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7页

      颜乔手滑不小心划拉了一下屏幕,界面停留在去年孔峙给她发的三条好友申请上。
    巧合得像命运的安排。
    他说,他有话要对她说。
    他说,他应该照顾她的感受。
    他说,他不希望他们就这样错过。
    可是当时她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没有接受他的道歉,终究是那样错过了。
    她刚到泽城的第一个月,尹璐缇每天都会给她播报关于孔峙的实况消息。
    孔峙把海城翻了个底朝天,疯了一样找她。
    孔峙跟宋晏君闹僵了,两个人在商场上战得如火如荼,搞得生灵涂炭,一周上一次新闻头条。
    孔峙为了她和他家老爷子断绝了父子关系,下一步就是大义灭亲。
    孔峙生病发烧,底下的人伺机造反,集团内部一片混乱。
    她回尹璐缇:他这样做只会让我成为各种意义上的罪人,藕断丝连对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好处。
    尹璐缇说:颜乔,你真狠心。
    之后消失了一阵。
    大概是尹璐缇把她的话转告给孔峙以后奏了效,半年后尹璐缇又来找她,说一切都解决了。
    颜乔也不知道这个一切都解决了是什么意思,但是她说过自己不会后悔,便强忍着怀念劝自己不要回头。
    可是今天,深夜本来就脆弱敏感,再加上在恶心上司和下头男那里受到了委屈,过去和现实的落差袭上心头,像暴雨引起了山洪,泪水如决堤般倾泻而下。
    孔峙。
    孔峙……
    怎么办?她好想他啊。
    分开这么久,他的颦笑喜怒她竟半点没有忘掉。
    于是当她无意间睡着,在梦里和他相见了。
    梦里她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还炖了他最喜欢的桃胶银耳羹,准备舀出一碗的时候,手机响了,是他给设的专属铃声。
    她满心欢喜地跑去接起,忽然梦醒了。
    她趴在办公桌上睡得上半身僵痛,下半身刺麻,眼角挂着在梦中流的泪水。
    她心酸地笑了笑,旋即哭着说:“我说你怎么会回来找我呢。”
    原来是一场梦啊。
    黄粱美梦猝然破碎,日子还是要照样过。
    不出所料,上司拿她做好的PPT交了差,连声谢谢都没跟她讲,最后在会上被高层表扬,竟然心安理得地抢占了她的功劳,觍着脸说这是自己的本分。
    厚颜无耻到令人发指。
    更气人的还在后面。
    上司估计是寻思着自己好不容易当了个“官”,怎么能不摆官架子呢,出去的时候身边不带个小跟班彰显不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便总拉着颜乔跟他出门谈事。
    颜乔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完,还要被他呼来喝去,端茶倒水,听凭差遣,扮演工具人的角色。
    充当摆设也就罢了,他还要加以利用,说着带她去见“大师”,却是借着贬低她来捧“大师”的臭脚,说什么“你看看人家黄大师,上午出现场,下午稿子就发出来了,效率多高,多学着点,你要修炼多少年才能做到这样啊”。
    行内的人都知道,那种政府活动的新闻稿是有模板可以套的,去现场之前就已经写好了。
    而且人家是有团队可以协作的,他们这个小破公司总共就她一个文案,每天绞尽脑汁想怎么写推销房子的软文,篇篇都得变花样。
    两种文体都不一样,有什么可比性。
    她跟在孔峙身边的时候从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
    孔峙就没有把她当过仆从使唤。
    她每次跟他出门不是增长见闻就是受益匪浅,而跟着现任上司只有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
    一天到晚被这么欺压,是个人都受不了,颜乔忍不住越级上访,把上司给告了。
    两人面对面对质,上司反咬她一口,说她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态度不端正,光想着怎么偷懒,这才被他一叫就走,然后把他提前让她写的对公司的意见调出来,污蔑她对公司管理层心存不满。
    竟早挖好了坑等着她跳。
    好一招借刀杀人。
    到最后,上司用她的笔表达自己希望公司改进的地方,而颜乔的履历上多了开除这道无法抹除的污点。
    她心灰意冷,也意识到自己在异乡无依无靠,准备重返故地了。
    第四十三章
    当初颜乔离开海城的时候,并没有奔走相告,反而跟逃难似的消失得悄无声息。
    要不是孔峙兴师动众,四处张贴寻人悬赏启事,闹得满城风雨,她也不必像通缉犯一样,被八竿子打不着的露水之交打听近况。
    她跟人说的是在海城呆了二十几年了,过于安逸,想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体验一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谁料别人压根不信,不知是谁第一个传出的谣言,总之后来越传越离谱了。
    有人说她是因为得罪了孔峙,孔峙要弄死她,所以不敢再在海城呆下去了。
    有人说她是因为欠了一屁股债不想还,所以卷款跑路了。
    有人说她是因为怀了野孩子打了胎,所以去外省祸害接盘的老实人了。
    都是抓住了那么一点蛛丝马迹,结合百分之九十九的臆想,编造出了荒谬至极的传言。
    俗话说得好,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颜乔刚从陶滢那里听说这些传言的时候,把账都算在了孔峙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