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2页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本文在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请支持正版,爱你们哟】
    精疲力竭的荣怜月渐渐冷静了下来,听着人群中的窃窃私语, 只觉得自己像个发了疯的泼妇,脑子里混乱的厉害,她到底想要什么, 又得到了什么?
    从前她想要什么都能拿到手,所有人都要捧着她围着她, 如今物是人非,仿佛从梦境中醒来, 看到了这样一个不堪的自己。
    谢卿杭……
    他像个讨债的冤鬼,彻底的将她毁了。
    荣怜月进不去将军府的大门, 被女使搀扶着坐回马车上,她要回去,要问问清楚,谢卿杭到底还有什么瞒着她。
    府门外没了热闹看,围观的群众渐渐散去, 嘴里仍止不住的议论方才所见的景象,撒泼的四公主, 七公主与大将军定亲,还有悬而未定的太子之位, 京城里是越发热闹了。
    来往的商贩高声吆喝,街上多了许多卖花灯花烛的摊位, 还未到晚上,沿街的商铺们都已经准备起来, 迎接上元节的灯会。
    一辆朴素到不会被旁人多看一眼的马车停在了将军府的侧门外。
    赶马的人走下车来, 上前敲敲门, 听到里面问,“是谁?”
    那人回道:“我们是将军的旧友,前来拜访,还请通报一声。”
    里头的家丁听了,应了一声:“还请稍候一会儿,我去禀报。”
    没过多久,里头又来了几个人,张麟走到门边没有多问,直接打开侧门。
    看到外套熟悉的面孔,他不由得紧张的左右看看,瞧见没有旁人,才走到马车旁,对里头道:“公子请进。”
    坐在马车上的郎君撩开门帘探出身来,上下打量着张麟,微笑道:“几日不见,你端正了许多。”
    张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跟着将军进京,总不能像在军中那样邋里邋遢的。”
    他抬起胳膊,身着素衣的郎君扶着他的胳膊走下来。不明所以的家丁从门里看着这位郎君,见他衣着素净的月白色,身上唯一的装点是腰间一块温润的羊脂玉佩,连束发的发冠都是简单的素白色。
    打眼一瞧像个文弱的书生,可当他站直身子走进来,举手投足之间的优雅贵气更像是一位矜贵的高门公子。
    张麟走在边上为他引路,平日里对着将军都能嬉笑的张麟,眼下跟在公子身旁却格外拘谨。
    “将军昨日还说公子快到了,如今您终于来了,我们也不用再等了。”
    素衣郎君缓步而行,淡淡道:“我也有事要问萧祈。”
    来到前厅上,还在门外,张麟便高声禀报:“将军,公子到了。”说罢,撩开门帘请人进去。
    坐在厅上的二人方才送走了荣怜月没多久,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听外头张麟的声音,抬起头来,便瞧见那位端方的郎君走进门来。
    看清那人的面貌,浅浅愣了一下,扶着把手站起身来。
    能在此处见到七公主,素衣的郎君并不惊讶,微笑着向她走过来,轻声唤她的闺名:“浅浅。”
    听到熟悉的声音,浅浅鼻头发酸,耸一耸鼻子眼眶便湿润了,“二哥哥!”上前两步扑进荣璟怀中。
    从苍州远道而来,车马劳顿也抵不过与亲人相逢的喜悦,荣璟抬手揉揉她的头发,温柔道:“我们好久不见了,你都长成大姑娘了。”
    分开数年,浅浅都要记不清二哥哥的长相了。
    像小孩子似的搂着哥哥的腰,抬头问他,声音带着哭腔:“哥哥怎么回来了,是父皇召你回京吗?”
    荣璟摇摇头。
    浅浅紧张起来,“为何?”
    荣璟抬起头来看向她身旁的男人,问他:“你没有同她说过吗?”
    萧祈站在二人身侧,瞧着他们兄妹情深,稍稍有些嫉妒,却也是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答道:“你还没到,万事都没有定数,我怕事情有变,便没有同公主讲。”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浅浅抹抹眼泪,看看二哥哥又看看萧祈,“你们两个认识吗?”
    荣璟微微点头,萧祈将事情原委同她娓娓道来。
    在边疆征战的时候,萧祈作为大将军不但要调派各处的兵力,还要统管粮草和征兵等大事,大战之前军饷出了问题,他需要找更多的粮食来补上这一空缺,前去苍州找地方关解决问题,几经辗转被人推荐去寻荣璟。
    因为当年旧事,荣璟被贬到苍州为官,顶头上司是苍州府尹,他不过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丞。但几年下来,他将自己管辖的县管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周边的四五个县出了大事都来寻他去解决问题,安稳人心,一来二去,他一个县丞反而成了苍州真正在管事的府尹。
    碍于皇帝下的圣旨,荣璟不得升官,一辈子都只能做县丞,他也不图虚名,打理好苍州内的事务。
    后来萧祈前来寻他,为了打败入侵的蛮族,二人通力合作,萧祈在前线打仗,荣璟带人保证后方的补给,打了几个月,将蛮族彻底赶出边境线。
    因为这一场合作,二人成了朋友。
    萧祈受命于危难之际,等到边疆的威胁暂时解除,他与北疆几处州府的府尹接洽,发现府尹们多少都有困境,因为京城的不作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修筑防御工事、安置受难的百姓,战争结束后,百姓们不知道要花多少年的时间才能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