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公冶启的眼底闪过厉色,“母后是来拦我?”
他们在说的是两件事,却也是一件事。
公冶启回宫时,确实是一身杀意。
他将贤太妃留到今日,是有用意在。
但是此时此刻,暴戾的杀意却是沸反盈天,仿若有无数人,无数把声音在公冶启的脑子里咆哮。
太后正是为此而来。
宫中多是聪明人。
晚间,贤太妃便来拜访太后。
她不只是自己来,她还带着金太嫔一起过来。
这宫里,妃嫔,和太妃太嫔的待遇全然不同。
当初永宁帝的后宫妃嫔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也都分布在各自的殿宇内,依着不同的分位或是主殿或是偏殿。可是成为太妃太嫔后,她们就只能随着太后居于一宫。
太后安逸地住在主殿,而她们这些原本分位也足够尊贵的妃子却只能和之前低下的分位妃子挤着住在偏殿拢共几间房,这天上地下的差别,也怨不得许多妃嫔拼死生下个孩子。尤其是希望是个男儿,至少等他们长大出宫封地后,换了新皇,便可以请求陛下让他们带着亲母出宫赡养。
唯独没想到,正始帝就是拼着声名不要,也是不肯。
金太嫔是个好说话的人。
她在先帝宫中本就不起眼,被贤太妃带过来后,也只是局促地笑了笑,便坐在边上不说话。基本上都是太后和贤太妃在闲聊。
太后说到七皇子的婚事,又提了提明年封地的事情。
贤太妃笑着说道:“都是陛下仁慈。”
金太嫔垂眸,这话听起来却是有点讥讽。
太后宛若不觉,“他确是如此,前头还在让礼部赶紧将封号定下来。”
金太嫔抿唇,这封号再是好听,能比得上封地的位置?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忍不住在遮挡下露出个笑意,太后这话却是在扎着贤太妃的心窝子。
在正始帝刚继位的时候,最是着急想要将亲母带出去的正是四皇子。
也不是旁的皇子不够着急,只是一般这样的请求是在分封的时候才会提出,如此却是着急了些。
换句话说,焉能知道几位皇子是不是在借着这话头提醒正始帝……您是不是忘了什么?
正始帝最擅长拖字诀。
硬生生将一件在登基前就能做的事情拖到了正始二年末。
贤太妃轻轻一笑,平静地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陛下仁厚,自然不会错待几个兄弟。如今几个年长皇子膝下有子,也是为人父的人了,总该他们自己去闯一闯。”她笑着看了眼太后,捂着嘴摇头,“妾与太后说这些作甚,陛下……到底有他的打算。”
太后:“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却是不错。”
贤太妃淡笑着颔首:“正是如此,漂亮的花朵看多了,宁愿尝一尝绿叶,也是有的。”
这宫里头的人说话没有半句是废话,一字一句里面都有着深藏的含义,若是辨别不出,就足让人栽个大跟头。正如太后与贤太妃两人之间的机锋,就藏在话里。
金太嫔听得一清二楚。
脸色发白。
贤太妃的意思昭然若揭。
她悄悄看了眼太后。
只见太后的脸上神色并无变化,只是眼底深了一些,像是翻涌着风云。
贤太妃这暗示……
正始帝淡淡地说道:“母后是在贤太妃那里听了些闲言碎语,便要来与我要个答案吗?”
“那启儿不如先与我说清楚,什么才叫闲言碎语,而什么又是真相?”太后之所以会站在这里,并非是恼怒气愤,也并不是激怒之下所做的反应。
她一是为了阻止皇帝的作为,二是审视从前的过往。
究竟有什么是在他们曾经遗漏的?
太后并不恼怒,也并不生气。
自古以来南风并非不存在。
就算现在朝野之上,也有几个郡王,是以偏爱此道而闻名。这就像是有时候吃遍了山珍海味,也想尝一尝乡野小菜,实在寻常不过。即便皇帝对此感兴趣,太后也只会随他去。
只是太后从来不曾想过,皇帝居然会对什么感兴趣。
并非说正始帝便是个无情无趣的人,他对待外人自然也有相应的种种情绪,只是这些情绪过于浅淡,而几乎不存在,乃是先皇为了让他能够与旁人相处而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反应。这让皇帝知道,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而正是因为这些反应多数是训练出来,那由心而发的自然真心就难得可贵。
太后是好奇。
与此同时,她也有隐秘的担忧。
正始帝必定不是近来才有这样的感觉,不然不会被贤太妃抓住,可是如果太后半点都不知,那便说正始帝是在有意隐瞒。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什么会比得上太后和皇帝更为亲密的关系吗?
如若没有,皇帝的隐瞒,又是为了什么?
正始帝给太后打伞,慢慢沿着宫道走,他镇静地说道:“贤太妃对他下手了。”
太后微蹙眉,“猜得出来。”
不然为何偏偏今日贤太妃要勾着金太嫔去她那里说话?
其实便也是贤太妃拿不准皇帝会不会回来后突然发疯,真的要直入后宫将她杀了。
她去寻太后,也不过是为了将这件事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