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7页

      王博有些后悔:“早知道味道这么好,就该全买下来。”
    “虚不受补。”苏清之瞄了一眼王博, 十分的, 这是大补之物。”
    王博:“谁虚不受补了?我很健康。”
    王博只差狂拍胸口证明自己很强大了。
    苏清之:“反正我们吃这一锅吃不完, 思博兄回去的时候,记得给嫂夫人带点。”
    “嗯, 知道了。”
    别看王博总喜欢母老虎、凶婆娘的称呼李氏, 实际上真的只是嘴巴上叫喧得厉害,心里还是挺敬重李氏的。当然这和李氏本性彪悍有关, 敬重归敬重,王博主要是怕。
    一顿别开生面的炖羊肉吃完, 王博又在苏清之的新家待了一会儿, 才慢悠悠的打道回府。很快到了离开老家的那一天。如王博所说的那样, 他准备跟着苏清之一起去京城做生意。
    有苏清之作为庇护, 王博这位狗大户,定然能够很好的在京城待下去。不说其他, 最起码不会被人刻意的刁难。士农工商, 哪怕是灵异的古代位面, 商人都处于社会的底层, 生活富足也是如此。
    就苏清之知晓的,一般商户人都喜欢做投资,比如说以翁婿的方式资助贫穷学子,妄想贫穷学子考中后,带着他们一起鸡犬升天。
    当然了,这样的投资,赌的人品,看中的读书人女婿,人品不好,什么投资都会成空。
    苏清之呢,也是有大把的商户想投资他。
    但是吧,苏清之从来都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主儿,他觉得与其牺牲婚姻换取优越的读书环境,还不如交好金主爸爸,王博给的,苏清之更接受得心安理得。
    是朋友,也是可以等价交换的。
    苏清之又不是只索取不付出。
    这回上京,苏清之是准备去翰林院报道。因此并没有纯粹靠两条腿走,而是坐的马车。
    是王博家的马车。
    准备了两辆,一辆女眷坐,一辆则是苏清之和王博同坐。
    很快,马车驶离了老家,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此时的天气很好,赞一句枫叶红似朝阳也不为过。过了两天,马车抵达一处县城,稍作休整,就继续上路。临近天黑的时候,路过一间茶寮。
    王博闹着口渴,一行人就停下,进了茶寮。
    茶寮的生意很冷清,有一对看起来像是祖孙的女子在忙碌。
    年老的女子,暂且称一句老婆婆,她见来了客人,本想伺候的,但是吧,王博嫌弃她手脚不利索,干脆就准备自己动手。
    王博身上有有钱人的通病,很是矫情。
    出门在外,总算带着自家茶园产的清茶。这回上京,就带了不少自家茶园产的清茶。
    这不,王博总觉得茶寮提供的茶水太粗鄙,隐隐约约还有点怪味,干脆就只用了店里的开水,用自己带的茶叶沏了壶茶。
    “尝尝,这是新年刚出的龙井。”
    苏清之喝了一口,只觉清香扑鼻,满口留香,便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冲着王博打趣说道。“这是贡茶吧?”
    王博:“哪是贡茶哦,这只是我家茶园今年清明前采的第一批新茶,味道自然比清明节后采的好。”
    “哦?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苏清之笑了笑,“明年新茶给我多留点。去了京城花费颇多,能从你那里‘搜刮’一些是一些。”
    这话是说笑,王博不会当真,当即就笑着还嘴。苏清之呢,不相让,两人你来我往,很快就说得热火朝天。
    李氏则坐在一旁,她的身后站着两名做妇人打扮的女子。是王博纳的姨娘,没有皇甫五姑娘的存在,倒是嗯那位人美歌声更美的皇甫姑娘,成了王博的平妻,就坐在李氏的侧面。
    李氏对她没有敌意,主要是皇甫姑娘一入王家门,就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妖精的身份说了。只是为了求一个庇护,才委身王博。倒是想委身苏清之,问题是活人给他红袖添香,苏清之都不屑,何况是妖精。
    此时皇甫姑娘手中正攥着一把折扇,神色未明的打量着茶寮。
    “怎么了?”李氏压低声音问。
    “感觉不太对劲。”皇甫姑娘蹙眉,同样压低声音道:“总觉得这里怪怪的。”
    李氏:“???怪怪的。”
    李氏迟疑,下意识的看向显得忙忙碌碌的老婆婆。此时又来客人了,老婆婆以不符合她年龄的速度,快速的给客人倒茶。都是粗瓷大碗胜的粗茶,看起来没什么不对。
    李氏看不太出来,却很相信皇甫姑娘的判断,毕竟皇甫姑娘不是人,而是一只狐狸。
    不是说吗,狐狸的嗅觉最是灵敏不过。
    说不得是闻到了什么气味儿。
    “别担心。”皇甫姑娘安慰李氏:“咱们这么多人,又有状元公在,不会有什么事的。”
    李氏温柔笑笑,却道:“的确不应当担心,我啊,就是担忧相公那个蠢货,不知不觉中招,累得我们一起遭殃。”
    “这倒是极有可能。”
    皇甫姑娘轻笑起来,开始浅声和李氏继续谈话。并不知晓苏清之若有所思的目光,频频放在她的身上。
    过了一会儿,又有客人来。
    这一回,是几个相携到处游玩的学子。
    他们坐下后,一边高谈阔论,一边让老婆婆上糕点茶水。
    估计是他们普遍都长得不错,老婆婆想着她有一位年芳二八的孙女待字闺中,居然喊了一声,让她的孙女寇三娘端杯好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