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正因如此,他才越来越觉得,自己方才多心问的那一句并不是自己神经敏感。
白帝山,长江三峡的起点……就在瞿塘峡西口。
第128章 碑文
白帝山脚下一公里开外的小镇中已经拉起了警戒线,镇角的仓库房门大开,陆陆续续有穿着制服的人进进出出,拍照取证。
两间仓库一里一外,外间被改成了办公区,放着四五张办公桌和两个简易资料柜。资料柜的钥匙还挂在锁眼上,桌上也摊着好几本打开的笔记,桌角的茶只喝了一半,看的出来,原本屋里的人离开得很匆忙。
内间仓库内做了改造,已经收拾成了温湿度适宜的储藏间,一块残破的石碑立在屋中间,上面已经被蒙上了一层红布,看着有些怪异。
仓库外的警戒线旁,一个年轻男人正结束了盘问,向着警戒线边上走来,跟站在旁边的男人搭了句话。
“请问,您是冯队长吗?”年轻男人有些迟疑地说。
冯元庆把手里的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尖碾了碾,头也没回,不耐烦地随口敷衍道:“去去去,不接受采访。”
“您误会了。”年轻男人欠了欠身,说道:“我是刘现年先生的学生,我老师失踪了,我是来看看情况的——我叫王齐。”
冯元庆讶异地回过头,才发现身后的年轻人穿了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边半框镜,手里拿着一本厚重的旧笔记,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书卷气,看着也就三十出头的模样。
刘教授有个得意弟子,冯元庆也听说过,说是深得刘教授真传……只是没想到,是个这么年轻的男人。
毕竟在冯元庆印象里,研究历史的大拿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
“啊……是。”冯元庆有些局促地在身上擦了擦手,然后跟王奇交握一下,歉意道:“实在是这几天太忙了,事情多,不知道当地谁把这事儿发网上了,结果搞了一堆自媒体来报道。”
“白帝城是旅游热门,这也正常。”王齐轻声细语地说:“请问我老师他们有下落了吗。”
“还没有。”冯元庆叹了口气,说道:“从屋内痕迹来看,他们是匆忙离开的……或者也有可能没有走远。失踪前一天晚上,山里下了点小雨,可地上却没有任何车辆或脚印痕迹,研究队的公车也好好地停在原地,没有动过。”
“有可能是绑架吗?”王齐问。
“几乎可以排除这种可能。”冯元庆说:“他们人数太多了,绑架的话很难做得这么利索。”
说话间,有个和冯元庆差不多年岁的男人从屋里走出来,他拉高警戒线,弯腰从里面钻出来,合上手里的记录本,冲着冯元庆摇了摇头。
“还跟之前一样,没什么结果。”男人说:“……就像,他们是自己走出去的。”
冯元庆的咬肌绷紧了一瞬,骂了一句:“见了鬼了。”
“你也别太着急。”男人说道:“上头不是说找了龙虎山的高人来看么……约莫也就这几天能到。”
“不好意思。”王齐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恰时插嘴道:“我能进去看看吗?我是刘教授的学生,刚才已经跟冯队长说过了。”
那男人看了一眼冯元庆,见他没说不行,便笑了笑,说道:“也行,正好痕检已经做完,我们要撤出来了。那石碑和乱七八糟的研究手记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你进去看看,把有用的收起来吧——老冯,你陪着一块进去看看吧。”
王齐感激地冲着他俩各鞠一躬,紧了紧手里的旧笔记,脚步匆匆地往仓库里去了。
痕检之后,屋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没怎么动,王齐先是找到刘现年的桌子,将手里的笔记搁下,转而翻了翻他桌上的工作日志。
屋里的其他人陆续撤走,只剩下冯元庆从门口溜达进来,站在了王齐身边。
刘现年的研究手记很有个人风格,上面乱七八糟一堆符号,旁边标注着几个看不出来是什么的花纹图案,冯元庆看了两眼,只觉得脑袋疼。
王齐翻得飞快,他越看越面色凝重,几分钟后,他把翻完的研究手记往桌上一放,转头向内间走去了。
因为研究队的失踪太过离奇,搞得人心惶惶,流言也多。许多人都说那石碑可能是不祥之物,就因为那东西出现了,所以才把人勾走了。
说得多了,忌讳就也多,最后不得已只能用红布蒙上,彼此讨个心里安慰。
冯元庆跟进去的时候,王齐已经将碑上的布扯下去了,他从旁边架子上捞过一双白手套带上,微微弯下腰,凑近了那块石碑。
这块碑是从白帝山后山挖出来的,碑底破损严重,据比例猜测,现在这块应该只有原碑的三分之二。
碑上密密麻麻地刻着看不出名目的碑文,上面的字样与已知的主流历史文字都不一样。这些天来,碑上的泥沙已经被清理干净了,那些刻痕不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中被水土冲刷了多久,上面的碑文刻痕有些都糊在了一起,看着歪歪扭扭的,很难辨认。
王齐用手指轻触石碑,顺着上面的一处纹路摸了摸,发现那是一块残破的图腾纹样。
“怎么?”冯元庆说:“这块碑有什么问题吗?”
“这好像是……青阳氏的碑文。”王齐匆匆回过神,犹豫地说:“但是我不太能确定,不过既然出自白帝山,那应该差不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