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现在听唐粒这么一说,倒是放心不少,至少人家心里是有谱的。
唐国成也说:是呀,我们几个地里刨食的老农民都没听说过。
那是你们平时不看报纸,前两年他们县里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上过市里报纸呢。唐粒说。
其实是上辈子她带了个艺人特爱吃杨梅,突发奇想要给杨梅做代言,她专门去了解了,才知道人家的杨梅历史悠久,远销海外,每年都不够卖的,压根用不着明星代言。
永宁县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的事是真的,可有没有上过报纸,唐粒其实并不清楚。
不过,估计也没人会关注这一茬。
这年头没有网络,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除了口口相传,可不就靠报纸和广播嘛。
全种杨梅,这能卖出去吗?杜兴听他们这对话,就知道搞种养殖基地应该是有谱了,心里那个高兴啊,激动得手都抖了。
可同时也担心呐,听这意思,是要扩大杨梅的种植面积啊,之前的产量,杨梅都卖不出去,再扩大面积,这往哪里卖去呀?
对,都种杨梅,不止要搞全县最大的杨梅种植基地,以后还要搞杨梅采摘观光园,让城里人来你们这里摘杨梅、吃农家菜。唐粒笑道。
这怎么可能,城里人哪稀罕来咱们这山旮旯里。杜兴连连摆手。别说搞什么基地、观光园了,只要能把杨梅卖出去,让村民都能吃饱饭,他就满足了。
杜支书,不要妄自菲薄,现在咱们这山旮旯是穷,可以后这山山水水的,都会成为财富。唐粒说,其实三年前容城就开始搞桃花节了,要换了您,跑那老远就为看个桃花肯定不乐意是吧,可人家第一次搞桃花节,就吸引了四十余万人次的游客,直接经济收入一百多万元。
我了解过,咱们市这方面发展还比较落后,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农业观光园,这就是机会,要咱们真能搞起来,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肯定少不了。唐粒看向方致远,对吧,方所?
她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方致远还能不懂吗:只要你能搞起来,市县农业部门的关系我去跑,不过,唐粒,咱们干事业,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你这可有放卫星的架势了啊,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好高骛远要不得呀。
容城的桃花节,方致远倒也听说过。可人家那是有基础有底蕴的,一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问有谁没听说过?
小杜村呢,安县人都未必知道,山旮旯里的小山村,你说能跟容城的桃花节比嘛。
而且,人家看桃花还算个观光旅游,你采杨梅算什么,忆苦思甜投身劳动?
在方致远想来,谁闲了没事,大夏天的跑到山村里喂蚊子采杨梅呀,这不是闲的嘛。
唐粒笑道:是好高骛远,还是眼光长远,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呗。
这刚刚迈入九十年代呢,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苦哈哈地穷了这么多年,挣钱了还不得享受享受,而享受什么呢,当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钱挣得越多越好,活呢自然是干得越少越好。
现在的人,为了走得远一些,攒钱买自行车、摩托车,谁家要有辆小汽车,那绝对是在全县都是数得上的。哪能想到将来的人们为了锻炼身体,不坐小汽车,反而要走路,那些驴友徒步一走还走几十公里呢?
现在的村民,大热天的上山采杨梅,那是劳作,而未来那些游客,戴着太阳镜撑着太阳伞上山采杨梅,却是为了体验生活。
小杜村这环境,搞好了,以后这绿水青山呐,就是金山银山。
搞杨梅种植基地,当然没那么容易,选种,种植,授粉,疏果,治虫,每一步都是学问。最主要的是果树这东西,投资回报周期太长,唐粒现在手头没那么多钱,回头还得找于向文这个大财主商量。
所以唐粒也没跟杜兴说死,只让他等消息,然后就跟唐国强他们一起回了嫩溪村。
大概是之前杀鸡儆猴的效果不错,后面土地交接再没出过什么问题。
唐国强他们两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兄弟仨商量着,半回忆半摸索地,就把塑料大棚给搭了起来,草莓秧苗就全都种进棚里了。火龙果的秧苗,一截截的,挺像仙人掌,倒是不用大棚,直接种外面就行了。剩下的土地,就按照唐粒说的,种了芦笋和西蓝花。
这几样东西当地人可都没怎么见过,村民们瞧着稀奇,看到火龙果苗就得问,你家种这么多仙人掌干嘛,仙人掌还能吃不成,等西蓝花长出来了,就得问别人家的花菜都是白色的,你老唐家的花菜长出来怎么是个绿色的,再等到芦笋长出来,就又得问,你们这种的是文竹吧,种这么多文竹干嘛用,当柴火都嫌它不经烧呢。
倒是从村里招的十个帮工,成天跟在唐家兄弟仨后头,边学技术边干活,没几天就都门清了。
你们这少见多怪的,人那不是仙人掌,是火龙果,是个老高档的水果,还有那绿色的不是花菜,是从花国引进的新品种,西蓝花,那个也不是文竹,人家那是芦笋,一种蔬菜,据说可有营养了,城里人都爱吃。
好嘛,嫩溪村这种养殖基地,东西还没长出来呢,名声已经传遍十里八村了,大家都听说嫩溪村种了些稀奇的蔬菜水果,没事回个娘家走个亲戚什么的,都得跑来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