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虽说是河,这里的河却甚是宽广,杏花亭原是一些王侯贵胄家的纨绔子弟所建,建在水中,十里长廊,周围种满莲花,虽在河中,夏日却是清凉怡人。
后来那些贵族子弟寻了更好的去处,夏日的这里便成了寻常百姓的欢乐地。
不仅是夏日,几乎各个时节都有人往这里来,荷花盛开便赏乐景,荷花枯了便赏岸边的红杉和垂柳,冬日便提一壶小酒去亭上赏雪。因此这河上来往的营生便做了起来。
四时景色变换在我眼里并无差异,我只看得见春日柳絮纷飞的烦躁,夏日蝉鸣焦热的苦楚,秋日萧瑟冷风下残花败叶的悲哀,还有冬日处处白茫茫的孤寂冷清。
话回十六岁的夏天,我正一趟一趟地随着船夫来回摇曳在船上,偶尔替船夫划船,大多时候就是帮着搬些东西,给客人倒茶水,这份活儿清闲,所以钱也很少。
我反正要钱也没用,能糊口便觉得满足。
那天下午很热,热得我口干舌燥的,那个炎热的下午,我遇见了她。
船刚到岸边,我还未出船篷便听到有女声问船夫,要到杏花亭去,大约下午快落日的时候,夏天的天长,晚上去杏花亭的人也不少。
但是去的人总是成群结队的,从未见过一个女子傍晚时节独自去杏花亭的。
也许是为会什么相思人吧,奇怪,我认识的女子无一不重名节,见到男子都遮遮掩掩,似笑非笑的。怎么她?
我揣着疑问钻出船篷,岸边那女子一身白衣,面庞皎洁如玉,一双眼睛明亮闪烁,眉目如画,唇似绛点,好不清丽脱俗,我从未见过这样容貌之人,霎时竟呆住。
“你站在那儿干什么?赶快请小姐上船来。”船夫道。
“哎……”我边应着边手忙脚乱地俯身去拾船头的背篓,然后向她伸手。
她搭上我的手,踏上船来。
夏天的天说变就变,刚到杏花亭便转阴落下瓢泼大雨,我和船家也上了岸避雨,夏天落雨是舒适的。纵然落雨之前叫人气短胸闷,但那郁结在一场雨中便得到消解。
我倚在杏花亭的栏杆上看雨,雨声瓢泼,我坐的位置正好面对着荷花丛的残缺,碧水荡漾,豆大的雨点轻击水面,毕毕剥剥,雨滴很大打得荷花荷叶不住颤动,摇曳之间伴着雨幕中的远山,动静相映,别是一番盎然的诗意。
我坐的位置甚巧,杏花亭十里曲折,一抬头便能看见远处的女子,她背倚亭上的柱子,目光落在花上,吹起了手中的笛子,笛声悠扬,伴着雾气,叫我伤感。
我看水看得久了,不自觉便抬头看向她那边,不巧对上她的眼睛,突如其来的对视叫我心颤,她的眼神叫我想起一轮弯月,虽皎洁,却勾人魂魄。
笛声停住,怎么……不继续吹了呢?我不敢再抬头望她,扯着袖子倚在栏杆上,想寻机再偷偷看去。
“姑娘……”有一个声音突然在身后叫我,惊得我轻声叫出来。
转头一看,那勾魂的月正在眼前,那月说道:“本想来杏花亭赏荷,却碰见如此瓢泼的雨,真是可惜,姑娘的船何时返程?”
“遇雨有什么可惜?我倒觉得雨更添了情趣。”
“哦?”她扬眉笑道,那笑烧得我脸颊发热。
我何时竟觉得这日日见得的荷花和雨生了情趣,我怎么有点不像我自己了,为了接上刚才的话,我硬着头皮说道:“这雨势渐小些了,小姐凭栏望一望,不是处处是诗意么?”
她走近,坐在我身边,甚至将脸凑到我面前道:“姑娘指给我看看?”
我羞赧着伸出手,指向岸上的房屋,雨丝中已显得有些氤氲,“这里叫我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偏爱这后半句诗,总觉得里面沾些苍凉淡泊。
“姑娘的手倒是生得秀丽。”她道。
我指给她看景色,她怎么关心起我的手来。果然这些富贵小姐都一副模样,说不定还在心里取笑我呢,我今日衣衫简朴,头发淋了雨乱糟糟的,手上因为干活都是粗茧,哪里就秀丽了呢?
更何况,也许在她看来我不像读过书的,在她面前说这些倒像是卖弄了。
想到这,我低下头冷脸道:“小姐,再等等,雨势稍小便能返程了。”
我说完站了起来,坐到别处去,再不看她。
没多久雨势果然小了,天也暗下来,船夫着急回家吃饭,便赶着雨小撑船了,雨滴变成了雨丝,我不再钻进船篷,坐在船头摘了片大荷叶顶在头上躲雨,到了岸边,船夫将船系在木桩上,收了过河费便穿着蓑衣走了。
上了岸后雨突然变大了,本能为我遮雨的荷叶也软软趴下来,河边离我家不近,这样回去肯定是湿得透透的,罢了!
我正想冲进雨里,那女子不知哪里来了一把油纸伞,走过来撑在我面前,那把伞很大,伞下刚好站得下一个我,一个她。
“姑娘,我家离这里很近,若不嫌弃,先到我家避避雨再回去吧。”她道。
她比我高出一头,我的目光正好直直落在她说话的唇上,“不……不必了,谢谢小姐的美意,我跑回家便可,没大碍的。”
我正要跑出去,即使我十分贪恋那伞下的晴朗,她一把拉住我的手臂道:“犯不得叫这雨淋成个落汤鸡,你家不近吧,我看你也不像家中富裕的,因这场雨生了病却是不值得,还是,你家中有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