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页

      顾知意也不在乎她们怎么想的了,只想着能快点到达县城。
    牛车晃晃荡荡走了快一个小时,才到了县城,大柱叔在路口就把她们放了下来。并且约好了,想坐车就下午三点准时在路口等,过时不候。
    顾知意好不容易下了车,不禁深深的吸了口气。
    真是不容易啊,她已经想好了,除非有必要,不然能少来县城就少来吧。何况她现在这具身体还怀着身孕,也不好整天往外跑。
    车上的妇女下了车就各自往自己要去的地方走去。顾知意跟刘嫂子打了声招呼,也就按照原身的记忆往邮局的方向走去。整个县城看着不大,基本上都是低矮的房屋错落在一起。
    现在还没有开放经济,都还是公有制,不允许私人做生意。哪怕到后来的几年,私人做生意都会被人说是“投机倒把”。
    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满地是黄金的年代,只要你能吃苦。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但目前来看,整个县城大一点的建筑其实也就是邮局、供销社、粮站以及国营饭店。都属于国有经营,像大一点的百货大楼就要到市里才有了。
    从路口下了车,顾知意就往南边走了十分钟的样子,就看到了邮局的牌子,其实说是邮局,也就是几间屋子打通了,这会寄信的一个窗口排满了人。
    顾知意走到另外一个拿信件的窗台,把带的结婚证明跟村里开的证明,给了工作人员。确定好信息,签了字,就拿到了林君泽寄来的三十五块津贴,跟一些票据。
    这会的工人每个月工资也就二三十块,已经算得上好的了。所以林君泽每个月寄回来三四十也是够够的了。
    在普通人家里都够生活大半年的了。当然这里不包括顾知意。
    顾知意又问了电报,看着电报上写着“重伤!速来”后面是军区医院的地址。
    现在的电报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电报,以及电报的内容,跟一张收据一样。
    一般人没什么急事都是靠写信,虽然慢了点,但是一封信也才两毛钱。电报则是一个字就要四分钱,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写信。
    这个时间点刚好是林君泽受了伤的时间,过段时间就该回家养伤了。
    后面又回了部队,只是到了退休,也没爬到多高的位置罢了。
    之前来的电报,似乎还是林老三跟林母一起去照顾的。
    不过嘛,现在自己来了,自己要不要去会会这个便宜丈夫呢?
    顾知意想了一会便不想了,把津贴的钱都拿了出来,一共是35块。顾知意借着布包的遮挡,把钱跟票据都放进了空间里。
    毕竟外面再安全,也没有自己的空间来得稳妥。
    第12章 捡漏
    随后又想着家里缺的东西,还得去一趟供销社给两个孩子扯几块布,给孩子做衣服。
    得亏原身之前存了不少布票打算给她自己买衣裳,不然这会顾知意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衣服。在这个什么都需要票据的年代,除非去黑市,不过那里不要票价格则要高出市场价好几倍。
    顾知意之前出门就把这些钱票都放进了空间里,这会也就按照原身的记忆,走到离邮局不远的供销社。走了不到五分钟,在一棵百年榕树旁,就看到了门口挂着“丰县供销合作社”的牌子,墙上还写着“为人民服务”“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一些标语。
    其实说是供销社,其实也就现代的便利店一般大小,也是几间平房连起来的。
    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人可真不少,满满当当的,一眼望过去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口。
    看着里面这么多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就是不买,顺便唠唠嗑,打磨打磨时间。顾知意护着肚子,顺着人群往里面挤去。
    柜台上面都有写着是什么区,比如副食品区,门市部等等。
    顾知意走到了布匹区,看到柜台上摆放着花花绿绿的布匹,就有些接受无能。实在是,以她现代一个服装设计师的眼光真的看不上这些。
    但是现在的眼光确实如此,顾知意也就在一堆花花绿绿的布料中,找了颜色比较低调,适合男孩子穿的衣服。找供销员量了十三尺的藏蓝色棉布。又看到了现在这个年代最流行的的确良布料,又量了六尺三寸。
    差不多也就是刚好做成年人一件的衣服。顾知意倒是没想到给自己买,毕竟现在自己肚子大了,现在做了也穿不了。
    买完布料,又去旁边的生活用品区看看,现在的供销员也算是吃公粮的,自诩高人一等,再说卖得多也不像现代会有工资提成,所以可见供销员的态度,真的说不上好。
    哪怕柜台后面还挂着“挑多不厌,问多不烦”等标语。
    不过顾知意这会也不会去计较这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不是嘛?
    到了生活区,买了几瓶雪花霜跟蛤蜊油,都是小盒子装的,雪花霜一盒是3毛,蛤蜊油是1毛,不要票。还有一种雪花霜是可以自己在罐子去装的,按量记钱。
    顾知意也就各拿了几盒,要说现在女人最喜欢什么,那雪花霜跟蛤蜊油无疑是首选。顾子意特别有心机的备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又买了几斤糕点,看着供销员,划拉划拉两下,收了钱,就有一根绳子滑到另外一边,再找零钱,开完票据又划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