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0页

      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基本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
    对老百姓来说,好日子就是能吃的饱,能穿得暖,还能看得起病,并不是要大富大贵。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这么淳朴。
    赵旸曾经对王胖胖说过,他想让大宋每个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但是却非常难办到。别看这么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非常艰难。
    王胖胖答完第一场考试的考卷后,就提前交卷了。
    真正的交卷时间是在酉时。
    王胖胖可不会等到酉时。
    考官见王胖胖这么早交卷,非常吃惊。不过,他们并没有说什么。
    等王胖胖离开后,一个考官忍不住看了看他的考卷。见他基本上全部答对了,心中又是一惊。
    王胖胖是整个考场第一个交卷的学子。他爹爹和娘并没有在官学门口等他。
    他直接回了家,王夫人见他这么早回来,吓了一跳。
    “这还没有到午时,你怎么就回来了?”
    “考完了,当然就回来了。”王胖胖拿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这么快就考完了?”王夫人一脸吃惊,“不是说科举考试很难吗?”
    “不难,县试非常简单。”王胖胖有些嫌弃地说道,“但是也太简单了吧,得跟殿下说说,让他加大县试的难度。”如果其他学子听到王胖胖这句话,一定会杀了他。
    虽然县试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但是对不少人来并不简单。
    听到儿子这么说,王夫人心里就放心了:“你接下来还考不考?”
    “不考了。”王胖胖非常自信地说道,“我一定能考过正场考试。”
    “那接下来就直接考府试了?”
    王胖胖轻点了下头:“嗯。”
    “你去睡一会儿吧,等我做好午饭叫你。”
    “那我去睡一会儿。”这段时间待在家里,真的有些无聊了。唉,他有些想阳阳了。得考完童试,他才能进宫见阳阳。
    等到午时,王夫人把王胖胖叫了起来。
    王胖胖的妹妹从曾家回来了,见她哥哥回来了,心里非常高兴,一直拉着她哥哥问县试。虽然她才两岁不懂县试是什么,但是她好奇。
    等到下午,曹许就来找王胖胖。
    “果然被殿下料中了,你早早就交了卷。”
    “太简单了,我两个时辰不到就写完了。”王胖胖问道,“殿下怎么样?”
    “殿下很好。”
    “我想回东宫了。”
    “等你考完童试就能回去。”曹许笑着说道,“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苏轼有儿子了。”
    “真的假的?”
    三年前,苏轼申请调到杭州。没多久,他家里就安排他和他的青梅竹马成亲。
    苏轼成亲的时候,曹许和王胖胖还特意去喝了喜酒。赵旸因为身份的问题,曹皇后和宋仁宗不放心他出远门,他就没去喝喜酒。
    去年六月份,苏轼的妻子怀有身孕。
    苏轼第一时间就写信跟赵旸分享了他当爹的喜悦。
    赵旸替他高兴,送了不少东西给他。
    他还跟苏轼他们说过,他以后要做他们孩子的干爹。苏轼他们当然巴不得。
    苏轼还让赵旸给他的孩子取名。
    赵旸觉得这是苏轼的第一个孩子,应该由他自己取或者由孩子的祖父起,他取的话就不太合适。
    等苏轼再生一个孩子,他再给这个孩子取名字。
    去年,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苏辙成亲了,娶的是史家娘子。
    沈括忙着四处游历,暂时没时间,也没有心思娶妻生子。
    除了苏轼和苏辙成了亲,赵旸身边的其他人并没有成亲。
    福康公主的亲事至今还没有定下来。
    这三年,曹皇后给福康公主安排了不少婚事,但是宋仁宗总是嫌弃这个不好,嫌弃那个不好,导致福康公主一直没有定亲。
    今年,福康公主十八岁了,算是大姑娘了。换做在别人家,就算十八岁没嫁人,但是亲事肯定定好了。不过,她是公主,哪怕二十八岁没有定亲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她对于自己没有定亲一事也不在意,更不着急。
    高滔滔也没有定亲。去年,她及笄了,有不少人给她说亲,但是她都没有同意。不过,她没有资格像福康公主那样任性。
    高家决定在今年考中的进士中,挑选一个做女婿。
    高滔滔不是公主,她的夫君可以参政。她对她未来的夫婿只要一个要求,不许纳妾。所以,她要找一个寒门贵子。
    “真的,一个大胖小子,把苏轼高兴坏了。”曹许看了苏轼写给赵旸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当爹的喜悦。
    “可惜了,我要考科举,不然我们可以去杭州看看。”王胖胖也替苏轼开心。
    “只怕我们这几年都不能去杭州看苏轼的儿子了。”曹许看了一眼王胖胖,一脸深意地说道,“等你考完殿试,我们就要准备去北境了。”等去了北境,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
    “这倒是,不过我们到时候说不定能看到苏辙的儿子。”苏辙在北境,并且一直在等着他们。
    “肯定能看到。”
    曹许又跟王胖胖聊了一会儿,才回东宫。
    此时东宫里的赵旸,正在和折筠下棋。
    就在前不久,宋仁宗下旨给赵旸和折筠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