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最后言归正传,要过了府试的学生抓紧时间复习,争取七月份的院试再取佳绩,一举考得秀才。
院试是童生试的最高阶段考试,考过了便能取得秀才功名,算是踏入了士大夫阶层的第一步。
秀才有见官不跪,家中免税免役等权限,在地方上是很受人尊敬的。考过府试的学生卯足了劲儿往上读,谁都想考中,不只为自己,考上了家里也跟着沾光。
却说这书院里有个活动,名曰七日谈。所谓七日谈,便是每隔七日的下午时候,学生分成若干组,坐在学里的茵草地上将自己的文章拿出来与其他同窗互相传阅,阅罢各自发表意见,挨个点评自己所看的文章。
这日下午正好逢七日谈时间,学生们分了五组,每组七人围坐在茵草地上,将上午写好的文章拿出来互相传阅。
蒙真与邓博文许嘉兴等人一组,大家相互阅罢,由邓博文开始点评每人所写的文章。
邓博文看着温和沉着,评起文章来可是相当犀利,一篇文章,他寥寥数语,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往往能说到文章的症结上,一时赢得大家喝彩连连。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人点评,这两人也是评词简练,三言两语就将一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指正出来了。
到了第四个学生点评时,此人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说的时间比前面三个人加起来都要长,许是听得乏味了,这时许嘉兴伸手打了个哈欠,眼睛飘往别处。
却引来邓博文一句,“嘉兴,你在看什么,好好听讲。”
这刚走了神就被邓博文抓了个正着,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许嘉兴意兴索然,这邓博文也真是的,自己不过走会儿神,他干嘛非揪着不放。
“我眼睛有些疼,眺望远处明明目。”像往日时候一样,许嘉兴又为自己找了个蹩脚的理由开脱。
邓博文知他那些小心思,有意为难:“既是眼睛疼,想必你方才看了不少书,不如你来为大家点评下那几篇文章。”
许嘉兴面露窘色,显然是被他为难住了,怏怏说:“博文,这位同窗点评的很好,我与他的观点一样,没什么可说的。”
邓博文拿他没办法,摇摇头:“你呀你,可上点心吧。”
许嘉兴今年十六岁,比邓博文小一岁,两人性子也截然相反,邓博文温和沉稳,许嘉兴则如小鹿一般,对什么事都稀奇,很容易受外物影响,读书听课时也就容易走心。
他去年也有参加县试府试,只不过府试时不幸被刷下来了,今年才有幸上了岸。许嘉兴这人虽说神思不稳,脑袋却是个灵光的,但凡稍用点心,文章课业基本一点即通。
学里多是少年人,大都性格简单,没什么心眼歪歪道道,聚在一起讨论文章时,看到谁有懈怠,其他人便会督促几句。
许嘉兴被邓博文这么一说,再不敢分神走心,乖乖觉觉听其他同窗点评文章。
最后一个由蒙真来为大家点评。蒙真此人平日里本就言寡,评文时亦是一样,他先是指出每个人文章的不足之处,之后又大夸特夸了一番文章的可取之处。
他人虽年老,声音却中气十足,配上他那一本正经的面目表情,倒与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郑夫子有几分相似,是以同窗们个个敛声屏气,静静听他点评文章,并无一人走神分心,胡乱扭动。
书院里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们学习上的互动交流,有的时候,学生们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往往是当局者迷,若得同窗之间的点评指导,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汲取他人好的地方,这也不失为提升自己的一种好法子。
反正蒙真是喜欢这个七日谈的,通过不同学生的点评讲解,他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之,汲取他人好的地方运用到自己文章中,如此一来,他的文章比先前更加精进了。
就这样过了两个七日谈后,时间进入了五月。
这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蒙家儿子们都在跟前,一大早下人们灶上忙活,做了甜咸两种口味的粽子,甜的有豆沙粽,蜜枣粽,紫米粽,玫瑰粽,杂粮八宝粽,咸的有猪肉粽,牛肉粽,蛋黄粽,蟹黄粽,香肠粽等等,端上桌来,眼花缭乱,应有尽有。
蒙澈馋的直流口水,可他的父亲与哥哥们都没有动筷,他便不能先动,只得缩回蠢蠢欲动的手,咽下了那口将淌不淌的口水。
“大家一起吃吧。”蒙真一声语出,蒙澈眼笑眉开,伸手直接捞了一个蜜枣粽来。
一家人难得齐聚一起,老大老二老三平时不常在家里,在外面忙活各自的生计,平日里都是蒙真单独用餐,偶尔蒙澈过来陪用,像今日这样的热闹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感受得到。
就连老五,蒙真侧眸看看,蒙渊正坐在婴儿椅里,小肉身子扭动着,伸手够要桌上的吃食。
蒙真拆了个豆沙粽挖了一小勺塞到他嘴里,蒙渊现下一岁多,已能下地自行走动,这个年岁的小孩大多好动,蒙渊坐在婴儿椅里也不安分,吃完了蒙真喂的那一勺粽米后,够着手还要。
蒙真便又挖了一勺喂给他,待蒙渊第三次要的时候他便不给了。糯米不易消化,大人吃多了尚且积肚子,何况是个尚未断奶才刚能吃些软食的奶娃娃。
蒙渊嘴里没了吃食,急得哭了起来,蒙真便将跟前的蛋花汤喂给他喝,蒙渊吸溜了一口,对着蒙真嘎嘎笑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