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41

      跟着傻了眼。陛下无端端的怎么想起来给他们赏宅院,而且还是这样一座大宅院,地段位置都极好?
    乔明渊摸摸鼻子,不敢说自己又干了大事。
    慕绾绾看他神色哪有不明白的,晚些歇下问他又做了什么,乔明渊没瞒着都说。
    慕绾绾:……
    她是真无语。
    不过无语也没办法,上了天启帝的船,当家的还能说不走了吗?
    “你知道陛下赏的宅子是哪一座吗?”乔明渊搂着她,忽然有点认真的问。
    慕绾绾想了想,颇为吃惊:“该不是之前黎家的宅院吧?”
    “正是。”
    黎家,大盛有名的氏族大家,在当家人黎文希落败之后,逐渐退出了朝廷。黎家掌家这一脉的落败意味着黎家的凋零,旁支里的人才也有不错的,但都离权力中心还很远,为了保存实力,同时避祸,在之后几年,黎家退出了京城这座舞台。从前黎家住在京都大道上何等风光,黎文希死后黎家守不住家产,唯有那座宅子卖不得。
    那是从前先帝赏的,黎文希死后,天启帝收了回去。
    后来天启帝也动了想赏赐人的心思,不过这些年扶持起来的人中没谁是缺那一栋宅子的人,才没用上。
    没想到最后便宜了乔明渊。
    慕绾绾想着这些,脑袋里只冒出一句话,风水轮流转,此话真不假。
    当年黎家何等风光,何曾想会有这样一日?
    “陛下厚爱,你也不用有负担,至于别的事情,你男人有自信能处理好,让你高枕无忧的住进高门大院。”
    乔明渊说。
    慕绾绾笑了笑,接了地契,回头便带人去打扫收拾了。
    天启帝有心赏赐,自然不会给一座破败的宅院,那院子交到乔家人手上的时候打扫得很干净,不过到底多年了,有些掉漆,需要重新招人来装潢一二。等弄完已经过去了个把月,这时候天启帝带着他的心腹们连田税改革的措施都商讨完了。
    乔家又迎来了一次搬家。
    听说乔家要搬到京都大道上去,左邻右舍无不羡慕。
    早有人说过乔家搬家是迟早的事情,倒都不意外。
    等乔明渊一家搬走,那小院子冷清下来,一家人全随着乔明渊搬到了京都大道旁,可谓风光无二。
    然而风光中藏着暗流涌动。
    天启十八年中秋,天启帝要进行田地税收改革的消息不知道被谁泄露了出去。此事一出,举国上下顿时一片骂声。传消息的人自然是捡着对他们有利的传,只告诉天下人,乔明渊等人向天启帝进言,陛下有意整饬赋税,以后不再给举人挂田免税,农人的田税不能再免。
    为了这个,已经考上功名的举人破口大骂,还没考上的也觉得遭了灭顶之灾。
    尤其是那些家贫的人,都指望着读书摆脱困境,想想一朝中举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地主,从此吃穿不愁是多好的好事,断了投佃这条路,分明是要断人财路啊!
    全国上下多少举人?
    乡试三年一试,每年一个省出七十人左右,全国上下约莫是一千三百人。
    天启帝打登基以来,十八年间加上恩科,一共开了七场乡试,光是天启帝就取了近万的举人,还别提从前先帝在位时取的那些。
    这些举人都是读书人,脑袋好使又精明,除了这个之外,他们还都有势。
    这么多人集结起来,想不乱都难。
    天启十八年秋,新赋税条令刚提出一个条框,河西率先乱了。
    河西那边良田肥沃,农户占了百分之八十,河西又是大省,人口在大盛排不上第一也能进前三,全省人口加起来估摸着得有了九百来万人。河西也是读书的大省,如今官身的人就有不少,举人没考上进士的更是多。这些人消息灵通,朝廷还未拿出具体章程,就有人得知了改革的内容。
    新赋税政策对谁的损害最大?
    当然是那些身负功名的读书人,河西田地多,像家里出两三个举人的,哪家不是千亩良田打底的身价?朝廷对进士名下的田地更是没要求,像一些考上了进士做了官的,随便拎一个出来那都是当仁不让的大地主。
    这些人不闹才怪!
    不过,这些蚕食朝廷赋税的蛀虫们都聪明,闹事他们也不会自己上阵闹,农人的眼睛里没其他,就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动他们的土地,他们就跟谁拼命。
    地主们放出风声去,朝廷要改革土地赋税,以后不准挂田了。
    他们不告诉农人,新政之后,农人只要交两成税就可以了,他们选择性忽略这个最重要的信息,只告诉那些种地的人,以后只能给朝廷交税。
    从前挂田地在地主名下,只交两成。现在不能挂了,要交四成。过了好日子之后谁还愿意过苦日子?农人们登时不干了,追问地主家为何不给挂了,原本这是朝廷默许的啊!
    地主们满脸苦涩:“不是我不想为乡亲们谋福祉,而是朝廷有官员提出要改革土地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