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6页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于是,众人将稷贵妃失德的众多版本故事,在民间宣扬出去,而且无论是哪个版本,都有暗示封城一事全因稷贵妃而起。
    瞬间,百姓对稷贵妃,乃至稷家的愤恨更上一层楼。
    他们之前就不怎么信国玺遗失的措辞,只以为是为了给未央郡主正名,才编排的那些措辞。
    真是万万想不到啊!
    他们怪错了未央郡主……
    这些祸事通通都是那个稷贵妃惹出来的,为寻那一个毒妇,使得他们食不果腹。
    甚至,变卖祖上留下的家产,勉强度日。
    红颜祸水啊……
    百姓于稷家的矛盾,再次激化。
    无数百姓连年都不过了,端着屎盆子就往清河侯府与建昌伯府的大门上,泼屎倒尿。
    家丁冲了出去,想要将百姓驱散,但百姓越聚越多,十个打一个,反倒是将这些好身手的家丁,打得头破血流。
    且不说官府春节期间都要封印,此时离着开印的时间还早着呢,可就算是官府干预,亦是法不责众。
    哪怕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也都发现了这个天大的空子。
    一时间,连那些胆子小的人,也俱是参与进来。
    其中,有些被害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男子,那是恨极了稷家的,直接脱了裤子在稷家两府的门前公然拉屎撒尿。
    紧接着,男人们有样学样,就开始比谁呲的那黄尿又高又远。
    一时间,撒尿竟成了男人们的竞技活动,到了艳阳高照的时候,那远远呲出的尿,竟折射出了彩虹,惹得众人前来观赏……
    御书房。
    道仁帝与太子正在探讨国事。
    忽而,听说稷家两府皆是变得臭不可闻。
    不由得重重的叹息一声。
    终究是纸包不住火。
    他一直都喜欢稷孝龄,哪怕是她与孙伯坚发生那样的龌蹉事,他就算再恼怒,也依然放不下她。
    只是,不知何时开始,这喜欢里也带了权衡。
    道仁帝闭了闭眸子,问道“燳儿以为此事朕该如何处理?”
    “之前父皇不是令建昌伯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福娃勾唇一笑。
    果然,瀓哥料事如神啊!
    大年初一那日,瀓哥就已经提前预料到了后续事情,也教他如何应答父皇了……
    第151章 建昌伯被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道仁帝微微颔首。
    没错……
    将人远远地调离燕京,眼不见心不烦!
    当即,道仁帝便让人去催促建昌伯去安抚军民,修理城池,禁革奸弊,以及剿匪事宜。
    待福娃商讨完,大步而出。
    哼,建昌伯若想活着回来,也看看究竟有没有那份本事……
    建昌伯府。
    稷芷正在哭着同建昌伯告状,将夏藕与夏药姐妹二人骂成十恶不赦的毒妇。
    尤其是太康公主丝毫不顾念表姐妹的骨血亲情,就眼睁睁地看着夏藕当众羞辱于她。
    登时,建昌伯拍案而起,就要进宫去找道仁帝告状。
    他的女儿可是准太子妃,将来的皇后娘娘,自是金尊玉贵!
    夏藕不过一个山野出身的村姑,侥幸被封为郡主,就敢欺负到他建昌伯府的头上?
    简直不知死活!
    建昌伯刚到了府门,就被围在周围的百姓认出,当即一顿屎尿伺候。
    因为百姓众多,家丁护卫根本拦不住,甚至也被殃及。
    建昌伯功夫不行,便张嘴大骂,却被一个机灵的百姓,眼疾手快的塞了一大坨便秘的屎疙瘩。
    建昌伯后知后觉,当发现吃了屎,吐了个天黑地暗,再无力进宫告状了。
    就这样,建昌伯大病一场。
    可还不待他康复,宫里的圣旨就来了,让他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安抚军民,修理城池,禁革奸弊,负责剿匪事宜。
    天啊,这种差事连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都不愿意参合进来,他堂堂的皇亲国戚,将来的准国丈能去吗?
    就是他要以身作则,也没有这个做法不是?
    当即,建昌伯就从病榻上爬起来,想进宫推脱了这份差事,可那些刁民日夜都不离开大门,甚至连后门、角门,都没给他留。
    他这又要如何出府,怎么进宫?
    素来威风八面的建昌伯,在不得已之下,差使家丁将狗洞扩大。
    他费劲了千辛万苦,才徒步到了宫门外。
    却见牟斌在附近巡逻,他刚要同准驸马套套近乎,就被牟斌传的道仁帝口谕给惊呆了。
    今上限他三日内赴任,不得有误,否则再次打入诏狱。
    建昌伯一听诏狱,吓得腿都抖。
    虽然,他在那地方也算贵宾,没有受什么刑法,但诏狱老鼠超级多,还阴冷潮湿,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他那些打好的腹稿,胎死腹中,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府里走。
    他想不明白,为何道仁帝那般宠爱稷贵妃,还会将如此惨绝人寰的差事交个他们稷家人?
    今上就不怕稷贵妃闹脾气?
    可在慢慢的在他穿过人群时,听到众人的议论,才终于明白事情的起因。
    稷贵妃失踪了……
    当近日过得与世隔绝的建昌伯,听到这个传闻之际,当即大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