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陶子石在城门的守卫处,交了四文钱,陶浩心情极好的看着门口的小吏在册子上写下了两行字。
“陶子石,年二十九,阳安村人士,叁贰捌柒。”
“陶浩,年十七,阳安村人士,叁贰捌捌。”
然后得了两个写着“叁贰捌柒”“叁贰捌捌”的木牌,乐滋滋的揣到怀里,跟着陶子石进城了。
身后传来小吏的不屑的嘲笑声:“一个乡下小民,还凑过来看我登记,好像他能看得懂似的。”
一旁站着的守卫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陶浩眉毛一挑,虽然被人嘲笑了,但是一点都没有影响他的好心情,心道:没想到吧,我还真就能看懂。
进了城门后,沿着平坦石路走了一段,感觉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要说之前在杨安村是偏远乡村风,那在现在这里就是商业风。
耳边不绝于耳的叫卖声,背着箩筐提着篮子的行人。各种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而且越往里走穿戴补丁衣服的人就越少。
陶浩跟在陶子石他后面,十分新奇的左顾右盼。
陶子石先带着陶浩在店铺、小摊、地摊看了一圈:“县城里的铺子大部分都是薛家的,剩下的也都是有主的,这种有摊位的小摊摊主也多是县里人,像我们这种村里来的就自己在这儿找个地方,在路边摆开就卖了。这边人多,大家卖买东西大多会来这条街。”
陶浩顺着看一一看过去,有几家店铺的小二身上穿的都是同样的衣服,卖的东西也都是些金贵有赚头的东西,进出的客人穿着都很体面,像他这种穿着粗布麻衣的一个都没有。
陶子石:“这条街上几乎什么都有,布庄、盐铺、粮铺什么的,经常要去的也都在前面,我带你过去。”
“地里的素菜不值钱,但是带荤腥的贵,猪肉平常要四五十文一斤,鸡鸭鹅之类的四十文左右,鱼十五,鸡蛋算半荤,两文钱一个。”
“除了这些,还有甜嘴的玩意也贵着呢,”陶子石啧了一声,指着一个卖糖葫芦的:“看到了吗?就这么一串,要五文。”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他还是走了过去,指着一个看起来比较大的道:“老哥,来串糖葫芦,就这个。”
“好咧。”
陶浩见那商贩从草把子上拿下一串裹着糖衣的冰糖葫芦,拿出巴掌大的油纸包好,在一旁连连咽口水。
陶子石看了他一眼:“你要吗?”
陶浩立刻往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不,不,我怕酸。”
陶子石哈哈大笑起来:“从小就这样,一点酸味都不能沾。”
空气中飘来一股食物的香气,陶浩皱起鼻子闻了闻,想要辨认出是哪传来。
陶子石笑了,向右前方指了指:“诺,是范家糕点铺子,他家的枣泥酥远近闻名,好吃着呢!闻这味道应该是刚出锅。”
陶浩顺着看过去,只见那家糕点铺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陶子石带他往走:“他家枣泥酥卖的贵,巴掌这么大一个就要二十文,不过别的糕点倒是还行,偶尔买点也买的起。”
陶子石和陶浩排在队伍后面慢慢往前挪,等轮到他们的时候,红枣酥早就卖完了。
陶子石看着柜台对店家说:“给我称半斤千层糕。”他岳母明日过寿,买点糕点带过去做寿礼。
店家拿杆秤给他称了半斤:“正好半斤,一共二十文,您拿好。”
陶浩算了一下,四十文一斤,都能闭上猪肉的价格了,他看着柜台上摆着的绿豆糕,豌豆黄还有千层糕,陶浩环视了店铺一圈,问道:“店家的你这糕点怎么卖的?”
店家乐呵呵的说道:“都是一个价,一斤四十文。”
都快赶得上猪肉的价格了,陶浩:“红枣酥怎么卖的?”
“红枣酥六十一斤,可惜刚刚那一锅已经卖完了,小哥要是想要的话不如等下一锅?”店家的提议道。
陶浩故作沉思,最后道:“算了,你就帮我称这些吧,每样都来一个。”
“好咧,”店家拿出一个油皮纸,这块油皮纸可比刚刚那个买糖葫芦的大方多了,将糕点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上称一称:“八两,收您三十二文。”
陶子石就在一旁看着,等他付完钱带着他继续往前走,在店铺街巷中穿梭,最后到了一块略有不同的街巷。
陶子石领着陶浩看了一圈,就把他带了出来:“这种摆在路边等主顾上门省事是省事,但是人一多容易被货比三家,卖得慢。我们去西南巷,那边住的都是些平民百姓,有点钱但也不是大富大贵的,愿意从我们手上买些乡下来的东西。”
陶浩跟着他后面走了一段路,沸腾的人声渐渐被甩在身后,这边明显安静了许多。
陶浩心里纵然再怎么想着别的事,也被这种突然变换的情况唤醒。
青砖盖的院落门户分明,每家每户都有个双开门的院子,零星的有树叶从墙头上冒出,鸡鸣狗吠充满了生活气息。
陶子石道:“就是这了,”说着就要开始叫卖。
陶浩突然道:“小叔,你家的鸡蛋能不能先别在这卖,我想买下来。”
陶子石闻言差异的看着他:“你要这么多鸡蛋干什么?吃不完到时候放坏了。”
“我想用来做点东西卖。”陶浩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