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9页

      姜之听见他们说:“听说躲厕所去了,没看着。”
    “也是,这架势太夸张了,人肯定吓着了。”
    “哈哈哈,复读每天还能有这乐子看,不错。”
    “没事,反正他是咱们班的,等一会儿来了就知道长什么样了。”
    姜之还在看笔记。
    下节课,门口响起骚动,那个新生终于来了。
    班主任把他带进班级,还没开始介绍全班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姜之抬头看了一眼,是一个个子挺高的男生,长得还行,一脸厌世,浑身上下写满了「怎么还不结束」「我不想活了」「宇宙赶紧毁灭」诸如此类的话。
    短暂地介绍过后,班主任给他指了一个位置,“最后一排,那个帅哥旁边,陈玮,你先坐那儿吧。”
    姜之:“……”
    这个叫陈玮的男的插着兜朝姜之走来,姜之一脸冷漠。
    陈玮在他身边坐下,无意间看到他桌子上的雪花,眼睛移开,又移了回来,看了姜之一眼。
    姜之没在意,等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他再次拿出眼罩戴上,开始睡觉了。
    陈玮再次看了他一眼。
    班上人到全了,班主任做了简短的讲话,大意是既然选择了复读,这一年背水一战不留遗憾什么的。
    后来班主任让大家拿出手机面对面建个群,姜之听见了,但懒得抬头,迷迷糊糊打算睡过去。
    陈玮又斜睨他一眼,没说话。
    人陆陆续续都进群了,老师让把备注改为自己名字。
    几分钟后老师问道:“这个物是人非是谁啊?还没有改备注。”
    “物是人非……”
    “噗,谁叫这个名儿啊?”
    班里响起一片的笑声。
    在这个微信名都是一串英文或者一个句号,微信地点都是冰岛海地巴塞尔,恨不得把高逼格写在脸上的时代,居然还有人叫物是人非这种十年前的非主流名字,所有人都转着脑袋等着看是谁。
    姜之把眼罩拽下来,举手,“我。”
    他一手掏出手机,低头看微信,不知道谁给他拉进去了。
    姜之把备注改了,没管周围的声音,趴下又睡了。
    姜之非主流改不了,和程离分手后网名就改成这个了,当时朋友们都一言难尽,但姜之没能理解,他觉得挺好的。
    陈玮在烦躁和无聊中因为这个名字收获了一丝乐趣,他看姜之还在睡觉,于是手指轻轻一划,点进了姜之朋友圈,看到他个性签名:
    不爱就不爱,拿我当个菜。
    陈玮眯了眯眼,再结合姜之这个奇怪的状态和他桌子上的啤酒,得出结论,他失恋了。
    接下来的日子逐渐步入正轨。
    姜之的问题班主任找他谈过两次,姜之听人劝吃饱饭,没再往教室带过雪花,不过隔三差五还要戴眼罩睡个觉,班主任也睁只眼闭只眼了。
    他和那个叫陈玮的男的做了几天同桌,期间一句话也没说过,事实上他俩好像跟谁也都没说过话。
    陈玮倒是上课不睡觉,但是玩手机,数独一玩能玩一上午,姜之被他带的,有时候睡累了也拿出手机来一盘欢乐麻将。
    姜之对这个班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大家都是来复读的,自然心中觉悟很深,不论是上课、自习还是课间,学习氛围都很浓,除了他和陈玮两人。
    当时姜之想,这人成绩一定不好。
    陈玮心里也是这么想他的。
    结果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陈玮考了673,姜之考了656,俩人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并且甩了第三名五十分。
    第四名往后都没上六百。
    姜之对陈玮的成绩感到很惊讶。
    那天两人说了第一句话,起因是姜之打了一串喷嚏。
    他打喷嚏一直这样,一打就打一串,陈玮早就注意到,这次实在听不下去,好奇问他:“你一次最多打多少个喷嚏?”
    姜之比了个「八」的手势。
    陈玮说:“牛逼。”
    第二天老师抽人上去汇报作业,叫了第一个人之后便让这个人叫人,慈善地说:“你可以叫你的朋友。”
    那人脸上狞笑,看向讲台下一个个躲避自己目光的朋友。
    陈玮在姜之身边呼了一口气,“幸好我没有朋友。”
    姜之:“……”
    他突然觉得可以跟这人交个朋友。
    复读的日子枯燥但并不漫长,转眼就已经到十月了。
    宿舍里,陈玮坐在床边吃雪糕,问姜之:“这次还不回家?”
    姜之手机在跟薛松聊天,闻言道:“回,这次假期长。”
    国庆节期间复读班放三天假,前几次放假两人都没回家,一起在学校呆着,但这次姜之要回趟家,家这么近,他开学后却还没回去过。
    陈玮点头,往后一摊,“就剩我了。”
    姜之抬头看他,“你为什么总不回家?”
    陈玮复读跟他不一样,陈玮成绩很好,之所以来复读是因为高考没发挥好。
    但其实他并不想复读,觉得随便有个学校上就行了,这次是被家里逼着来的。
    陈玮说:“回去我爸就吵我,没什么意思。”
    姜之说:“那我到时候早点回来。”
    陈玮一笑,冲他挤眼睛,“你对我真好,姜姜。”