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4页

      “韦尔斯利夫人这次当之无愧应该坐最中间,您可是大英雄的母亲。”
    几个贵妇连忙赶来参加莫宁顿庄园的茶会进行巴结,脸上堆满粉扑扑的笑容,围在安娜身边,用一副尊敬而艳羡的目光盯着这个春风得意的老妇人。
    安娜心情大好,用一把镶着钻石的羽毛扇遮住咧开嘴的笑意,她的地位从未如此崇高,母凭子贵的愉悦令落魄了半辈子的她仿佛身在云端。
    德?克林夫人立刻接上:“可不是,韦尔斯利将军即将受封为威灵顿公爵,全爱尔兰都将以他为荣。”
    “什么?公爵!”威尔伯顿夫人顿时发出夸张的惊呼,“你现在是公爵老夫人了呀安娜!要知道,全英国的世袭公爵才几个。啧啧,不愧是我们都看好的亚瑟,我当初就说,你这小儿子会给你的家族带来至高的冠冕。”
    然而她这话说出来自己也发觉漏洞百出。毕竟当年带头和众贵妇私底下嘲笑亚瑟的人就是她自己,闻言,邓尔利斯侯爵夫人和德?克林夫人不禁意味深长地对视,互相露出一个莫名的笑容。
    这个如今殷勤献得过了头的贵夫人,曾经称亚瑟为「一无是处的花花公子」,「注定一辈子当垫脚石的可怜虫」,将他贬为全伦敦最不可能翻身的窝囊废。
    果然,从前谁嘲讽得最得意,今日就是谁最热衷于讨好,把自己满面敷粉的骄贵脸孔揭下来,拱手相送于上位者的脚底任凭踩弄,这是这个大陆自建立以来便亘古不变的定律。
    到了预定的日子,亚瑟在欢呼声里凯旋,无数市民站在道边为他喝彩,甚至鸣起了专为庆贺英雄归来的礼炮。
    “荣耀归于韦尔斯利!”
    他们高喊着独属于亚瑟在军中的胜利称号「杜罗」,代指万岁,如同庆祝一个重大的节日。
    亚瑟骑在白马之上,在众人簇拥之下来到英王的威斯敏斯特宫,迎接独属于他的授爵仪式。
    艾薇坐在观礼的席位之中,视线一瞥,她窥见坎宁和阿丁顿阴沉的脸,两人皆是缄默不语,互相传递心照不宣的怨恨神情。
    嫉妒与不甘在深渊里萌芽拔节,吞噬了心肠,将他们的面孔染成晦暗的色泽。
    他们的同党们聚拢周围,都在小声窃窃私语,面对亚瑟的方向,眼神不约而同,皆是隐藏于眉目之下的忌恨与恼怒。
    这时她看见凯文走过他们身旁,这还是她第一次发现他穿一身只出现在宫廷正式场合的深红色丝绒大衣,缀有四条貂皮,家族冠冕上有一个流光溢彩的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举手投足间,祖先身为凯尔特征服者的压迫与尊贵的气息瞬而吸引所有人的注视。
    后者集体谦恭地俯首行鞠躬礼,语气尊敬:“晚上好,克拉伦斯公爵先生。”
    不出意料,他仅仅以目光扫视一眼,甚至未停下作任何回礼,高傲一如往常,不动声色地坐下了属于他的位置。
    然而他是全场地位仅次于亲王的唯一公爵,放眼现在整个威斯敏斯特宫。
    唯有即将受爵的亚瑟能够与他分庭抗礼,没有人敢对他表示不满的情绪。
    他高贵的出身与辉煌的祖上让他拥有倨傲的底气,即使从不对任何人假以辞色,也阻止不了其他贵族和大臣来搭话的意图。
    就在他们攀附之心蠢蠢欲动的时刻,“恭迎吾王!”
    卫兵突然发出一道高声的呼喊,随即全体起立,凝视英王乔治三世在庄严与宁静中从大门口缓缓走入殿堂。
    艾薇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端详这位老人。
    他的面孔上布满暗沉的寿斑,身上已不可避免地带上死气沉沉的气息,青春女神没有因为他的身份垂怜于他,而冥王普路同更是一视同仁,派出病魔前来侵夺凡间君王的,令他颓败蹒跚,拄着拐杖依然体力不支,在花岗岩地砖上险些摔倒在地。
    侍卫连忙上前搀扶,维持他作为君主的尊严,而后递上一只金盘。
    满堂焦点之中,明亮的光影集聚,亚瑟双膝跪地,等待英王的册封。
    日光透过窗棂洒落他的金发,侧脸静谧而果决,如同神明之子。
    “英王先祖在上,乔治三世遵从枢密院之决议,亚瑟?韦尔斯利敕封为威灵顿公爵,愿上帝帮助威灵顿公爵阁下,愿荣光归于亚瑟?韦尔斯利先生。”
    英王宣读过诏书,手持一把宝剑,轻轻敲打他的肩膀。
    随后,乔治三世从金盘里捧出那顶代表荣耀与光辉的冠冕,戴于他的发顶。
    此时侍卫一齐半跪致礼,“愿上帝庇佑威灵顿公爵阁下。”
    英王关注他的目光充满赞许,又附在他耳边叮嘱了什么,满意地扬起慈祥的微笑,在侍从的簇拥下离开了宫殿。
    “祝贺您,威灵顿公爵阁下。”坎宁率先走到他身旁抚掌,脸上笑容在表皮间停留,像一匹发现猎物后抑制兴奋的狼。
    尽管在旁人看来,空气照旧寻常,这两个人不过是在进行同僚间的客套。
    然而亚瑟自始至终,一言未发,只沉默地盯着他,眼底波澜暗涌,却只有他的妹妹知道这是他发泄怒气的前兆。
    这时阿丁顿亦站起,缓缓靠近亚瑟,“虽然我们过去造成了一些不愉快,但我仍要尊称你为威灵顿公爵。”
    “我想,罗伯特如果也在这里,心里不知是嫉妒呢,还是真心实意为你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