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54页

      杨鑫常来找杨素云,小红是最后一个跟着杨素云读书的孩子,杨素云是京城里来的,她可能会有银子。
    玛瑙来到小杨庄时,杨素云已经被带去了县衙,村里正在办丧事,二老太太后悔极了,已经病倒,郎中说二老太太年纪大了,这次怕是挺不过去了。
    题外话
    感冒,不发烧,鼻塞流鼻涕,连花清瘟不管用,改吃感冒胶囊,还是没用,索性什么药也不吃了,鼻子没事了,又开始咳嗽,咳得停不下来,猫憎狗厌,俩货晚上宁可睡沙发,也不进卧室了,让我独自咳个够。
    第五四七章 英雄(两章合一)
    自从得知时丰县的事里还有杨素云插手,颜雪怀对于杨素云便改观了。
    先前,因为杨素云在灯会上的表现,颜雪怀以为杨素云之因爱生妒,因此才针对她。
    可是现在看来,她觉得杨素云针对的人,或许不是她,不对,或许她是被捎带上的,正主另有其人。
    还能是谁,她的宝贝娘啊!
    想到了李绮娘,便想到了齐慰,颜雪怀之前那些想不通的地方,便全都想通了。
    杨素云喜欢的是齐慰,从始至终都是齐慰,根本没有自家小鲜肉什么事。
    颜雪怀想起了很多事,包括去年冬至时,李绮娘在宫中的遭遇,那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密思极恐,如果不是李绮娘听了自己的话,坚决不去靠近假山,那日死在假山里的人,或许便会是李绮娘。
    事后宫里查过这件事,可是那两名宫女已经自尽,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颜雪怀一直怀疑此事与柴姝有关,想来齐慰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现在想来,杨素云比柴姝的嫌疑更大。
    皇帝登基之后,皇宫里已经换过几批人,即使还有太皇太后时期的老人儿留下来,也不会在重要的位置上。
    柴姝的手伸不了这么长。
    而杨素云却不同了,她原本就是宫中女官,宫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在她进宫做女官之后才来的,以她朝阳宫女官的身份,她想在宫中安排人手并非难事。
    颜雪怀越想越是后怕,玛瑙在信里说,县衙已经过了一次堂,杨素云闭口不言,念在她曾是女官的身份上,知县大人将她暂时收押,待到有新的证据之后再二次升堂。
    颜雪怀无限感慨。
    女官的身份是真的好用。
    因着这个身份,知县不敢给杨素云动刑,更不敢屈打成招。
    杨鑫固然可恨,可是杨宝一家五口何其无辜,还有那个年仅八岁的女孩子。
    乡下人家鲜少能让女孩读书,这个女童可以跟着杨素云读书认字,可见她的父母对她很宠爱,希望她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可是现在,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变成水塘里的一具尸体,她招谁惹谁了?
    杨素云成功害死了自己的继母,说不定后来被推出来顶罪的姨娘,也是被她害死的。
    杨大老爷被收监,杨家名声扫地,而她,只是被送回族里而已。
    所以这一次,她就大干一场,一口气杀了这么多人,除了唯一与她有过节的杨鑫,其他五人与她无怨无仇。
    颜雪怀拍了桌子,她很生气,非常生气。
    她自己从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但是她受不了别人杀死小孩子。
    杨素云不是觉得知县查不到实质证据,不敢动她吗?
    好,很好。
    她给玛瑙写了回信,让人送走之后,柴晏才回来,听说玛瑙那边有了消息,忙问是怎么回事。
    颜雪怀把玛瑙的信交给他,又说了自己的猜测。
    柴晏松了口气,招惹烂桃花的不是他,是他的岳父!
    颜雪怀见他一副强忍得意的模样,心里来气,拿起他的手咬了一口。
    柴晏吃痛,甩着手便想往外跑,忽然想起这里是行宫,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便又折了回来。
    时丰。
    吴太太被女婿接去了府城,吴员外失踪的桉子变成了悬桉,但是时丰县的百姓,全都认为吴员外出事与女人有关。
    初时街头巷尾还在谈论这件事,可是没过多久,这事便无人谈起了。
    如今时丰百姓谈论最多的,是前天城外的那场大火。
    祥云庵走水,县衙怀疑是庵里的人自己放火,因为现场没有找到尸体。
    要么是全都逃出火海,要么就是不想要这座庵堂,临走前放了一把火。
    可若是逃出火海,那人呢?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县衙也派人去附近的村子里询问过,没有听说有从祥云庵里逃出来的人。
    因此,就只能是第二个原因。
    这座庵堂是祥云庵的人自己放火烧掉的。
    不到半日,县城和附近村子便有了几种说法。
    比较可信的是,住在祥云庵的人,是外地逃来的,他们住在这里是为了避祸,可是不知为何,他们的踪迹被仇家知晓了,眼看仇家就要找过来,所以他们便逃跑了,之所以临走之前烧掉祥云庵,只是障眼法罢了,为的是掩人耳目,让仇家误以为他们全都葬身火海。
    比较不可信的说法,则是说祥云庵之所以建在此处,是因为地上镇着厉鬼,原先住在这里的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能镇住那些厉鬼,现在这些人不是出家人,所以那些厉鬼便出来索命了。
    知县大人听说以后,也觉得第一种说法很是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