话,就被惩罚嫁给顾寒崧。
    谢家大姑娘本来还有望太子妃之位,如今连婚事都难谈。
    当年魏安帝能够成功多得宝座,是谢家联合许多实权官员鼎力推动,近日魏安帝却接连打压谢家,很难不让人理解为他要过河拆桥。
    魏安帝虽是太上皇私生子,当年明面上却是英国公庶子的身份。
    他斗死了嫡子,自己继承了爵位,与谢家嫡女结亲,此事也是谢家上了他这条船的证明。
    在他得势后,大大封赏谢家三兄妹,大哥谢园获封平国公,二姐谢氏贵为皇后,小弟谢然也是手握实权的镇国将军,同时也是太子之武学师父。
    现在魏安帝坐稳了皇位,明显就对谢家有所忌惮了。
    若不是谢家势大,指不定现在要树倒猢狲散。
    谢皇后越想越气,对魏安帝说话的语气难免带了责备:“这可是你亲儿子!嫡长子!大魏的太子,最最金贵的人!”
    魏安帝见她这态度,颇有些不悦:“正因他是朕的嫡长子,才要好好查,若有别的差池,岂不是寒了朝臣的心?大魏以后都是他的……”
    他说到此处,忽然顿住。
    太子手废,难堪大位,就算是他有私心,朝中的折子怕是要淹没他,
    这停顿的意味过于明显,谢皇后与太子都听出了其中未尽的言语。
    顿时,两人的心都凉透了。
    易储一事,魏安帝怕是势在必行。
    第四十九章
    太子本就因为遇刺一事抑郁不已。
    自己受伤不过三两日, 父皇竟然已在思量换储君一事?!
    早知如此,不如当日便死在刺客手中,倒不用面对如今父皇的无情。
    “你且好好调理身体, 父皇并没有其他意思。”
    见魏安帝这般遮遮掩掩, 谢皇后更是怒火攻心,直接开口骂道:“你心里只有储君, 并无儿子!往日你偏心大皇子便算了,连顾寒崧你也要偏心?你不为儿子出头, 自当本宫来!”
    魏安帝已然三番两次地被谢皇后斥责,自是不满,怒不可遏地撂下一句“朕何曾说过要易储?简直不可理喻!”便甩袖走人了。
    他自认为,自己的思量并没有错。
    毕竟所处位置不同,谢皇后太子母子俩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而他却要为整个皇室的面子着想。
    魏安帝走出东宫后, 理智并未出笼。
    谢皇后向来对大皇子与玄烛多有偏见, 此时她情绪激动,难免会做冲动的事情。
    谢皇后方才提到顾寒崧被太子欺负时, 玄烛为其出过头,魏安帝虽面色不显, 心下却也一直琢磨着玄家是为何意?
    是玄大将军与镇南王有旧, 还是单纯小辈之间的交往?
    若是前几年, 魏安帝需要玄家平定北地, 自然会对玄烛客气些。
    毕竟玄家着实争气, 父子三人皆是骁勇战将,无可比拟的战功累累, 魏安帝对玄家如今已是赏无可赏。
    但这并不代表, 他要纵容玄家的任何所作所为。
    只不过, 如今边疆的兵权仍在玄家长子手里,在回收权力之前,仍不可轻举妄动。
    于是吩咐身边伺候的大太监何公公:“找人近日看着点皇后,让她好好照顾太子便好,不要惹乱子。”
    何公公便应了,魏安帝回了御书房,仍然在思虑太子遇刺一事。
    那日见了镇南郡主,她年纪不大,模样也一派天真,三言两语并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