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崔翰是个聪明人,或许存有几分私心,却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理学之所以在后期饱受诟病,正是因为理学独大,官方思想,显赫的同时也逐渐腐朽。
圣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样适用于理学。
当一种思想无法从外界汲取新鲜营养后,就不免走向灭亡。
叶敛一直隐隐绰绰有些想法,无论是召集墨家门人,还是搜寻农家等百家,都有这种意思。
经过钟离熙的提醒,叶敛越发清晰。
“大周的学宫就建在大兴府如何?”叶敛道。
等两都并立,学宫恰好也可以收拢人心。
钟离熙自然没有意见。
叶敛道,“学宫一事是你的主意,就由你来命名。”
钟离熙想了一瞬,“复鸣学宫,如何?”
意在鼓励诸子发声,光复百家争鸣的盛景。
“好,那便是复鸣学宫。”叶敛抚掌定下。
国子监教弟子。
复鸣学宫培养师长。
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说到大兴府,就不得不提迁都。
迁都一事进展并不顺利。
几位重臣勉强同意并立两都,却无法接受常驻大兴府。
“大兴府改名大都,日后便是朝廷常在地。”叶敛坚持道。
他大费周章营造新都,为的正是将朝廷中心迁往幽州。
防止内轻外重或内重外轻的局面。
将朝廷留在汴梁,他迁都的意义何在。
平白两地奔波,劳民伤财不成。
叶敛甚至有些后悔,早知道他便先斩后奏。
他原本就打算借避暑之机迁都,等朝廷到大兴府,再提常驻一事。
反正都到了,他这个皇帝不走就是了。
耍赖这件事叶敛驾轻就熟。
不过,经过钟相和钟离熙两人的劝说,叶敛遗憾放弃了这个想法。
于是本该出现在大兴府的场面提前出现。
“朝廷常驻大兴府,汴梁都城名存实亡,陛下三思,不必急于一时。”
几位重臣也是丝毫不让。
他们的忠心天地可鉴。
陛下和朝廷都跑到大兴府,汴梁只剩一个空壳,能骗得过谁。
做官做到朝廷重臣,他们可不是容易哄骗之人。
陛下明显是要弃汴梁,几位重臣心知无法阻拦,却依旧要提前表明态度。
如此操之过急,万一汴梁生变,他们可不愿承担责任。
陛下不在意身后名,他们在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私心。
叶敛不在意他们的小心思,却厌烦了所谓的圆滑。
这些人若是直说,叶敛反而会赞叹一声。
但明哲保身是千百年官场形成的风气,不是叶敛短时间能改变的。
每每如此,叶敛便更加体会到钟相的可贵。
“钟相留下,”叶敛不耐烦地挥手,“你们先退下吧。”
反正也讨论不出什么。
钟离微见圣上皱眉,不由得心中叹气。
迁都本就不是小事,诸位大人谨慎些也是情有可原。
钟离微刚想开口劝劝陛下,却见内殿走出熟悉的身影。
“光光,你怎么在这?”
钟离微压低声音,难掩震惊。
叶敛轻咳,“皇后来帮朕喂猫。”
子夜恰时“喵呜”叫了一声,很给面子。
钟离微将目光落在女儿怀中的黑猫,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不相信。
他看起来这么好骗吗?
第97章 留下
好骗嘛自然是不好骗的。
钟离熙将子夜放下,解释道,“迁都一事女儿有所耳闻……”
钟离微却已经从震惊中缓过神,“皇后娘娘!”
后宫不得干政,更不要说君臣有别。
钟离熙嫁给圣上,便是君。
深知父亲性格的钟离熙无奈改口道,“本宫有所耳闻。”
迁都一事,利大于弊,势在必行。
唯一需要改进的就是方法。
叶敛见钟相神情严肃,不由得出声。
“钟相莫要难为皇后了,若不是皇后拦着,朕已经到大兴府了。”
正在舔爪的子夜突然抬起头,视线在钟离熙和宿主间移动。
这两人关系什么时候这么亲近了?
子夜很是疑惑。
它自然是听出宿主话中的维护之意。
直到瞥到宿主压袍的荷包,子夜的瞳孔瞬时放大。
钟相被圣上的话一惊,果然顾不得钟离熙,皱眉道,“陛下是还打算用攻打高丽为由不成?”
叶敛随口就接话道,“那倒不是,这不是天气热了,用的是避暑。”
“呵呵!”钟离微脸黑了,“陛下真是思虑周全。”
差点连他都被蒙在鼓里。
钟离微勉强维持住镇定,提醒道,“陛下可还记得刺杀后说过的话?”
好话不说第二遍,叶敛理亏闭嘴。
钟离熙沉声道,“陛下可是说过决不会以身犯险?”
叶敛抬眼给了钟离熙一个安抚的眼神,无奈道,“最多不过是朝臣的意见大一点,谈不上以身犯险。”
正在震惊中的子夜听到宿主这话,不由得抽抽嘴角。
子夜想到自己陪宿主枪林弹雨中走过,留下心酸泪。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