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00

      给你机会,谁给别人机会?我把你当成一棵好苗子培养,你就这样糊弄我?”
    “当时客户要得急,我实在没办法了,心想先解决工作的问题再说。我很抱歉,让您失望了。我发誓,这个模型我后来又重新做过一遍,现在已经滚瓜烂熟了……”
    “那下一次呢?下一个模型你还要找人帮忙吗?你刚进公司我就说过,我们这行就是up or out(非升即走)。我给你机会,客户不会给我们机会!模型是咨询行业必过的门槛,你连这个都过不了,还能干什么?我现在认为你根本就不适合这个行业!”
    “我保证我现在的模型水平是能过得了的。VBA程序一开始就是我自己写的,您可以测试我一下,我现在做给您看都行!”
    王晓菁诚恳又坚定地恳求着,却算不上可怜,甚至声音都有点恶狠狠的。在这种不得不低头求人的时候,她依旧站得直直的,腰板都没有弯曲一下。
    罗锐恒看着王晓菁,她这副样子和一年前追他追到地下车库里的一模一样。一个表面顺从、实际却有反骨的臭丫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王晓菁拼命解释和申辩,说她以为罗锐恒在乎的首要是按时完成工作,说她以为只要能完成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行。
    如果换做其他人,罗锐恒本可以放松一点要求。但是不知为何到了她这,他不光没有放松,却在拿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标准暗暗要求着她。两人在一起工作了快半年,默契是已经有了的。他已经看出了她在咨询行业里的天赋——一个能拨开繁杂事实看到真相的天赋。他失望是因为觉得可惜,可惜王晓菁不应该在一开始就走上了歪路,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愤怒,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五年前。
    王晓菁等着罗锐恒的回答。她悲哀地看着他,她已经被逼到绝境了。
    “我没这个闲工夫!你现在才想起来磨炼功夫,那就做给下一份工作的老板看吧!”罗锐恒说。
    王晓菁无奈地闭上了眼睛,然后一把拉开了阳台门。寒风瞬间就灌了进来。她穿着单薄的大衣走到阳台上,风吹得大衣像降落伞一样兜了起来,仿佛随时会把她带到天上去。她双手撑在栏杆上问:“我跳下去管用吗?”
    罗锐恒连阳台门都没有迈出来,说:“那你跳吧。”
    王晓菁冷笑了一下,说:“我就知道没用。”
    她双手插进大衣口袋走回客厅,一屁股陷进了沙发里,露出了一副戏谑又鄙夷的表情,说:“你要不要先看看我的辞职信?”
    罗锐恒打开信封,发现里面塞着的居然是白纸。
    “你这什么意思?”
    “罗总,你不能开除我。我有很好的理由,你不能开除我。”王晓菁镇定地说。
    任何一个人听了王晓菁的理由都会噤了声。罗申对于王晓菁来说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简单,而是一个萦绕心头六年的谜团和怨恨。这一切都源于罗申中国讳莫如深的嘉华电子项目。
    那晚离开了艾瑞斯的电脑,王晓菁迫不及待地打开《嘉华重生》的原文。她仔细读了好几遍,在字里行间里填补上了自己的回忆,终于拼凑出了嘉华项目的全貌。
    六年前,老牌国企手机厂商嘉华电子入不敷出,空养着一万余人。适逢宁海市启动国企脱困改革的攻坚行动,嘉华作为地方政府常年的老大难问题,也在寻求改革契机,所以聘请了罗申提供咨询建议。
    王晓菁的父亲王河山正是嘉华的质检主任。在她的记忆里,王河山一辈子都扑在了这个厂子上。他痛惜嘉华的沉沦,毕竟嘉华曾经辉煌过。在老厂长——也是王河山的师傅陈铭的带领下,嘉华一度是中国2G/3G时代销量最好的本土手机品牌。那时候的嘉华是一家锐意进取的企业,甚至比大多数地方国企都更早完成了国企改制和员工持股改革。王晓菁记得当时厂里面开大会,几乎主要的技术骨干都上台了。他们领到了一张烫金绒面包着的股权证。王河山也在台上,看上去比任何人都骄傲。
    主席台上陈铭的讲话鼓舞人心,说要打败诺基亚,要让中国人用中国的品牌。他希望嘉华能做到上市,能成为市值上千亿的大公司,成为像通用公司或者IBM那样的百年老店。
    这也是王河山的希望。他们这一代人,经历过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深知改革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制度上,嘉华也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曾几何时,大家都认为陈铭的那番豪言壮语很快就会实现——直到他突然有一天倒在了生产车间里。
    在陈铭因胃癌去世后的五年里,嘉华先后换了四任厂长,都是空降而来的行政官员而非技术官员。副厂长齐亦明成了主持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所谓“铁打的二把手,流水的一把手”。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